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KI期刊论文中刘徽研究论文计量分析*

2016-07-12 13:04段耀勇
关键词:九章算术论文文献

马 莉,周 畅, 段耀勇

(1.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基础部, 河北 廊坊 065000; 2. 西安邮电大学 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1)

CNKI期刊论文中刘徽研究论文计量分析*

马 莉1,周 畅2, 段耀勇1

(1.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基础部, 河北 廊坊 065000; 2. 西安邮电大学 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1)

刘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宝贵的数学遗产.笔者统计研究刘徽数学思想、数学理论、数学成就的论文,对论文发表年代、期刊发文量、单位发文量、著者、内容等方面进行计量分析,探寻其研究特点.

刘徽;研究论文;计量分析

刘徽(约225-295),三国时代魏国人,是中国数学史上杰出的数学家.作为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刘徽的数学成就已得到国际的认可,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刘徽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历来为学者们研究兴趣之所在.刘徽的主要成就反映在《九章算术注》中,他以演绎逻辑为主,全面论证了《九章算术》算法,奠定了我国古代数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成就有:割圆术、刘徽原理、方程的定义及其应用、正负数定义及其有关运算法则、十进分数理论、体积公理等.这些成就,不仅在中国数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具有一定的地位.

1 刘徽研究文献及其分析

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拟对刘徽研究论文做全面统计分析,本文以刘徽为检索主题,对公开发表在CNKI 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的论文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 2013 年 5 月 20 日,共检索到文献 263篇,剔除部分与主题不相关的论文,统计实际文献篇数为 216 篇.在此基础上根据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论文发表年代、期刊发文量、单位发文量、著者、内容等方面进行计量分析.其中在文献计量分析中未收录与刘徽研究相关的会议论文、著作、硕博论文和外文文献.

1.2 论文发表年代及数量分布

研究刘徽数学思想、数学理论、数学成就的论文,50年代有4篇,在80年代前研究基本中断,从80年代开始,陆续出现相关研究文章,并逐渐增多.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九章算术》暨刘徽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的召开而达到顶峰.近几年,刘徽数学思想及理论更加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对其研究也更广泛、更深入(见图1).

图1 论文发表年代及数量分布

1.3 文献来源分析

从文献出版来源看(见表1) ,选取了发文量在3篇以上的13种期刊进行统计分析,多为中文核心期刊,《自然科学史研究》发文25篇位列第一位,充分显示了该刊物在自然、科学、技术史研究领域的核心地位,在刘徽及其科学成就研究方向刊发了大量高水平的论文.

表1 文献出版来源排序

从文献来源单位来看(见表2)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发表 28 篇论文,位列第一,该研究所是我国较早致力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机构,在《九章算术》的编纂,刘徽《九章算术注》的结构、成就,刘徽的数学体系、逻辑思想渊源、时代背景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1-2]

西北大学发表12篇论文,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发表9篇论文,在刘徽及其理论研究方面也有突出贡献.

表2 文献发表单位排序

1.4 著者分析

表3 核心作者发文量排序

从发文核心作者单位来看,作者主要有以下几种来源:

第一类是科研院所,如郭书春、邹大海来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全面研究刘徽的理论体系及《九章算术注》内容.郭书春先生从80年代起,整理并深入研究了刘徽的思想理论,共出版刘徽相关研究著作10部,发表论文42篇(部分学术论文未收录于CNKI学术期刊网),为7部书作序跋,翻译著作2部,撰写古算经注释与提要,并发表相关科普文章若干,在《九章算术》的编纂,刘徽《九章算术注》的结构、成就,刘徽的数学体系、逻辑思想渊源、时代背景等的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引导并推动了对刘徽的认识与思想理论的研究.

