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控释肥用量与种植密度对稻田免耕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016-07-13 02:08石志斯马全姿陈辉云范大泳雷建军
广东农业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施肥量稻田密度

石志斯,马全姿,陈辉云,范大泳,雷建军

(1.桂林市农业科学院/广西农业科学院桂北分院,广西 桂林 541006;2.兴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 兴安 541300)



缓控释肥用量与种植密度对稻田免耕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石志斯1,马全姿1,陈辉云1,范大泳1,雷建军2

(1.桂林市农业科学院/广西农业科学院桂北分院,广西 桂林 541006;2.兴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 兴安 541300)

摘 要:以甜玉米桂星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以金正大控释肥(20-10-11)用量(A)为主处理、设4个水平,种植密度(B)为副处理、设4个水平,探讨不同缓控释肥用量和种植密度对秋稻田免耕鲜食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产量达到12 000 kg以上的处理有6个,分别为A4B3、A4B4、A3B3、A3B4、A4B2、A3B2,结合产量、农艺性状及肥料投入多方面考虑,建议在生产上以A3B3处理(肥料600 kg/hm2,密度57 000株/hm2)为最佳选择方案。

关键词:稻田;免耕玉米;缓控释肥;施肥量;密度;产量

稻田免耕鲜食玉米栽培技术,是指早稻收割后,在未经翻耕的稻田上进行栽培玉米的保护性耕作方法,该技术既符合当前农民急需的轻简化栽培技术要求,又能解决农民因为秋季稻种植效益低而将田块撂荒的问题。缓控释肥作为一次性施肥的最佳选择,在轻简化栽培的同时更能达到高产、高效的要求。研究免耕玉米的缓控释肥用量和种植密度,对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表明,缓控释肥相比传统施肥更接近玉米的需肥规律,分期释放玉米所需营养元素,养分利用率优于施用化肥,施用缓控释肥后玉米的农艺性状及产量均优于传统化肥,且减少了农民中期追肥环节,节省劳动力,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和经济效益[1-4]。增加种植密度和提高施肥量是获得高产的主要栽培措施。高密度使株高和穗位高增加、穗长缩短、行粒数减少、空秆率增加,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5-6]。

近年来,缓控释肥在玉米上的应用较为广泛,都达到较好的效果。但在鲜食玉米尤其是免耕鲜食玉米的应用研究上鲜见报道。本研究以鲜食甜玉米桂星为试验材料,研究在稻田免耕栽培条件下不同缓控释肥用量和不同密度对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为筛选出适宜的缓控释肥用量和种植密度,更好地指导桂北地区稻田秋鲜食玉米免耕栽培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甜玉米品种为桂星,供试肥料为金正大缓控释肥(20-10-11)。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4年下半年在桂林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试验田块为刚收割结束的水稻田,不经翻耕,直接打穴定植。肥料作为基肥一次性穴施。玉米采用穴盘育苗定向移栽技术,8月16日定植于大田。

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以金正大缓控释肥(20-10-11)用量(A)为主处理,设4个水平,分别为A1(无肥处理)、A2(450 kg/hm2)、A3(600 kg/hm2)、A4(750 kg/hm2);种植密度(B)为副处理,设4个水平,分别为B1(48 000 株/hm2)、B2(52 500株/hm2)、B3(57 000株/ hm2)、B4(61 500株/hm2);共16个处理,3次重复,48个小区。4行区,行长4.5 m、行距0.7 m,小区面积12.6 m2。

收获时每个处理随机抽取10株,测定其株高、穗位高;连续收获10个果穗进行室内考种,测量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秃尖长,称千粒重,计算出籽率。鲜苞成熟时每小区收获中间2行计实产,折算产量。

试验数据采用Excel和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缓控释肥用量、种植密度对玉米生育期的影响

由表1可知,在不施肥的条件下(A1处理),生育期最长,达到79 d,比其他处理迟熟2 d。在缓控释肥用量相同的条件下,种植密度对玉米生育期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表1 不同处理玉米的农艺性状及产量

