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自动化领域年度人物

2016-07-12 07:54
自动化博览 2016年4期
关键词:工业



2015中国自动化领域年度人物

□ 刘新彦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型号副总设计师

主要业绩:2015年,刘新彦担任了三颗大型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副总设计师,负责控制、推进分系统的研制,均成功发射并在轨工作正常。其中高分四号卫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颗高分辨率的地球静止轨道遥感卫星,进行了多项技术创新:(1)研制了“微步细分”太阳帆板驱动机构及线路,以小步快跑方式使转动更加平滑,突破了以大力矩飞轮为执行机构的小角度快速机动和高稳定度控制技术;(2)设计了国内首个适应于并联平衡排放的长寿命双组元卫星推进系统,解决了地面平衡加注和在轨轨道机动期间双贮箱并联平衡排放问题,已推广应用于后续多个型号;(3)国内首次以规划的姿态机动方式自主平稳地使相机躲避太阳,彻底解决了午夜期间阳光对相机镜头的暴晒问题;(4)在国内首次采用了长时间、大推力变轨的星上轨道全程实时计算方案,保证了在任意时刻点火姿态自主确定精度远优于指标要求,极大地简化了转移轨道测控的复杂性,提高了变轨精度。

获奖理由:刘新彦同志是我国多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副总设计师,他作风严谨,具有扎实的控制系统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程经验,带领研制团队,刻苦攻关。在高分四号卫星研制过程中,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突破了以大力矩飞轮为执行机构的小角度快速机动和高稳定度控制技术,保证了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颗高分辨率地球静止轨道遥感卫星的成功发射并在轨正常运行。

□ 梁炜

主要业绩:针对无线网络在离散制造业闭环控制应用中的高可靠、硬实时等关键技术指标,梁炜研究员创新性地提出基于分布式天线的高可靠网络架构、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频域轮训方法、基于信道认知的动态时分多址(TDMA)接入、基于应用特征的低开销高精度时间同步方法、多模式可靠重传等核心技术,形成了面向工厂自动化的工业无线网络WIA-FA自主技术体系;达到了百点规模工厂自动化无线网络接入时延由100毫秒降低到10毫秒、时间同步精度小于10微秒等指标,满足闭环实时控制的苛刻需求,总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上述开创性工作,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池。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在此基础上,作为项目负责人,梁炜研究员牵头制定了国际上首个也是唯一一个面向工厂自动化闭环控制应用的工业无线网络WIA-FA技术IEC国际标准(IEC 62948)和中国国家标准(GB/T 26790.2-2015),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WIA-FA技术是工厂自动化生产线实现在线可重构的重要使能技术,对推进制造业由传统的低成本大批量生产模式向高端高附加值的个性化生产模式转变,助推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WIA-FA技术与之前完成的面向过程自动化的WIA-PA技术标准(IEC62601),构成了全面覆盖流程工业和离散制造业的工业物联网基础技术体系,标志着我国在工业物联网技术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此外,在面向过程自动化的工业无线网络WIA-PA技术与标准方面,梁炜研究员牵头制定的WIA-PA协议一致性测试规范于2015年成为中国国家标准(GB/T 26790.3-2015),并开发了WIA-PA协议一致性测试平台,为进一步推进WIA-PA技术与标准的产业化和应用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

获奖理由:梁炜研究员长期从事工业无线网络的研究,取得了WIA-FA以及WIA-PA技术与标准等国际领先的重大创新性科研成果,为我国在“工业无线”这一全球公认的21世纪自动化技术关键领域争得先机和话语权,做出了突出贡献,2015年获得国际电工组织(IEC)最高专家奖——IEC 1906奖。

□ 尹峰

国网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热工所所长

主要业绩:尹峰同志是浙江省电力公司首席专家,热控专业唯一的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国家电网公司优秀工程技术专家。

(1)参与国内首个世界银行贷款引进项目北仑港电厂二期工程的赴美设计审查与引进吸收工作;

(2)在国内首次实现新建火电机组168小时试运前完成全部自控系统细调整与RUNBACK试验项目;

(3)率先对大型火电机组DCS控制软件的设计组态与应用技术实现完全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开创了新建火电机组DCS自主化组态设计工作模式,主持完成28台大型火电机组DCS组态设计和我国首台超超临界百万机组玉环电厂#1机组热控调试工作;

