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克腾旗同兴乡红眼沟铅锌矿点地质特征及其成矿条件讨论

2016-07-13 09:17郭广飞孙凤霞王晓娇邢俊停
西部资源 2016年3期
关键词:流纹北东矽卡岩

郭广飞 孙凤霞 王晓娇 邢俊停

摘要:克什克腾旗同兴乡红眼沟铅锌矿点成因类型属接触交代(透辉石——石榴石矽卡岩)型。矿(化)体多赋存在哲斯组灰岩与流纹斑岩的接触部位矽卡岩化带及北东向、北西向的构造破碎带中。蚀变类型丰富,矿化种类多样。矿化体整体走向北东,局部北西,呈弯曲状变形,总体受控于北东向控岩控矿构造,局部受控于接触带的展布。

关键词:红眼沟铅锌矿点、地质特征、成矿条件

1. 区域地质

克什克腾旗同兴乡红眼沟铅锌矿点位于同兴乡南东约10公里。大地构造分区位于华北板块北部陆缘增生带,黄岗梁复背斜的南东翼。区域上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上二叠统林西组、中二叠统哲斯组,局部出露中二叠统大石寨组以及二叠系地层上覆的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玛尼吐组以及白音高老组的中酸性火山岩地层[1]。区域岩浆岩较为发育,呈北东向展布,侵入体多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出露面积较小。岩浆的多次侵入,为测区矿(化)体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热液条件及大量的成矿物质来源。晚侏罗世以来区域构造活动极为强烈,主要表现为大规模北东向构造的发育及岩浆的喷溢——侵入活动。岩体的分布明显受北东向区域断裂的控制。

2. 矿区地质概况

红眼沟铅锌矿点位于黄岗梁复背斜的南东翼,区内构造活动强烈,岩层产状变化较大,各组地层之间多为断层接触,整体呈大小不等的断块状分布于测区的不同部位。测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中二叠系统大石寨组、哲斯组,中侏罗统新民组[2]。

大石寨组分布在测区东南部,主要为蚀变安山岩及蚀变中性火山碎屑岩,产状变化较大。哲斯组主要分布在测区中部,其下部为变质砂砾岩、砂岩,上部为灰白色结晶灰岩、角砾状灰岩,中间夹有灰绿色变质粉砂岩。该组地层与流纹斑岩接触带多发生强烈蚀变,形成不规则的矽卡岩带,为区内主要赋矿部位。新民组主要为凝灰质砂砾岩夹砂岩,出露于测区的东西两侧。

区内侵入岩主要为流纹斑岩,呈不规则的岩枝状侵入哲斯组。岩石硅质成分偏高,具有明显的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石英和条纹长石,其次为酸性斜长石。区内的矽卡岩化及铅锌矿化均与该岩体有关。

区内构造复杂,断裂发育,早期断裂控制了岩体及脉岩的空间展布,为含矿热液提供了良好通道。区内北东向、北北东向断裂构造为矿液运移和赋存的主要构造,北西向和北北西向张扭性断裂对岩体和矿化的分布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图1)[3]。

3. 矿化带特征

该矿点目前已发现5条矿化带,其中4条分布于红眼沟东山坡上(东区),其编号为Ⅰ、Ⅱ、Ⅲ、Ⅳ,另外1条分布在红眼沟西山小山梁上(西区),编号为Ⅴ。

3.1 Ⅰ号矿化带分布于测区中部西侧,走向15°~20°,宽11m,断续出露长300m左右。倾向南东,倾角70°~80°。该矿化带为一矿化构造角砾岩带,两侧分别出露新民组砂岩与哲斯组结晶灰岩,可见铅锌矿化、硅化。刻槽化学样品分析圈出两条长约40m,宽2m的矿体(脉),其产状与矿化蚀变带一致。Ⅰ1矿体厚度为2m,断续长40m。矿石品位Pb1.04%,Zn1.89%,Cu0.09%,Ag63.7g/t。Ⅰ2矿体厚度为2m,断续长40m。矿石品位Pb0.47%,Zn1.54%,Cu0.01%,Ag21.9g/t。

