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逐梦十七万公里 拍齐56个民族全家福

2016-07-15 09:24董岩
北广人物 2016年19期
关键词:全家福民族孩子

他行走了全国25个省区,为56个民族876个家庭拍摄了全家福,并为这背后的一个个温情故事所深深感动。

家住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的邢建民退休后,为了寻找生活的意义,扛起相机走出了家门,用镜头寻找56个民族的百姓全家福,并为这背后的一个个温情故事所深深感动。2015年12月,邢建民被评为“陕西好人”,虽然已年过六旬,但他并不会停下追寻梦想和爱的脚步……

退休后追寻往日梦想

1947年出生的邢建民平时就爱好拍照。经他手里拍出来的照片都带着别样的意义。在他的家里,有两张照片别有趣味。一张是1978年3岁半的儿子穿着带补丁的衣服,手里攥着一个苹果只闻不舍得吃的场景;另一张是2014年3岁半的孙子大快朵颐吃鸡腿的快乐表情。时隔36年的两代人的照片,显示着百姓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邢建民家兄弟姐妹8个,全家福却仅有两张。分别拍摄于1957年和1967年。家中的几位至亲已走了几个,每当想念他们,他都会拿出泛黄的老照片看一看,深情地回忆和亲人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邢建民说:“照片的故事胜过千言万语。当人们在一起的时候,并不觉得重要,一旦人离开了,再拿起照片,心里沉甸甸的。”作为一名机关单位的基层干部,他了解那些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百姓大多一生没有拍过照片,更谈不上拥有一张全家福。他梦想着,将来帮这些普通家庭多拍些照片,还要把五十六个民族家庭的全家福都拍齐了。

2007年,刚刚退休的邢建民第一件事就是召开家庭会议,表达了他想为偏远百姓义务拍全家福的想法。全家人一致赞成,于是邢建民带着满是换洗衣服的大皮箱,背起十几斤重的相机开始了拍全家福的行程。

最初他把拍照的内容锁定为二三十人的民族全家福、家庭全家福、高龄老人的肖像等。每拍一个民族,他都要提前去网上查资料,去书店买相关书籍,为的是提前了解这个民族主要聚居地以及文化、服饰、民族信仰等情况。

2011年,邢建民到陕西洋县的一个小山村采风,许多村民都不明白什么叫“全家福”。当听他解释明白后,一个个都欢欢喜喜地赶紧换新衣服、刮胡子、洗脸……曾经在陕西户县东花园村,他听说一位老人脑梗后偏瘫,行动不便,就登门前去拍照,可老人说啥都不愿意照。邢建民劝老人:“老兄弟呀,照一张吧,以后孩子想你就能看见你……”后来老人去世了,他远在新疆的女儿回来后,捧着照片哭着说:“感谢这位摄影师,要是没有这张照片,真的再也见不到父亲了……”

在西安城中村,四位超过90岁的老奶奶听说村里来了个免费拍全家福的人,忙找到邢建民,幽默地问他:“能不能给俺们四个九零后拍张合照?”遇到这类事情常使邢建民打破原先的计划,全家福的意义被无限拓宽了。可是,当老人们刚刚准备好拍照,却有一位村民急急忙忙地跑来,他气喘吁吁地请求邢建民能够给他的老母亲拍张照片。原来,老人已经进入弥留之际,一辈子却没拍过照片。听到这个情况,邢建民扛起相机,跟着村民就跑……

真正让邢建民感动的是,当闪光灯亮起的瞬间,几天都没有睁眼的老人瞬间睁开了眼睛,留下了一辈子唯一的照片。邢建民赶紧把这张照片洗出来送到老人家中。几日后,老人走了,遗像用的就是这张她一生中唯一的照片。