2.2 缓控释肥用量、种植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2.2.1 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处理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1可知,各处理间穗长相差不大;穗粗最小的为A1B4处理,只有3.6 cm,其次是A1B3处理和A2B1处理4.4 cm,A1B2处理4.5 cm,其他处理间差别不大,在4.7~4.9 cm之间;穗行数最小的为A1B1处理和A2B1处理12.4行,达到14.0行以上的有A4B4处理14.4行,A2B2、A2B3、A2B4、A4B3处理14.0行;行粒数排在前8位的分别为A3B4处理45.1粒、A3B2处理44.4粒、A4B2处理43.3粒、A3B3处理43.1粒、A3B1处理42.7粒、A4B4处理42.6粒、A4B1处理42.5粒、A2B2处理41.8粒;秃尖长在2.0 cm以下的有A4B4和A3B4处理1.9 cm、A3B1处理1.6 cm、A3B3和A4B1处理1.4 cm、A3B2处理0.6 cm;千粒重排在前8位的分别为A3B3处理449.2 g、A3B2处理409.0 g、A2B4处理384.9 g、A3B4处理381.2 g、A4B2处理381.0 g、A2B3处理272.7 g、A2B1处理370.9 g、A1B1处理367.4 g;鲜出籽率排在前8位的分别为A3B3处理82.3%、A4B4处理81.5%、A1B1处理80.3%、A3B4处理80.2%、A4B2处理79.6%、A1B2处理79.5%、A4B3处理78.0%、A3B2处理77.6%。

综合分析可知,不同施肥量下种植密度对农艺性状的影响无明显规律,不同种植密度下,无肥处理对农艺性状的影响较为明显。在相同的密度水平下,无肥处理(A1)的株高、穗位高最小,穗长最小,秃尖最长,行粒数最少;B2、B3密度水平下,无肥处理(A1)的千粒重和出籽率最低。

2.2.2 不同施肥量和不同密度水平下玉米农艺性状比较 由表2可知,在A1~A3水平下,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出籽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秃尖长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少,当施肥量增加到A4水平时,这种趋势不再出现。各农艺性状在不同密度水平下无明显差异。

表2 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处理玉米的农艺性状及产量比较

2.3 缓控释肥用量、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2.3.1 施肥量间、种植密度间玉米产量比较 由表3可知,A、B各水平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因此对A、B各水平的产量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A4、A3水平的差异不显著,说明当施肥量达到600 kg/hm2后,再增加缓控释肥用量,对产量的影响不大。

表3 不同施肥量及种植密度处理玉米产量方差分析结果

B1、B2、B3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B3、B4水平之间无显著差异,即在一定的种植密度下,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密度达到57 000株/hm2后,再增大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不大。

2.3.2 不同施肥水平下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表4表明,施肥量和种植密度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在不施肥(A1)的情况下,不同种植密度间的产量有显著差异,但不存在极显著差异,产量最高的为B4处理7 765.8 kg/hm2;施肥量为A2、A3水平时,B1处理产量最低,与B2处理差异显著,与B3、B4处理差异极显著,A2水平下产量最高的为是B3处理11 758.1 kg/hm2,A3水平下产量最高的为B3处理12 737.8 kg/hm2;A4水平下,除了B3 和B4处理产量无差异外,其他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产量最高的为B3处理12 932.4 kg/hm2。

表4 各施肥量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产量及差异显著性

从表4可以看出,产量达到12 000 kg/hm2以上的处理有6个,由高到低依次为A4B3处理(12 932.4 kg/hm2)、A4B4处理(12 831.8 kg/hm2)、A3B3处理(12 737.8 kg/hm2)、A3B4处理(12689.8 kg/hm2)、A4B2处理(12 334.6 kg/hm2)、A3B2处理(12 273.3 kg/hm2)。其中,排在前4位的A4B3、A4B4、A3B3、A3B4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在实际生产中可作综合考虑后选择最佳的肥料用量及种植密度。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肥料用量及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产生显著效果,且两者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在一定的地力条件下,适当的肥料用量就能满足玉米生长的需要,多施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不大;肥料水平相同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密度过高时,由于群体过大,个体生长发育受影响,产量会有所下降[7-8]。