第二类是部队的知名高校,如段耀勇来自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研究重点集中在刘徽的科学美学思想及割圆术的思想.[4]

第三类是知名高校,如郭金彬来自厦门大学,研究重点集中在刘徽的思想及《九章算术注》内容;[5]李继闵来自西北大学,研究重点集中在刘徽的数学理论.[6]这里要指出的是著者邹大海和段耀勇都是郭书春先生的研究生.

1.5 研究论文的主题分布

刘徽不仅在中国数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而且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具有一定的地位.在对其研究的216篇文献中,按主题主要分为:中国古代数学历史研究、刘徽数学思想、刘徽数学理论、刘徽的观点和贡献、《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部分内容研究、刘徽与其他思想和数学家、刘徽生平等7 个方面.对其研究论文的主题分布见表4.

表4 研究论文主题分布

对《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内容的研究文章最多,共64篇,占29.63%.其中割圆术和圆周率的文章最多,共15篇.刘徽发明的“割圆术”为圆周率的计算奠定了基础,是中国数学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其中包含着中国数学家对无限问题的独特认识和致用的处理方式.

研究刘徽的观点和贡献的文章共有50篇,占23.15%.其中主要包括刘徽对数学发展、数学思想、数学理论、科学认识论及科学价值观方面的贡献.

其次是刘徽数学思想的研究.《九章算术注》中所蕴含的科学思想可谓极其深邃.逻辑思想、重验思想、极限思想、求理思想、创新思想和对立统一思想等均是其科学思想的真实体现.共有32篇文章对刘徽的数学思想进行研究,使我们对刘徽的数学思想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探讨刘徽与其他思想和数学家的关系及相比较的文章共23篇,例如刘徽与墨家、刘徽与道家、刘徽与祖冲之等.吴文俊说:“从对数学贡献的角度来衡量,刘徽应该与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相提并论.”因此许多论文中多次提到刘徽与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及欧洲数学.

关于刘徽数学理论的文章共20篇,郭书春先生等详细地阐述了刘徽的极限理论、体积理论等.提到中国古代数学史,就必然要提到刘徽,因此,在中国古代数学历史研究方面关于刘徽的文章有20篇.历史上却没有留下有关刘徽的详细生平史料.对于刘徽生平研究的论文仅1篇.

2 对刘徽研究的特点

2.1 研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

总体而言,中国在80年代前对刘徽的研究数量极少.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中国数学史界对刘徽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甚至没有达到日本学者30年代初的水平.但从80年代开始,郭书春等数学史学家对刘徽展开研究工作,对刘徽的思想理论进行了整理,系统地阐述了刘徽的数学成就.正如台湾学者洪万生在《古代世界数学泰斗刘徽》前言“永远的刘徽”中所言:至1989年,郭书春先生所撰20余篇论文论及《九章算术》及其刘徽注研究,内容遍及典籍校勘、知识结构解析以及数学的社会面向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成果连同其他数学史家(比如李继闵)的相关论述,共同掀起了20世纪80年代刘徽研究的高潮.[7]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国内外出现了研究《九章算术》及其刘徽注的高潮,对刘徽的主要成就和思想,产生刘徽注这样划时代著作的社会背景基本上弄清楚了,同时对《九章算术》的编纂、版本和校勘等问题也有重大进展,从而对刘徽有了全新的评价.

另外,郭书春先生在《古代世界数学泰斗刘徽》的“以刘徽的精神研究刘徽(代后记)”中指出: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先生近年一直倡导、关心数学史的研究,尤其重视对《九章算术》和刘徽的研究;他高屋建瓴,预见了《九章算术》和刘徽的思想对当代数学发展的巨大作用,推动了研究《九章算术》和刘徽研究的高潮,笔者从他多次谆谆教导中获益甚多.