3.2 Ⅱ号矿化带分布于测区中部,走向330°~340°,倾向北东,倾角70°左右。延长约360m,出露宽窄不一,最宽达15~20m,最窄仅3~4m。该矿化带为一铅锌矿化矽卡岩带。在流纹斑岩与哲斯组结晶灰岩接触带部位形成透辉石——石榴石矽卡岩,矽卡岩蚀变较强,矿化较好。矿体均产于该矽卡岩中。据刻槽化学样品分析结果可圈出5条矿体(编号Ⅱ1-5)。

Ⅱ1矿体厚度为2~4m,断续长70m。矿石品位铅0.903%,锌1.25%,铜0.1%,银41.5 g/t。Ⅱ2矿体厚度为4m,断续长70m。矿石品位铅1.03%,锌0.76%,铜0.01%,银56.15g/t。Ⅱ3矿体厚度为2m,断续长50m。矿石品位铅1.19%,锌1.33%,铜0.06%,银53.20g/t。Ⅱ4矿体厚度为1m,断续长40m。矿石品位铅0.4%,锌0.24%,铜0.01%,银39.10g/t。Ⅱ5矿体厚度为2m,断续长50m。矿石品位铅0.51%,锌0.80%,铜0.01%,银16.80g/t。

3.3 Ⅲ号矿化带分布于测区中部,同样位于流纹斑岩与哲斯组结晶灰岩接触带部位形成的矽卡岩带中,矽卡岩蚀变较强,矿化较好。矿化带近南北向延伸,西倾,倾角80°左右,出露最宽处约20m,控制长度约120m。其北段被第四系覆盖。由北向南逐渐有尖灭的趋势。

经刻槽化学样品分析结果圈出3条南北走向的小矿体(编号Ⅲ 1-3)。

Ⅲ1矿体厚度为2m,断续长40m。矿石品位铅0.59%,锌0.81%。Ⅲ2矿体厚度为2m,断续长50m。矿石品位铅0.51%,锌1.06%,银28.4g/t。Ⅲ3矿体厚度为2m,断续长50m。矿石品位铅0.55%,锌1.17%,银20.6g/t。

3.4 Ⅳ号矿化带分布于测区中部东侧山梁上。矿化带产于哲斯组结晶灰岩中,走向75°,倾向345°,倾角70°。宽达6m,长近50m。据刻槽化学样品分析结果可圈出1条矿体。矿体厚度为3.6m,断续长25m。矿石品位铅0.86%,锌1.34%,银6.25g/t。

3.5 Ⅴ号矿化带分布于测区西南部红眼沟西侧小山梁上哲斯组灰岩中,走向30°~35°,由两条平行蚀变带构成,宽分别为25m和6.5m,倾向125°,倾角70°。已控制长约50m,此带内据刻槽化学样品分析圈定5条平行的矿体(编号Ⅴ1-5)。

Ⅴ1矿体厚度为1.5m~2m,断续长30m。矿石品位铅0.51%,锌0.74%,银7.8g/t。Ⅴ2矿体厚度为1.5-2m,断续长30m。矿石品位铅0.83%,锌0.96%,银28.8g/t。Ⅴ3矿体厚度为4m,断续长40m。矿石品位铅0.89%,锌1.26%,银25.6g/t。Ⅴ4矿体厚度为2m~3m,断续长40m。矿石品位铅1.12%,锌1.80%,银59.10g/t。Ⅴ5矿体厚度为5-7m,断续长50m。矿石品位铅0.59%,锌0.98%,银25.6g/t。

4. 矿化体特征综述

矿(化)体多赋存在哲斯组灰岩与早白垩世流纹斑岩接触带部位形成的透辉石——石榴石矽卡岩中。由于流纹斑岩出露的规模小,限制了地表透辉石——石榴石矽卡岩带的规模。

区内流纹斑岩与哲斯组灰岩的接触界线整体走向为北东向,局部近东西向,且多呈弯曲状,控制着矿(化)体的展布方向。

矿(化)体的厚度、长度变化较大,规模大小不等,且多数呈团块状分布。

矿(化)体蚀变类型以透辉石化、矽卡岩化、钠长石化、绿泥石化为主,其次是碳酸盐化、绢云母,高岭石化,局部见有零星的云英岩化、电气石化和萤石化。矿(化)体中所含金属矿物主要以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辉银矿为主,其次是毒砂、辉铜矿、斑铜矿、辉铋矿、方铅矿、黄铁矿。

