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采购与使用的成本控制

2016-07-12 09:48李志光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1期
关键词:原材料成本控制

李志光



原材料采购与使用的成本控制

李志光

摘要:企业加强原材料采购与使用的成本控制是企业加强经营管理、转换经营机制,制造生产成本低价格适中的产品以及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管理手段。面对我国经济下行以及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压力,企业加强原材料采购与使用成本的控制,从生产的源头进行成本控制,保证企业利润的获得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显得极其重要。然而一些企业在原材料的采购和使用上存在诸多的问题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利润空间受到压缩,我们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剖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式,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原材料;采购与使用;成本控制

一、引言

伴随着迅速发展的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一个企业若想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并不断壮大,对于企业的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环节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竞争已经延伸到企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然而企业要想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必须优先考虑的是成本领先战略,正如迈克.波特在《竞争优势》中所说,企业三种基本竞争战略最普通的即为成本领先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对于任何行业的企业均是适用的,而成本领先战略最直接的方式是产品的生产与原材料的供应产生良好的联系。对于我国制造业目前面临严峻的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挑战,一些制造业的采购成本已经高达总成本的75%以上,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所以说企业对于原材料采购与使用的成本控制尤为关键。目前大多数企业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均存在采购性价比不高、采购质量低下,运输成本控制不足、采购回扣等现象,在原材料使用过程中存在选材不当、浪费材料、不计成本使用材料导致成本上升等问题,所以我们就对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利用现代化工具、监督、体制改变等方式来对其进行改变,力求有效控制企业原材料的采购与使用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二、原材料采购与使用成本控制的不足

(一)采购过程中基本成本把控不足

我们将采购原材料的基本成本分为采购价格、采购质量和运输成本,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成本。然而企业在这些成本的控制上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采购过程中没有标准的原材料价格评估标准,对原材料的采购没有进行大范围的调查与对比,在价格方面没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识,造成原材料购买价格的不合理或者是无法以最小成本买到最合适的原材料;第二,对于原材料的质量和实际使用过程中是否完全满足产品生产的要求没有事先进行试用和评价,可能出现采购原材料的质量不高或者是不能较好的满足生产需求等问题,进而导致产品生产效率的下降;第三,原材料的供应链体系建设不完备,并且运输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造成在运输过程中成本的增加甚至原材料遭到损耗而无法挽回损失的情况,极大地增加了原材料的采购成本。

(二)采购发票的税金影响以及回扣现象严重

企业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对于开具的发票需要缴纳一定的增值税,这些税费中某些可以做进项抵扣,而某些不得抵扣,而且不同的账面处理方式会使得所缴纳的税费有所差别,比如运费发票按11%抵进项税,而从“物回”购买材料的发票可以按照10%抵扣进项税,所以企业在采购过程中财务处理方式的不同会直接影响企业的采购成本;另外采购过程中的采购回扣现象极其严重,某些采购人员私自串通供货方抬高采购成本,自己从中谋取私利,甚至有些采购人员收取高达10%的采购回扣,这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隐性成本,严重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所以采购回扣现象是采购成本虚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原材料使用方法不当

合理高效地使用原材料进行生产可以较为有效的减少原材料的使用,降低企业原材料使用的成本,然而企业员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原材料使用不当的行为,其一,某些员工由于专业水平不足或者是因为企业生产方式交代不够不清楚,盲目的选取不恰当的原材料进行生产,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甚至产品不合格直接报废,造成原材料的极大浪费;其二,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员工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切身考虑企业的利益,导致原材料在使用过程造成不必要的损耗和浪费;其三,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过分追求质量的完美而完全不考虑原材料的成本和使用数量,在过分追求质量的同时造成成本上升。

(四)生产销售体系不完善导致原材料库存较高

原材料库存较高,导致某些原材料长期放置,逐渐损耗,增加库存的成本,这也是造成原材料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某些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技术较为落后,生产能力严重不足,但又无法对生产数量进行准确的预估而大量购入原材料,造成原材料长期无法得到使用;二是因为企业销售部门业绩低下,造成企业在销售端产品严重积压,企业不得不减缓生产,造成原材料无法按期使用,导致库存变高;三是因为企业的生产方式以及产品结构不合理,一些企业不具备较强的大数据分析能力,无法准确判断市场动向和消费者偏好,生产的产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导致生产停滞原材料库存增加,造成成本的上升;四是原材料库存管理不当造成原材料受到磨损或被偷窃、挪用,以上这些均造成原材料使用成本的上升。

