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牙菌斑控制对2型糖尿病牙周病的预防作用

2016-07-15 07:29鞍山市中心医院辽宁鞍山114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9期
关键词:牙菌斑牙周袋牙列

田 林(鞍山市中心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0)



早期牙菌斑控制对2型糖尿病牙周病的预防作用

田 林
(鞍山市中心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早期牙菌斑控制对2型糖尿病牙周病的预防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0 例2型糖尿病牙周病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50例2型糖尿病牙周病患者实施早期牙菌斑控制,对照组患者不采取早期牙菌斑控制。1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牙列检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1年后牙列平均牙龈指数为1.9,对照组患者1年后的牙列平均牙龈指数为3.2,观察组患者牙列平均牙龈指数较好,P<0.05。对照组患者1年后牙位平均牙周袋深度为2.8 mm,观察组患者1年后牙位平均牙周袋深度为1.1 mm,观察组患者牙位平均牙周袋深度较低两组间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牙周病采取早期牙菌斑控制,有着较好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2型糖尿病;牙周病;早期牙菌斑;控制;预防

现如今,糖尿病作为一种疾病,对于患者的健康有着严重性的威胁作用,糖尿病并发牙周病对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严重性的影响作用。关于如何做好2型糖尿病牙周病的早期预防控制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我院通过对2型糖尿病牙周病患者实施早期牙菌斑控制,有一定的价值发现,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牙周病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的50例2型糖尿病牙周病患者,30例(60%)男性,20例(40%)女性,年龄在31~69岁,平均年龄在(48±2.6)岁。观察组中的50例2型糖尿病牙周病患者,25例(50%)男性,25例(50%)女性,年龄在30~64岁,平均年龄在(46±2.6)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中的一般资料,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不采取早期牙菌斑控制,仅仅进行内科血糖的控制,观察组50例2型糖尿病牙周病患者实施早期牙菌斑控制。对正确的刷牙方式加以选择,并结合行牙周洁治术的方式,对患者的松动牙齿进行X线片检查,患者牙槽骨明显吸收超过2/3的,对其进行积极治疗,一旦存在严重症状的患者,借助于抗菌药物漱口水,做好内科血糖的控制治疗。1年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牙列进行再次检查。对两组患者的牙龈指数进行记录,并对牙位牙周袋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求平均值。

1.3 统计学方法:本组资料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牙列平均牙龈指数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牙列平均牙龈指数的比较见表1,观察组患者1年后牙列平均牙龈指数为1.9,对照组患者1年后的牙列平均牙龈指数为3.2,观察组患者牙列平均牙龈指数较好,P<0.05。

表1 两组患者牙列平均牙龈指数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牙位平均牙周袋深度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牙列平均牙周袋深度的比较见表2,对照组患者1年后牙位平均牙周袋深度为2.8 mm,观察组患者1年后牙位平均牙周袋深度为1.1 mm,观察组患者牙位平均牙周袋深度较低两组间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牙列平均牙周袋深度的比较

3 讨 论

牙周病不仅仅是一种牙龈病,同时也是一种牙周炎,常伴有牙龈组织的一种慢性感染和牙周支持组织的一种慢性感染[1]。一旦牙齿处于松动状态,将会脱落。谢思静[2]等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牙菌斑致龋菌分布特征的研究中表明,2型糖尿病牙周病多发于老年患者,主要是老年人的身体防御技能较弱。马林[3]等在牙周病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中表明,口腔牙周组织难免受到糖尿病的相关影响,同时糖尿病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逐渐下降,使得牙周病逐渐的加重。沈红焕[4]在黄芩漱口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的临床研究中表明,牙周病患者逐渐是牙齿处于一种酸软的状态,并在缺失的过程中,将心脏疾病相关的风险逐渐增加。

关于2型糖尿病牙周病的早期牙菌斑控制,钟瑾[5]等在五丹散凝胶辅助可摘磁性恒久牙周夹板治疗糖尿病伴中重度牙周炎的临床研究中表明,对正确的刷牙方式加以选择,并结合行牙周洁治术的方式,对患者的松动牙齿进行X线片检查。周灿灿[6]等在关于牙周病的临床实例分析中研究表明,患者牙槽骨明显吸收超过2/3的,对其进行积极治疗,一旦存在严重症状的患者,借助于抗菌药物漱口水,做好内科血糖的控制治疗。在牙周的治疗过程中,主要是做好牙面的抛光处理,对菌斑进行延缓。牙周洁治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有着精细的处理,在超声波洁牙之后,往往存在相对粗糙的表面,在抛光过程中,对牙结石进行形成,结合喷砂抛光的过程,保证患者定期的进行康复检查,一旦患者存在严重的症状,就要将牙周洁治的次数逐渐增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彻底根治。我院在对2型糖尿病牙周病患者实施早期牙菌斑控制,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1年后牙列平均牙龈指数为1.9,对照组患者1年后的牙列平均牙龈指数为3.2,观察组患者牙列平均牙龈指数较好,P<0.05。对照组患者1年后牙位平均牙周袋深度为2.8 mm,观察组患者1年后牙位平均牙周袋深度为1.1 mm,观察组患者牙位平均牙周袋深度较低两组间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可见,2型糖尿病牙周病采取早期牙菌斑控制,有着较好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这一研究结果和相关文献[7-9]报道大致相同。本研究研究时,不仅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同时也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研究中的不足,还望更多相关研究人员给予一定的指正。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牙周病采取早期牙菌斑控制,有着较好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余太平.早期牙菌斑控制在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病防治中的意义[J].四川医学,2013,34(12):1833-1834.

[2] 谢思静,郭斌,杨卫东,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牙菌斑致龋菌分布特征[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3,23(10):648-650.

[3] 马林,于淼,马永萍,等.牙周病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9):4565-4566.

[4] 沈红焕.黄芩漱口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的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9):1352-1353.

[5] 钟瑾,崔丽娟,李建文,等.五丹散凝胶辅助可摘磁性恒久牙周夹板治疗糖尿病伴中重度牙周炎的临床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3,33(3):354-357.

[6] 周灿灿,翁瑞玉.关于牙周病的临床实例分析[J].中外医疗,2011, 30(19):102-102.

[7] 姚会军.循证护理在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预防及保健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6):29-30.

[8] 宋碧连,黄钟声,李磊,等.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牙周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J].医药前沿,2013,(21):32-33.

[9] 刘文静,李刚,闫娜,等.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牙周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3,11(4):216-220.

中图分类号:R587.1;R78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9-0157-02

猜你喜欢
牙菌斑牙周袋牙列
Er:YAG激光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牙周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应用效果分析
如何预防牙菌斑?
牙周炎80例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如果停止刷牙会发生什么
抗菌肽应用于不同牙周袋深度患牙的效果评估*
天天说刷牙,但是刷的真是“牙”本身吗?
下颌磨牙半切术后不同修复方式对成功率、牙周袋深度及根分叉牙槽嵴比的影响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142例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