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经济网的特征与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的规划

2016-07-14 03:15
中国市场 2016年49期
关键词:经济网高速公路规划

巩 婧

(河北省邢台市邢衡高速公路管理处,河北 邢台 054000)

高速公路经济网的特征与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的规划

巩 婧

(河北省邢台市邢衡高速公路管理处,河北 邢台 054000)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已逐步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近年来,高速公路的规划与建设步伐也不断加快,高速经济网应运而生。文章主要对高速经济网的特征与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的规划展开探讨。

高速公路;经济网;区域;规划

随着我国对高速公路规划与建设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逐年增大,极大地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的规划也备受关注。建成公路高速经济网之后,将有效缓解我国的交通运输压力[1],加之其自身所具有的便捷的特征,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深入分析区域经济与高速公路建设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后者对前者的双重作用,以加快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的规划建设。

1 区域高速经济网简述

《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指出,我国将在30年内建设总里程为85万公里的“7918”高速公路网。[2]该公路网的布局为纵横网络与放射线相结合,由中心城市放射至周边城市,因此“7918”即为7条首都放射线,9条贯穿南北的纵贯线以及18条连接东西的联横线。纵贯南北与连接东西的高速公路网将省会城市与二线城市相连接,多种交通运输形式(海、陆、航)也得到连接,从而形成一个辐射全国的综合运输体系,推动各个城市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2 高速公路经济网的特征

(1)高速公路经济网与工业化进程紧密相关。工业社会结构发展的结果促进了高速公路经济网的产生,工业社会后期出现了产业结构调整,从而使运输产品变得短小轻薄,农业与工业均逐步转向高效化与集约化。知识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日益减少,上述工业化进程使得各大产业与运输模式之间的互动形式发生了转变,极大地推动了高速公路经济网的发展。

(2)长期性。高速公路经济网并非一朝一夕便可形成,而是需要经过较缓慢复杂的发展过程。将现代化通信技术融入高速公路网的建设之中,缩短时空因素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因素之一即为高速公路运输的发展状况,传统经济学所说的发展规律通常为由点到片,再由片到面,而高速公路经济带则与此不同,其所呈现出的是由点到线,再由线到网的发展规律。[3]生产要素因高速公路的存在而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生产要素在若干条高速公路的基础上形成经济带,在交错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网络状的空间结构。

(3)整合区域内部资源。由于高速公路运输具备“门对门”的优势,因此换装环节明显减少。研究表明,在众多的运输方式中,高速公路运输的优势更为明显,特别是在里程为300~600千米的运输中。该特点有效降低了整合内部资源的阻力,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内部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协作,使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度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

(4)跨区域性。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规划之间并不会产生矛盾,区域经济不因空间而受到制约。主要是由于在发展经济区域的过程中,需要跨越不同的行政区域,因此单纯地使用行政区域的划分方式来划分高速公路经济网并不合理,由此体现了高速公路经济网的跨区域性。

(5)发展不平衡性。通常情况下,高速公路的入口、中途节点、出口均设置在经济状况较好的区域,待高速公路建设完工后,各类经济资源将会汇集于此,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经济区域或高速公路沿线的经济发展。此外由于高速经济网并未在所有的高速沿线同时展开,因此在进行高速公路经济网规划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可见高速公路经济网的发展特征存在不平衡性。

3 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的双重影响

(1)正面作用。建设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主要包括直接与间接经济效益。首先,建设高速公路能够有效推动区域交通的发展,区域经济也在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推动下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区域交通的发展将极大地加快沿线经济的发展。其次,建设高速公路能够优化交通条件,使区域餐饮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区域交通所带来的间接经济利益也逐渐显现,区域经济总量也得到提高。与此同时,高速公路也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高速公路比普通公路具有更加高效的使用率,沿线区域能够二次使用土地,可有效地节约和保护国土资源;[4]二是建成高速公路后,石化能源的使用率将明显减少,进而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不利影响。建设高速公路的过程也是改造公路沿线环境的过程,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一,建设高速公路需要征收土地,从而影响当地农业、养殖业等产业的发展。其二,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如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频发,严重则会引发水土流失。其三,由于建设施工过程中的疏忽,当地的动物会受到危害,各类意外事件发生的概率也会增加。

4 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的规划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全面的掌握之后,在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进行规划时应将其不平衡性、适应性与先进性等特性展开整合,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策略,从而使规划策略更高效地实施。

(1)协作分工策略。高速公路的形成过程不仅会使区域交通布局产生变化,而且也需要重新定义该区域的空间概念。重新筹划经济发展区域与其资源优势,再次打造区域内的竞争格局与主要产业。在此情况下,各个区域在发展的过程中应站在区域经济网全局的角度思考,注重分工合作,明确自身的定位,将最具特色的经济区域展示出来,进而达到区域经济网全面发展的目的。

(2)“连轴”开发策略。高速公路经济网是一个纵横网络,将网络中的众多纵横线进行连轴开发,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促进网络结构不断向外拓展。最大限度地促进公路网络内多个产业的网络化,使公路网转变为经济网,提高区域经济效益。

(3)“鱼刺图”开发策略。以高速公路放射线路段为轴点向外围开发轴线,轴线节点则为产业园区或沿线的乡镇,首尾则为城市的两端,主架骨则为城市间的高速公路路段。而其他公路可以视为次级骨架,形成鱼刺状的区域高速经济网,促进区域经济网络的发展。

5 结 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迅猛,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差距不断缩小。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对于高速公路的发展程度尤为重视。在此背景下,掌握高速公路经济网的特征,制定区域高速经济网发展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高速公路经济网有助于增强各区域间的交流、合作,促进经济互通的形成,使区域经济呈现更好的发展态势。值得注意的是,高速公路经济网形成的过程会对环境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但也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应权衡利弊,统筹兼顾,运用科学有效的策略完善并落实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的规划,为社会发展创造更有益的经济效益。

[1]张美芳.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规划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14):114.

[2]赵克凡.浅谈新时代下高速公路经济的网络模式[J].经营管理者,2014(26):222.

[3]吴丹梅.高速公路经济网社会影响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4(24):29-63.

[4]张熙娜.高速公路经济网社会影响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2):220.

10.13939/j.cnki.zgsc.2016.49.162

猜你喜欢
经济网高速公路规划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高速公路与PPP
迎接“十三五”规划
GPS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