聚焦全家福背后的故事

全家福照片随着邢建民的脚步,越拍越多。一个背包、一个行李箱、一个摄影三脚架,40公斤重的行头是老邢拍全家福的显著标志。白雪皑皑的长白山、绿草茵茵的呼伦贝尔、巍峨秀美的黔东南……9年来他行走了25个省份的156个区县。在他拍摄民族全家福的记录本里,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拍摄照片的数量、人名和地址,拍摄照片总计六万多张。

在遥远的小茶腊村,邢建民拍下了身披“独龙毯”的当地村民全家福。因古老的纹面习俗,独龙族最年轻的一位“纹面女”董春莲,也走进了他的镜头里。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邢建民拍摄到了一户22口人的、多民族通婚、五代同堂的大家族,一家人里就有瑶族、苗族、汉族、水族、布依族5个民族。邢建民为其乐融融的大家族拍完照片后非常激动,多个不同的民族能成为和睦的亲人,真好啊。因此,拍全五十六个民族的全家福的想法更坚定了,这也是他一直心心牵念的中国梦。

邢建民在拍全家福

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邢建民走上了更广阔的公益之路。在山西儿童村,给80个孩子拍全家福时,几个小孩子哭着闹着喊妈妈。经了解得知,他们的妈妈在监狱服刑。邢建民感到很痛心,和有关方面取得联系后,他带着几个孩子去了监狱。其中一对孩子的母亲是盲人,母亲知道有人带孩子来看她了,一直用手抚摸孩子,感受孩子瘦没瘦,穿的棉衣暖不暖。整个过程,母爱的细腻一览无余。这样的场景,常使他禁不住地流眼泪。他深深感受到,不但要给完整的家庭拍下其乐融融的全家福,还要把镜头多对准那些支离破碎需要温暖和关爱的家庭,帮助他们破镜重圆。在宁强地震灾区拍摄全家福时,邢建民得知一个学校有13个学生因家庭事故辍学。他当即给孩子们留下了学费,回家后又继续资助孩子们上学。随后他又用微薄的退休金,成立了“胡杨中学资助基金”,有60名学生得到了帮助。

陈忠实为他写序

连续9年,邢建民行走在拍全家福的路上,许多人看到他拍的全家福画面温馨美好,却体会不到他的艰辛。邢建民在拍全家福过程中,遇到好几次九死一生的险情。在给侗族村落拍全家福时,为了更好选取村落角度,他登上了山顶。拍完后他发现右侧老亭上有些木雕很精致,兴奋的他向深草丛刚迈出一步,就踏空了,幸好上身倒挂在一棵碗口粗的树上,看到身下是三丈深的谷底,邢建民浑身的冷汗把衣服都湿透了。

2015年9月到西藏拍摄时,邢建民因高原反应失去知觉,即便如此,他一直没忘把相机高高地举着,生旧毁了拍摄的照片。邢建民说,“拍全家福的路上,我遇到了太多的爱和感动。村民们把我当作远方的客人一样杀鸡宰羊,把最华丽柔软的地毯为我铺上,从没用过的被子给我盖上。这就是我拍全家福,虽然遇到困难却不想放弃的理由!”

2015年9月,正逢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邢建民也把西藏作为拍56个民族全家福的最后一站。他在老伴和孙女的陪同下,用近一个月时间拍了由17个民族组成的百名宫兵全家福,以及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的民族全家福。拍完这最后3个民族,邢建民的56个民族的全家福完美收官。2015年,邢建民将他9年来的拍照故事整理成新书《山川逐梦》,他的老朋友——著名作家陈忠实特来为他写序,他写道:“陡峭的崇山峻岭,湍急的大江长河,崎岖中奔波着我的老朋友邢建民,我似乎听得到他呼哧呼哧喘着粗气,也听得到他拍好全家福之后的憨厚笑声,这些声音在我的心头潮溢开来,温暖着我,所以一定要为他汇集着心血和汗水的作品写上几句话,是为序。”董岩据《妇女》整理

猜你喜欢
全家福民族孩子
我们的民族
创意“全家福”诞生记
全家福
多元民族
全家福
年夜饭话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