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情信息工作方法与体会

2016-07-15 08:01方文红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2期
关键词:体会方法

方文红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办公室,合肥 230001)



安徽省农情信息工作方法与体会

方文红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办公室,合肥 230001)

摘 要:农情信息工作是农业部门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文章结合平时工作经历,介绍了农情调度月历报表报送方法、文字信息报送方法以及提高农情信息服务水平的一些创新性做法,同时阐述了一点心得体会。

关键词:农情信息 方法 体会

农情信息工作是农业部门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的主要任务是定期调度种植业生产动态、病虫情、苗情、灾情和行情等,是领导科学决策的参谋助手,是了解情况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抓手,是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的重要渠道,是推动工作落实的有效手段,已成为指导工作的重要平台。在农业部农情信息工作职能设在种植业管理司,而安徽省农情信息工作职能则设在省农委办公室,农情信息工作职能设置在办公室,有它的优势:第一,办公室具有沟通、协调的职能,能够调动委属各单位参与到农情信息工作中来;第二,办公室工作围绕中心、围绕领导服务,能够把握领导意图、掌握面上形势,编报信息能够满足领导需求。

1 农情调度月历报表报送方法

目前,安徽省农情调度月历报表共有150张左右,大致可分为九大类,一是种植意向表;二是播种进度表;三是产量预计表;四是苗情表;五是收获进度表;六是春管夏管情况表;七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表;八是自然灾害表;九是其它类表(农资供需、投入情况表)。

农情调度月历报表的填写与报送,并不是简单的汇总上报,而是要针对不同报表,采取分析、计算、会商等多个过程后,才能填写数据上报。具体来看,不同类的报表有不同的方法。

1.1 种植意向表

这类表包括春播意向、夏播意向、下年意向以及全年农作物面积预计表。这类报表数据汇总后,关键看增减数,通过增减数以及上年统计年报数,倒推当年全省预计数,然后填写省级报表。省级报表填写后,会商委种植业局、市场信息处,形成一致意见后,报送委领导审签上报。

1.2 播种进度表

这类报表报的次数较多,有春播进度表、夏播进度表、秋播进度表。这类报表数据汇总后,计算播种进度百分比,然后通过百分比推算当年全省播种进度。

1.3 产量预计表

这类报表有夏季粮油产量预计表、早稻产量预计表、全年农作物产量预计表。这类报表数据汇总后,按照各市上报单产的增减幅度,推算全省单产,然后按照全省面积计算总产。产量预计表填写后,电话与统计、调查队等部门沟通,确保产量趋势一致后,再报送委领导审签上报。

1.4 苗情表

这类报表包括小麦、油菜苗情表。各市上报数据仅作为参考,最终填报数以省农技推广总站苗情监测数据为准。安徽省在35个县(市、区)共建152个小麦苗情监测点,在30个县(市、区)共建90个油菜苗情监测点。

1.5 收获进度表

这类报表有夏季粮油收获表、秋粮收获表。这类报表填报与播种进度表相似,也是以各市的收获进度百分比来推算全省数据。

1.6 春管情况表

这类报表基本以各市上报汇总数为准,适当参考省土肥站、省植保站掌握的田管情况。

1.7 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表

这类报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省种子站、省农技站、省土肥站、省菜办、省农机局等部门,各市上报的数据只作为参考。

1.8 自然灾害表

这类报表全年填报次数较多。一般灾害以各市上报汇总数为准,重大自然灾害数据与省民政厅、省水利厅沟通,确保不出现大的出入。

2 文字信息报送方法

文字信息报送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围绕农情调度系统内每月的报送要点组织材料报送;二是认真完成农业部农情处的临时调度信息报送;三是收集各市、县(市、区)有价值的信息报送。

2.1 围绕农情调度系统内每月的报送要点组织材料报送

这部分文字信息是全年工作的重点。根据不同的农事季节编报不同的文字信息,可概括为4类。第一类是领导讲话。每年安徽省都要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农业工作会议、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三夏工作电视电话会、秋种工作会议等,一旦会议结束,立即收集领导讲话报送。第二类是重大农事活动进展情况。比如,春耕备耕期间,及时报送春季田管情况、农技服务情况、农资供应及价格情况、春季茬口安排情况等信息。春播、夏播、秋播、夏收、秋收过程中,及时报送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小麦、油菜、水稻、玉米等作物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及时报送苗情长势情况。夏季粮油、早稻、秋季作物收获前,组织有关专家对产量进行预产分析,形成分析报告报送。春播、夏播、秋播、夏收、秋收结束后,及时总结特点,形成文字上报。第三类是防灾减灾情况。一旦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立即启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及时调度灾害信息,评估灾害损失,跟踪报送防灾减灾措施以及抗灾成效等。第四类是与种植业生产有关的信息。比如高产创建情况、技术推广情况、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农产品价格变化情况等方面的信息。

2.2 认真完成农业部农情处的临时调度信息报送

每年,农业部种植业司农情处都有一些临时调度任务。比如,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农产品市场行情出现较大波动等重要时期,农情处会临时调度一些灾害和市场行情信息,一般时间要求都比较紧,接到任务后,根据要求抓紧时间调度,形成文字信息后,经办公室分管领导审签后上报。

2.3 收集各市、县(市、区)有价值的信息报送

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浏览《安徽农业信息网》和农情调度系统内各市上报的文字信息,筛选有一定质量和典型的信息报送。