2.2 研究涉及知识多,内容广

《九章算术》在中国古代数学发展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全书共收集了246个数学问题并且提供其解法.刘徽的著作《九章算术注》不仅对《九章算术》的方法、公式和定理进行一般的解释和推导,而且系统地阐述了中国传统数学的理论体系与数学原理.在《海岛算经》一书中,刘徽精心选编了9个测量问题,这些题目的创造性、复杂性和富有代表性,都在当时为西方所瞩目.从刘徽与数学发展到一组新的割圆术不等式,从数学思想到数学教育(HPM),从道家到墨家,从祖冲之到阿基米德,对刘徽的研究涉及的知识之多,内容之广令我们欢欣鼓舞.但是鲜见将刘徽与其他传统的数学大师进行比较研究的文献.

2.3 有些研究领域尚不够深入

对《九章算术注》的内容有较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对《海岛算经》及《九章算术》刘徽注的现代意义研究并不多见.

2.4 研究作者及刊物分布广

对刘徽研究人数较多但人均发表文章数量少,发文在4篇及以上的仅少数几人,而多数作者发表仅1篇.有100多个刊物只发表刘徽文章1篇,仅有9个刊物发表4篇以上.其中:文章的产出单位较多的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西北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所在文献多的期刊是《自然科学史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可以从这三个期刊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

3 结语

《九章算术》建立了中国古代的数学体系的提法并不严格,它只是构筑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基本框架.到刘徽完成《九章算术注》,中国传统数学才形成了数学理论体系.《九章算术注》中数学体系不是《九章算术》数学框架的简单继承和补充,而是对它的根本改造.因此,刘徽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数学家;刘徽《九章算术注》奠定了中国传统数学的理论基础,建立了中国传统数学的理论体系;以刘徽《九章算术注》为代表的魏晋南北朝数学与春秋战国秦汉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数学框架的确立、唐中叶至元中叶的筹算高潮并列为中国传统数学的三个高潮时期.[8]

刘徽的一生是为数学刻苦探求的一生,是为数学而数学的一生.他不是沽名钓誉的庸人,而是学而不厌的伟人.刘徽集各家优秀思想方法,并加以创新而用于数学研究,使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数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他是遥遥领先于中国传统数学领域的杰出代表,也堪称是世界数学泰斗.刘徽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对今天的数学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

[1] 郭书春.试论刘徽的数学理论体系[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7,2:42-48.

[2] 邹大海.《墨经》“次”概念与不可分量[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0,19(3):222-233.

[3] 段耀勇,周畅.浅谈刘徽数学工作的美学特征[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9-33.

[4] 叶平浩,张李义.基于知识图谱的网络舆情研究现状分析[J]. 情报杂志, 2013,32(2):34-39.

[5] 汪晓勤. 17-19世纪法国数学家的圆周率初等研究与刘徽的割圆术[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3(1):1-6.

[6] 李继闵. 刘徽关于无理数的论述[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1):1-4.

[7] 郭书春.古代世界数学泰斗刘徽 [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103.

[8] 郭书春. 刘徽实乃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数学家 [N].大众日报,2014-02-16.

[责任编辑 黄祖宾]

[责任校对 苏 琴]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apers on Liu Hui from CNKI Database

MA Li1, ZHOU Chang2, DUAN Yao-yong1

( 1.ChinesePeople'sArmedPoliceForceAcademy,Langfang065000,China;2.CollegeofScience,Xi'anUniversityofPosts&Telecon,Xi'an710121,China)

Liu Hui was a famous mathematician of ancient China.His masterpiece, Note?in?Nine?Chapters is the most valuable mathematical heritage of the world. Based on papers on Liu Hui’s mathematical thought , mathematical theory and mathematics achievement,the author intends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number of times and the distribution,periodical distribution,author distribution and theme distribution.

Liu Hui;research paper;quantitative analysis

2014-12-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902083);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09JK722).

马莉(1975-),女,河北张家口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离散数学和数学建模.

G353.1

A

1673-8462(2016)04-0053-04

猜你喜欢
九章算术论文文献
《九章算术注》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九章算术》
从《九章算术》看秦汉女性在经济生产中的作用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九章算术》在初中教材及中考中的呈现研究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