三、原材料采购与使用成本的控制方法

(一)加强采购价格、质量、运输成本的控制

第一,着力培养采购人员的能力,让其及时学习采购方面的相关知识,分析整理原材料采购方面的市场信息,实时掌握供应商的信息和价格波动,并培养一定的采购谈判技巧,把采购的价格压到最低,尽量货比三家以最低的采购价格采购原材料;第二,虽然采购质量与采购价格呈正相关,但是企业需要不断整理市场信息,并对各个供应商的产品参数进行对比,并通过试用来评估原材料的质量,争取在价格相当的几家供应商中选取质量最优的一家,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第三,切实加强原材料采购的进度管理,对采购的流程进行优化,避免原材料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这就需要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需要加快原材料运输速度,但是在加快原材料运输速度的同时还应该控制运输成本,运输过程中避免原材料的过度损耗或者遗失,对运输过程中的费用支出建立严格的控制机制,避免运输过程中的不必要支出。

(二)合理开具发票以及杜绝采购回扣行为

对于税金的缴纳针对于发票所列支会计科目的不同缴纳的税金有所不同,所以合理的开具发票对于降低成本极为有效。第一,合理利用国家免税政策,比如企业在采购过程中所发生的运输费有11%的进项抵扣,所以采购时必须向运输单位索取相应的运输发票进行进项抵扣;第二,打好时间差,根据企业的实际收支情况来定开具发票的时间和发货的时间,可以加强企业的资金周转,有利于企业成本的控制;第三,善于运用税率的点差,对于采购时发生的发票外佣金通过合法的方式进行有效避税,降低成本。而对于采购回扣现象,可以从下面几点着手解决,第一,建立原材料采购预算制度,通过对市场行情的分析准确把握原材料的价格变化,做好严密的成本预估工作,对于小件的原材料应该建立详细的清单,并进行价格预估,保证采购价格的透明;第二,严格规范采购资金使用标准,尽量采取集中采购集中出账的方式,减少采购次数和采购环节,减少回扣可能发生的次数;第三,对供应商建立激励机制,对于优惠的价格企业给于额外奖励,避免其与企业员工联合操纵价格;第四,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培养,对员工也实行采购激励机制。

(三)规范原材料使用方法,提升原材料使用效率

首先切实培养企业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一是对员工进行详细讲解产品的生产流程,对于原材料在生产中的作用进行说明,避免出现选材不当影响产品质量行为的出现,二是定期进行员工专业素质考核,对于考核不过关的员工重新培训专业技能,三是将生产线分为若干小组并任命小组长,小组长负责生产的日常检查和纠正,并对原材料的使用不当负直接责任;其次,企业应兼顾质量与成本,建立收益预估模型,对原材料的投入和产出进行评估后选择最优的原材料投入量,避免原材料的过分投入;最后,建立激励惩罚机制,促使员工在生产中为企业节约成本,比如生产一堆产品预估原材料使用费用为500元,在严格保证质量的情况下,若使用费用超过520元,则超过520的部分由员工自己承担一半,500-520元每月奖励,若控制费用在500元以下,则结余的部分一半归员工所有,但是一旦发现偷工减料造成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则加倍重罚。

(四)完善产业体系,控制库存

一个完备的产业体系可以帮助企业节约大量的成本,其中就包括原材料使用成本。第一,加强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的生产效率,对自身生产能力进行客观的预估,保证原材料使用的连贯;第二,加大企业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力度,形成高效的产业体系,促进原材料的供给与流通,避免库存过高;第三,加大原材料库存的管理力度,定期对库存原材料进行检查和清点,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通过对库存原材料的保护可以更加有效的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

企业在原材料采购与使用成本的控制上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企业应该更多的贴近市场,增强市场的风险意识,不断改进财务处理方式,不断进行管理方面的创新,达到对原材料采购与使用成本的合理控制,进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杨向阳.论原材料采购供应中的质量及成本控制[J].价值工程,2013(34).

[2]江洁星.浅谈加强餐饮企业原材料成本控制管理[J].现代商业,2012(26).

[3]刘建新.公路工程施工现场材料计划管理与成本控制[J].中国集体经济,2015(30).

(作者单位:桂林市啄木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原材料成本控制
水利工程原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探讨
观点
知识无穷尽
大宗商品:从商业到货币,全球的不安殃及原材料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汽车线束设计及线束用原材料的选取
肥皂及相关原材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