3 创新方法、拓展内容,提高农情信息服务水平

安徽省在做好农情处要求报送的报表和文字信息外,还不断在方法上创新,在内容上拓展,努力提高农情信息服务水平。

3.1 在生产关键季节、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建立日报制

安徽省每年在麦收、夏种、秋种等关键生产季节,干旱、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均建立信息日报制。对麦收进度、夏种进度、秋种进度、农作物受灾情况、抗灾救灾情况等信息进行一日一报,便于领导及时掌握生产动态和灾情动态,科学指导农业生产。

3.2 建立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月报制

安徽省从2009年开始建立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月报制,每月8日对上月农业农村经济形势进行全面分析,内容包括种植业生产动态、农资及农产品价格变化情况、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意见。在分析形势时,重点突出当月特色。

3.3 编制《安徽农情手册》

从2006年起,安徽省每年年初都要编制一本《安徽农情手册》,供领导和农情信息员工作时参阅。手册内容包括省情篇、市情篇、附录篇。省情篇反映上年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情况;市情篇反映上年度各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特点;附录篇反映一些农业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国其它省份比较情况。

3.4 积极探索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

从2011年开始,安徽省政府就将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省农业物联网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目前,初步建成农业物联网综合及专业服务平台,在农产品重点产业、重点品种和重点地区启动农业物联网应用试点示范。安徽省将小麦“四情”(苗情、墒情、病虫情、灾情)监测应用物联网技术作为试验示范内容之一,制订了全省小麦“四情”(苗情、墒情、病虫情、灾情)监测调度系统建设方案,在全省20个小麦主产县共建20个信息采集点,墒情、湿度、温度、病虫情、灾情等信息均通过传感器自动采集,然后通过无线远程传输系统传到省农委,由专家进行汇总、分析。

4 几点体会

4.1 领导重视是前提

近年来,农情信息工作作为及时准确反映农业生产情况、农村经济运行动态和农村社情、民意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受到领导的关注和重视。从安徽省来讲,省委、省政府领导曾多次在省农委报送的农情信息相关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省农委历届主要负责同志在全省性农业会议或专题会议上多次强调要加强基础性信息服务工作。领导的高度重视,鼓舞激励了士气,促进了各地进一步加大人力、物资投入,推进农情信息工作再上新台阶。

4.2 资金投入是保障

近年来,在农业部下拨资金逐年增长的大背景下,安徽省省市县三级也加大农情工作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情体系建设,初步构建了畅通的信息传递渠道。在硬件建设上。省农委为16个市和31个部级基点县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投入3 000多万元,建设农业物联网“四情”监测点。在信息渠道建设上。省农委每年投入近15万元,编印安徽农情手册,安徽农情月度情况、送阅材料、皖农要情等各类刊物材料,加大信息采集与上传下达的传播渠道建设。在人员队伍建设上。省级每年投入约5万元组织召开农情信息工作经验交流会、专题培训会等,多渠道提升农情人员调查研究、系统分析和准确填报水平。市、县级在办公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仍挤出部分资金专项用于农情工作,市级每年围绕农情工作所支出的差旅费、印刷费、会议费、通讯费等约5万元,县级约3万元。

4.3 加强协作是基础

农情信息涉及“苗情、病虫情、土壤墒情、灾情、产量、市场行情”等诸多方面,为及时客观反映情况,安徽省农委积极加强与各方面的联系、沟通、协调和合作,形成合力。一方面加强省农委内部的联系,协调好本单位农机、土肥、农技、植保等相关部门关系,建立无缝的信息共享对接机制;另一方面加强与市县农情机构的联系,引导他们及时报送有价值的信息;再次是强化相关兄弟部门的联系,如与气象、水利、统计、粮食、民政等部门保持紧密联系,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形势分析会商会以及电话沟通等形式,对形势作出准确判断。

4.4 爱岗敬业是关键

农情信息工作任务重、加班多,每天与文字、数字打交道,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每位农情信息员必须怀着一颗平凡之心,不讲名利,不计得失,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地工作,同时要有高度的自觉、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只有这样,才能干好农情信息工作。

※为您服务※水稻种子的贮藏小常识

留种田要严格去杂去劣,单打单收,防止品种间的混杂,确保种子质量。

水稻种子收获后要做好安全贮藏,如果贮藏不好,就会出现种子含水量高、被老鼠偷食、混杂等现象,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在稻种收后,要做好贮藏保管工作。

(1)晒干种子。种子含水量的高低是影响种子寿命的主要因素,贮藏时,必须严格控制种子的水分含量,籼稻在13%以下,杂交稻在12%以下。鉴别稻种含水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抓几粒种谷放进嘴里用牙咬,若发出尖脆的响声即为干燥的种子。

(2)采用合理的贮藏保管方法。农家贮藏种子大多采用散堆、包装,或用仓、缸等存放。最好按不同品种分别用布袋装好,悬挂在通风、干燥的屋里。不能与化肥、农药、油类等有腐蚀性、易受潮、易挥发的物品混贮在一起。

(3)要做好隔离,严防混杂。贮藏时,种子袋内外应有种子标签,注明品种名称、数量等。在一个仓库同时贮藏几个品种时,品种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以防错乱及品种之间的混杂。

(4)加强贮藏期间的管理。稻种贮藏期间要经常检查,以免种子发热引起霉烂变质及鼠害。

(本刊辑)

猜你喜欢
体会方法
学习方法
一名电视体育记者转型新闻教育的观察和思考
急诊救治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心得与体会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上台前,你用什么方法消除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