(4)主导完成了浙江火电机组AGC与一次调频功能优化研究与应用普及,推动浙江电网统调机组辅助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5)电源电网协调控制技术、节能减排先进测量与优化控制技术研究与平台开发;

(6)为浙江省电力公司“源网协调机组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

(7)2014年参与了孙优贤院士等组织的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重点科技咨询研究项目“智能自动化促进工业节能、降耗、减排”课题中的电力行业部分的研究与编写。

获奖理由:尹峰同志一直身处生产一线,从事大型火电机组调试、设计、科研、技术服务与监督工作。始终致力于推动火电行业热工控制技术的国产化与标准化进程,从控制软件的自主设计到优化控制系统的国产化开发,并将基建调试与生产服务中积累的经验与创意提炼并固化为产品。提高火电机组的系统安全可靠性、促进机组节能减排。推动了国产DCS产品在电力行业的适用性与应用水平。

□ 肖维荣

贝加莱工业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

主要业绩:肖维荣博士1996年归国创建贝加莱中国公司,2011年担任大中华区总裁,至今逾19年,是中国机械自动化产业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其所带领的本地团队为本土企业提供直接的应用开发服务,开创性地为中国装备制造业提供了诸多第一。如集成套色的无轴传动印刷技术、四电机驱动粗纱、壁厚控制、水电励磁调速、全伺服热膜包装、第一个生物质发电厂等,对于中国装备制造业、流程工业的整体竞争力提升带来了巨大的帮助,在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他的带领下,贝加莱中国业务一直保持着年均30%的增长率,无论市场环境恶劣与否,他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目标设定。

(1)在贝加莱中国团队内部积极践行“实在文化”。以务实避虚的态度对待客户、事业、同事,塑造具有高度职业品格、积极态度、脚踏实地的团队文化。

(2)贝加莱团队一直倡导行业方案型市场,通过把握行业需求的共性与客户需求的个性来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依赖软件的灵活性和硬件独立性设计系统方案,实现软件的模块化,以软件为核心搭建自动化方案,构成了自动化技术的新发展。并成立本地方案研究院,真正实现本土掌握软件工艺。

(3)在员工发展方面,他为员工提供深度、多层次的培训和内部导师制度,确保每个员工能够具备高水平的职业技能与素养,不断提高员工福利,始终保持极低的流动率。

(4)积极推动与大学合作,创建了“贝加莱学界联盟”,与国内20逾所大学建成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实验室,与高校合作举办学术交流、大学生仿真建模竞赛等活动推动校企合作及先进控制技术在中国的推广。

(5)推动开源实时以太网POWERLINK技术在中国的推广,为国内100多家本土企业提供在高速实时总线技术开发方面的支持,使得本土自动化品牌也受益其中。

获奖理由:肖维荣博士带领贝加莱大中华区近20年连年保持平均30%的业绩增长。其一直秉承本地服务的理念,积极推进方案研究的本土化,由中国贝加莱团队直接为客户提供开发支持服务,并成立本地方案研究院,真正实现本土掌握软件工艺。促成POWERLINK推广,并为国内超过100家本土自动化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创建“贝加莱学界联盟”,与20多所大学共建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联合实验室。

□ 周政强

中国自动化集团高级副总裁、北京康吉森自动化设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主要业绩:周政强先生积极推动工业4.0国内相关项目的落地,同时带领中国自动化集团及旗下北京康吉森自动化设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在行业发展放缓的态势下,仍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

2015年是吴忠仪表“新动力,新发展”三年战略目标的开启之年,在周政强先生的战略部署下,公司实行深化转型升级,提升管理质量。一方面完善组织架构,另一方面进行制度体系建设。为实现公司“新动力”战略发展目标,巩固传统核心市场,吴忠仪表坚持主抓大项目管理为主,重点突破上游产业领域。实行创新发展模式,业绩取得历史性突破 ,全年订货突破16844万元,完成年目标的112%。同时,为满足新时期吴忠仪表“产业园”发展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制定了吴忠仪表中长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2015年,吴忠仪表深化科技创新力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质量工作逐步提升,不断满足市场要求。