本试验中,产量排在前4位的分别为A4B3处理(12 932.4 kg/hm2)、A4B4处理(12 831.8 kg/hm2)、A3B3处理(12 737.8 kg/hm2)、A3B4处理(12 689.8 kg/hm2),且不存在显著差异。从肥料投入上分析,A3B3和A3B4处理占有优势;另外,考虑到鲜食玉米的商品价值,A3B3处理的秃尖长最短,且出籽率最高(82.3%),更具有竞争优势。因此,考虑肥料投入及甜玉米的商品价值优势后,建议在生产上以A3B3处理(缓控释肥600 kg/hm2、密度57 000 株/hm2)为最佳选择。

本试验中,鲜食玉米桂星每公顷产量达到12 000 kg以上的处理有6个,玉米品种的产量特性得到很好的体现[9],说明稻田免耕栽培鲜食玉米,合理配套使用缓控释肥一次性施用技术,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另外,鲜食玉米的生产目的是向市场提供鲜食果穗,只有在市场上销售出去的果穗才能算是“成品”[10],因此果穗品质也是鲜食玉米生产应当注重的。本试验中虽然对玉米果穗性状进行了考种记录,但没能进行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如单穗重、商品率等)。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应当加强对鲜食玉米品质的考察,在追求产量的同时注重品质的提升,以便更好地指导生产。

参考文献:

[1] 刘景秀,郇志荣,汪耳琪,等. 不同缓控释肥对玉米器官生长、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 (18):5790-5791.

[2] 谭华,邹成林,郑德波,等. 不同缓/控释肥料对玉米作用效应探讨[J]. 农业科技通讯,2014(1):50-55.

[3] 再依拉,努尔沙吾列,塔依尔. 玉米缓控释肥肥效比较示范试验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2011(4):78-79.

[4] 王仲华,熊永琴,杨昌银,等. 玉米施用“金正大”缓控释肥料效果探析[J]. 耕作与栽培,2011(6):41-42.

[5] 黄开健,杨华铨,谭华,等.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最佳密度和施肥量研究[J]. 玉米科学,2001,9 (1):57-59.

[6] 陈玲琼,赵仁全,郑颖,等. 不同栽培密度、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2013(5):45-46.

[7] 周灵芝. 肥料与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2013(19):6-8.

[8] 李万星,刘永忠,曹晋军,等. 肥料与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 (15):194-198.

[9] 吴艳艳. 桂北生态区超甜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J].中国农业信息,2012(4):100.

[10] 赫明涛,王军,水玉林. 对鲜食玉米空杆率双穗株率标准的思考[J]. 种子科技,2002(6):328.

(责任编辑 杨贤智)

Effects of fertilizer and planting density on yield and agronomic traits of non-tilling maize planted on rice field

SHI Zhi-si1,MA Quan-zi1,CHEN Hui-yun1,FAN Da-yong1,LEI Jian-jun2
(1. Gu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orthern Guangxi Branch,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Guilin 541006,China;2. Xing’an Agricultural Technical Extension Station,Xingan 541300,China)

Abstract:Taking maize variety Guixing as material,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by two factors split plot design,setting slow controlled-release fertilizer rate as main treatment with 4 levels,and planting density as auxiliary treatment with 4 levels,effects of slow controlled-release fertilizer and planting density on yield and agronomic traists of nontilling maize variety Guixing planted on the rice field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yield of 6 treatments were more then 12 000 kg per hectare,which were A4B3,A4B4,A3B3,A3B4,A4B2 and A3B2. A3B3 treatment(fertilizer of 600 kg/hm2,planting deasity of 57 000 plants/hm2) was suggested the best treatment according to yield,agronomic traits and fertilizer input.

Key words:rice field ;non-tilling maize;slow controlled-release fertilizer;fertilizer rate;density;yield

中图分类号:S513.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74X(2016)02-0067-04

收稿日期:2015-06-19

基金项目:广西农业科学院院市合作研究项目(桂科院2014HN02);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玉米)建设项目(nycytxgxcxtd-07);广西农业科技自筹经费项目(201541)

作者简介:石志斯(1985-),女,侗族,助理农艺师,E-mail:493176948@qq.com

猜你喜欢
施肥量稻田密度
蔬菜施肥量控制技术指南
『密度』知识巩固
密度在身边 应用随处见
稻田摸鱼记
光照条件、施肥量和播种时期等对几种野生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玩转”密度
密度应用知多少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试验总结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稻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