矿(化)体主矿种为铅锌矿,主矿种品位稳定,多数可达到工业矿体。铜为伴生矿种,品位变化大,以矿化为主,银可作为伴生矿综合利用。

5. 成矿的地质条件讨论

5.1 测区内微量元素含量统计,Pb、Zn、Ag元素含量均较高。Pb元素含量高出沉积岩丰度的1~2倍,除林西组、玛尼吐组、白音高老组地层外,其它岩组浓度克拉克值均大于1,说明该区的沉积地层中Pb元素富集,可为铅的矿源层。其中哲斯组Zn元素浓度克拉克值大于1,同时富集Pb、Zn两种元素,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即可形成铅锌矿床。区内Ag元素浓度克拉克值大于1的有哲斯组、林西组、土城子组、满克头鄂博组、玛尼吐组。特别是大石寨组、哲斯组,高出沉积岩丰度103倍、10倍,说明Ag元素在上述层位中相对集中,成矿概率较大,为Ag矿的形成可提供丰富的物质来源。

5.2 区域上岩浆岩较为发育,呈北东向展布,侵入时代多为晚侏罗世。而测区内早白垩世北东向展布的流纹斑岩,正是晚侏罗世大规模岩浆活动的晚期侵入体,富含热液和成矿物质,为该区矿(化)体的形成提供充足的物质来源。

5.3 该矿点的矿化类型属接触交代型或称矽卡岩型。矿化多发生在流纹斑岩与围岩的接触带矽卡岩中或其附近的构造破碎带中。

5.4 北东向构造为本区的主要控岩控矿构造,亦是该区铅锌银等含矿带的主要控矿因素。区域上晚侏罗世构造活动极为强烈,主要表现为北东向构造的发育及岩浆的喷溢——侵入活动。岩体的分布明显受北东向断裂控制。测区内北东向构造控制了流纹斑岩的展布,即控制了流纹斑岩与哲斯组接触带的展布,所以也同时控制着矿(化)体的展布。

5.5 测区北西向构造主要为断裂构造,断裂性质多为正断层及部分平移断层,切割或错断北东向断裂及褶皱,形成时代晚于北东向构造。该组构造不但控制矿体分布,北西向断裂构造中赋存的矿(化)体多呈脉状,规模较小,品位较富,成因类型多为细脉状及少量细脉浸染状,构造控矿特点十分明显[4][6]。

6.成因类型

综合分析测区内矿(化)体产出特征及矿化蚀变特点,红眼沟铅锌矿点属接触交代(透辉石-石榴石矽卡岩)型。测区哲斯组灰岩呈北东向断续分布,受北东向流纹斑岩侵入体的影响,在二者接触带部位矿化蚀变较为普遍,成矿地质条件有利。由于第四系和植被覆盖广泛,该矿点工作程度较低,尚需开展进一步的综合普查找矿工作[5]。

参考文献:

[1]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内蒙古自治区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 究,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年.

[2] 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黄岗粱林场幅(K50E003015)宇宙地幅 (K50E003016)二道营子幅(K50E004014) 热水汤幅(K50E004015)新地幅(K50E004016)地质报告.

[3]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 出版社,1991年.

[4] 内蒙古第二区调队《大兴安岭中南部中生代地层火山岩构造及 成矿规律》和《大兴安岭中南段物化探整理与研究》,1984~1988 年.

[5] 内蒙古第二区调队,《大兴安岭中南部中生代地层火山岩构造及 成矿规律》1984年~1988年.

[6] 韩建刚.大兴安岭南麓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区域地质背景与 找矿潜力分析[J]. 西部资源,2015,2.

[7] 丁楠,熊海钦等.克什克腾地区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与影响因素 [J]. 西部资源,2014,5.

猜你喜欢
流纹北东矽卡岩
自然流纹艺术釉的研制
氧化还原作用对铀成矿的意义——以相山西部流纹英安岩铀矿为例
激电联合剖面在判断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状中的应用
相山北部善堂庵地区北东向断裂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
相山流纹英安岩和流纹英安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Geochemical and geochronological studies of the Aketas granite from Fuyun County,Xinjiang:the implications of the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setting
基于视频流体模型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WorldView—Ⅱ在青海东昆仑求勉雷克塔格地区矽卡岩型矿床找矿中的应用
Flashback phenomenon and residual neurological deficits after the use of "bath salt" 3, 4-methylenedioxypyrovalerone
矽卡岩巷道支护方式的数值模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