(1)完成11项新产品、工艺攻关及信息化项目厂级验收,其中3项取得了科技成果区级鉴定及成果登记。

(2)完成专利申报123项,已受理专利66项,已授权专利51项,完成软件著作权登记2项。

(3)2015年获批国家省部级项目申报及验收资金5351万元,并全部到账。

(4)与2014年相比,外部质量问题在数量和费用承担均有大幅下降,2015年共处理质量信息反馈比2014年减少130起,共发生直接费用比2014年降低130万。

2015年,周政强先生在以石化为主的过程自动化控制领域积极布局,使康吉森形成了完整的产品系列,为过程工业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同时,不断引领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及产品研发。主要成果有:iMEC(Intelligent Machinery Expert Control)机组专家控制系统和ESD(Encergencg Shutdown Device)安全及紧急控制系统。

获奖理由:在周政强先生就职于中国自动化集团和北京康吉森自动化设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十余年职业生涯中,他历任销售、市场、研发和管理等多个重要领导岗位,为中国自动化集团和康吉森公司的产品市场份额位居国内行业榜首做出了突出贡献。通过在产品和业务模式方面的创新及战略部署使康吉森在过去历年取得了巨大成功,占据工业自动化技术的领导者地位。

□ 顾建党

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

主要业绩:2015年,顾建党先生提出“连接智能的世界”理念,并推出菲尼克斯智能战略,打造智能制造产业生态。

(1)成立智能战略推进联盟(该联盟目前成员包括近30家国内外知名行业厂商、院校、媒体及行业组织机构);

(2)积极支持筹建“江苏省现代智能制造研究院”;

(3)实施“本土合作伙伴计划”,分别与上海利驰软件有限公司、南京澳德思电气有限公司等本土企业开展涵盖资本、业务模式以及市场战略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合作,促进国内行业升级;

(4)通过与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新疆职业大学等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及职业院校合作,成立菲尼克斯电气智能教育联盟,建立工业4.0示范实验室,与高校共同开展学生培养和项目研究,打造真正的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

获奖理由:面对新一轮的产业变革和制造业发展的新挑战,顾建党先生积极探索资源倒逼机制下的持续发展之道,带领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走上面向未来的发展之路。在探索未来“工业4.0 ”和中国智能制造的征程上,顾建党总裁亲自深入各个合作领域,已然成为业内一面鲜明的旗帜。

□ 马国华

北京力控华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业绩:(1)力控华康作为“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的联合发起人参与联盟的成立工作并担任理事单位。

(2)力控华康作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产业联盟”的成员单位,参加了联盟的第四届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高峰论坛。

(3)带领力控华康荣获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自动化企业创新奖”。

(4)带领力控华康不断发展安全产品市场,使得系列安全产品在石油石化、电力等行业应用取得突破,成为在工业企业中应用最广的国产信息安全品牌。

(5)力控华康发布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管理平台和新版本的隔离网关,使产品布局更加完善。

(6)带领力控华康参与了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系列国家标准的制定。

(7)促进集团正式确认了两化融合、工业云和信息安全三大业务平台。

(8)在集团内推行阿米巴体系改革,并在油气、市政环保营销平台进行试点,提高集团的运作效率。

获奖理由:作为力控集团和力控华康的董事长,马国华先生带领力控科技历经20多年的发展成长为今天中国自动化软件行业的脊梁,更洞察到工业控制领域的信息安全问题,成立北京力控华康科技有限公司,并推出多项适合工业环境的信息安全产品,率先在石油石化、钢铁冶金等行业实现大规模应用。

□ 张树林

希望森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产品总监

主要业绩:(1)担任世界最长皮带机煤炭输送线高压变频器驱动项目总设计师,整条煤炭输送线共计使用16台希望森兰皮带机专用高压变频器联合驱动,所有设备全部一次性调试成功,并正式投入生产运行。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得到客户的高度评价。

(2)担任30MVA超大功率高压变频器项目总设计师,创造了国产超大功率高压变频器的设计、制造新高度。

获奖理由:张树林同志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技术全面。作为希望森兰的副总经理同时分管高压产品线,他带领技术团队创造了多项行业奇迹。由张树林同志主导研发的希望森兰第三代高压变频器,从2011年推向市场,至今销售数量已近2000台,为企业和社会节能降耗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他主导设计的世界最长皮带机煤炭输送线高压变频器驱动项目更是开创了国产高压变频器的应用先河,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工业
INDUSTRIAL EVOLUTION
工业软件 自主创新
波兰工业展
谁将成为工业互联网的“BAT”?
工业互联网,在路上
工业人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融合的工业
锌在模拟工业大气环境下的腐蚀行为研究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