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下不同给药顺序对舒芬太尼麻醉引发呛咳的影响

2016-07-16 06:56陈卓荦湖南省湘阴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湖南岳阳4105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0期
关键词:影响效果舒芬太尼全麻

陈卓荦(湖南省湘阴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湖南 岳阳 410500)



全麻下不同给药顺序对舒芬太尼麻醉引发呛咳的影响

陈卓荦
(湖南省湘阴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湖南 岳阳 410500)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全麻下不同给药顺序对舒芬太尼麻醉引发呛咳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择期全麻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A组、B组及C组,三组患者在麻醉时均使用丙泊酚、舒芬太尼及顺式阿曲库铵,A组的给药顺序为丙泊酚2.0 mg/kg、舒芬太尼0.6 μg/kg、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B组的为丙泊酚2.0 mg/kg、顺式阿曲库铵37.5 μg/kg、舒芬太尼0.6 μg/kg、顺式阿曲库铵112.5 μg/kg,C组的则为丙泊酚2.0 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舒芬太尼0.6 μg/kg。观察并分析对比三组患者的麻醉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及给药后呛咳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诱导前后的血流动力学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且C组的呛咳发生明显小于A、B组,且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照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舒芬太尼的顺序来给药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呛咳反应,且不会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具有在临床上深入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全麻;给药顺序;舒芬太尼;呛咳;影响效果

在临床上常使用舒芬太尼来进行全麻,该药的麻醉及镇痛效果显著,但不足之处则是在麻醉诱导时常可引起呛咳[1],且发生较快,同时还会引起颅内压、眼内压及腹腔内压升高等并发症的出现[2],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因而,如何减轻舒芬太尼引发的呛咳反应已成为医疗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为分析探讨全麻下不同给药顺序对舒芬太尼麻醉引发呛咳的影响效果,我院进行了相关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ASAⅠ~Ⅱ级择期全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各24例患者,且按不同给药顺序进行麻醉。其中A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2.5±2.1)岁,体质量55~65 kg,平均体质量(60.5±2.1)kg;B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43.2±1.9)岁,体质量55~62 kg,平均体质量(59.±2.1)kg;C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2.5±2.1)岁,体质量56~68 kg,平均体质量(60.8±2.1)kg。所有患者均排除哮喘、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且肝肾功能正常,近2周内无上呼吸道感染,同时近期内均未使用过类固醇激素、支气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两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平均体质量、既往病史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所有患者在术前3~6 h内禁饮食。需在麻醉前30 min需给患者进行肌内注射2 mg/kg苯巴比妥钠及0.01 mg/kg阿托品,且患者入室后需建立外周静脉通道,然后进行全麻。A组麻醉时用药顺序为:先缓慢注射静脉2.0 mg/kg丙泊酚,注射时间为15 s,再注射0.6 μg/kg舒芬太尼,注射时间为10 s,最后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注射时间为5 s;B组麻醉时用药顺序为:先缓慢注射静脉2.0 mg/kg丙泊酚,注射时间为15 s,再注射37.5 μg/kg顺式阿曲库铵,注射时间为5 s,然后注射0.6 μg/kg舒芬太尼,注射时间为10 s,最后注射112.5 μg/kg顺式阿曲库铵,注射时间为5 s;C组麻醉时用药顺序为:先缓慢注射静脉2.0 mg/kg丙泊酚,注射时间为15 s,再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注射时间为5 s,最后注射0.6 μg/kg舒芬太尼,注射时间为10 s。在手术过程中需微量泵维持输注丙泊酚,且整个麻醉过程中需对患者的血压及心率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分析三组患者麻醉前后的血压及心率水平,同时观察三组患者给药后呛咳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对文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作比较分析,数据以均数 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三组患者麻醉前后的血压及心率水平对比:麻醉前,A组、B组及C组间的血压及心率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A组、B组及C组间的血压及心率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麻醉前后的血压及心率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麻醉前后的血压及心率水平对比

2.2 三组患者给药后呛咳发生情况对比:A组患者给药后呛咳发生率为45.8%,B组呛咳发生率为25%,C组呛咳发生率为4.2%,C组明显小于A组及B组,三组患者的呛咳发生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呛咳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 论

舒芬太尼是一种阿片类镇痛药物,该药是由人工合成的,属于芬太尼的衍生物[3],该药具有镇痛强、起效快、有效稳定心血管功能等优点,但该药物极易使患者出现明显的呛咳反应,目前这一诱发机制尚不明确,但相关研究证明,呛咳反应可能与枸橼酸、阿片受体、支气管收缩等有关[4]。舒芬太尼引起的剧烈呛咳除给患者造成严重不适外,还会引起其他的并发症,如胸腹肌肉强直、支气管痉挛、颅内压增高、缺氧等,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从而危及生命。目前,临床上除了缓慢推注舒芬太尼来减轻呛咳反应外,还有通过使用其他药物来进行预防,如麻黄碱、利多卡因、沙丁胺醇等,但均会给患者带来其他的不良反应[5]。顺式阿曲库铵是中效的肌松药,相关研究表明,该药物可减轻咳嗽反应。因此,通过合理用药及调整用药顺序来消除舒芬太尼诱发的呛咳反应已逐渐受到重视,且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三组患者麻醉前后的血压及心率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但C组患者的呛咳发生率明显小于A组及B组。从研究结果中可以得到,全麻时依照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舒芬太尼的顺序来进行给药可以有效降低呛咳发生情况,且患者的血压及心率不会受到影响。因此,该给药顺序值得在临床上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桂华,谭正泉,马世颖.舒芬太尼不同给药方式全麻诱导对患者呛咳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3,42(31):3822-3823.

[2] 王锦媛,侯清武,马玉英.地塞米松和利多卡因抑制舒芬太尼全麻诱导时诱发呛咳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30): 3620-3622.

[3] 姜红,王锦媛,代志刚.全身麻醉诱导时抑制舒芬太尼诱发呛咳的因素[J].当代医学,2014,20(24):11-12.

[4] 毕立伟,张析哲,孙义,等.舒芬太尼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展[J].实用医技杂志,2015,22(1):48-50.

[5] 吴天良,韩英.右美托咪啶对舒芬太尼麻醉诱导呛咳的抑制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3,19(2):193-194.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0-0074-02

猜你喜欢
影响效果舒芬太尼全麻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高龄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试论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硬膜外麻醉效果研究
中医护理技术对肛肠病术后疼痛的影响
麻醉药物联合应用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