肺结核患者施行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6-07-12 09:44周明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5期
关键词:心理状态护理干预肺结核

周明芳

(沈阳市胸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44)



肺结核患者施行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周明芳

(沈阳市胸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44)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肺结核患者施行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短信提醒教育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31.78±10.34)分、(34.90±10.09)分、(99.97±10.56)分;对照组患者的分别为(53.56±10.32)分、(56.93±10.52)分、(72.l3±10.21)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肺结核患者有效的短信教育对患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肺结核;护理干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肺结核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且相关的临床资料表明,该疾病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其负面的影响[1]。本研究就肺结核患者施行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现将报道整理如下,供研究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21~71岁,平均年龄为(45.21±10.11)岁,其中有初治者21例,复治者19例。对照组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在22~72岁,平均年龄为(42.18±10.21)岁,其中有初治者22例,复治者18例。经确认,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的临床检验确诊为肺结核患者,且排除心肝肾功能严重受损患者,伴有其他严重病变或病史的患者及意识障碍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的基本条件。另外,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明显的差异,经对比证实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的数据可进行对比和分析。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护理:提醒患者需谨遵医嘱按时用药,并为患者普及简单的临床疾病知识,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合理的饮食护理、运动护理以及相关的心理护理,以安抚患者,消除患者的恐惧紧张情绪。

1.2.2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电话提醒教育:为患者建立详细的信息档案,并定时为患者发送短信,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为患者传播乐观向上的正能量,告知患者结核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康复后可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不可自卑;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增加牛奶、豆浆、鱼肉、水果及蔬菜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以增强其机体免疫能力;提醒患者房间需保持通风,并需对餐具、地面、室内环境进行消毒。

1.3观察指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越低,生活质量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的护理效果越好。

1.4数据处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肺结核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数据分析,以95%作为可信区间,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使用计量资料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对比和分析,当两组患者的P值<0.05时,代表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表(分)

3 讨 论

肺结核患者在疾病与生理压力的双重折磨下,易伴随着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其生活质量也大幅度下降,通常情况下,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给其治疗效果及身心健康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2]。

电话提醒教育是临床上较为新型的护理方式,通过定时的电话提醒,来督促患者进行治疗和注意相关的注意事项,可以让患者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进而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治疗信心[3-4]。

通过饮食护理,有效增强了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通过心理护理,有效疏导了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故给予肺结核患者有效的短信教育对患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袁爱明.肺结核患者伴心理障碍的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2):90-91.

[2] 曾珂.102例肺结核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6):94-96.

[3] 王桂英.护理干预促进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9):8-10.

[4] 赵冬艳.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4):267-268.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5-0249-01

猜你喜欢
心理状态护理干预肺结核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