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观察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

2016-07-16 06:56马学雷任胜军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外二科山东平度266753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0期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

马学雷 任胜军(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外二科,山东 平度 266753)



对比观察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

马学雷 任胜军
(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外二科,山东 平度 266753)

【摘要】目的 关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1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其治疗后1周的颅内压(15.28±3.12:22.37 ±3.24)以及致残率程度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其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运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

【关键词】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常规骨瓣开颅术;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

颅脑损伤是一类常见的神经科疾病[1]。一般由四种原因造成,分别为:高处坠落、车祸所致、重物撞击、其他原因。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本文研究的是手术治疗。即不同手术方式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差异。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1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1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57例患者。

对照组:男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7例,年龄范围21~71岁;女性20例,年龄范围22~73岁;平均年龄(43.36±2.48)岁。依据患者损伤损伤类型可分为:单纯硬膜下血肿患者6例,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患者17例,颅内血肿伴脑挫裂伤患者13例,单纯硬膜外血肿患者12例,脑干损伤患者4例,弥漫脑水肿患者5例。

观察组:男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5例,年龄范围22~75岁;女性22例,年龄范围21~74岁;平均年龄(43.62±2.74)岁。依据患者损伤损伤类型可分为:单纯硬膜下血肿患者7例,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患者16例,颅内血肿伴脑挫裂伤患者14例,单纯硬膜外血肿患者11例,脑干损伤患者5例,弥漫脑水肿患者4例。

对比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式:对照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具体用法用量如下:①为患者采取仰卧位,并行全身麻醉手术。②根据患者脑部血肿与梗死灶部位选择额颞瓣、颞顶瓣、额瓣开颅减压。③减压窗大小约为6cm×8cm。④清除患者血肿以及切除梗死脑组织[2]。

1.2.2 观察组治疗方式: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具体用法用量如下:①对患者进行全麻手术。②于患者颧弓上耳屏前月1 cm处做一手术切口。③于患者耳廓上方向后上方延伸至顶骨正中线,沿正中线向前至前额部发际下,采用游离骨瓣或带颞肌骨瓣,并于顶骨瓣旁开矢状窦约2~3 cm。④剪开患者硬膜,清除其硬膜外血肿。减压窗约为12 cm×16 cm。⑤以T字型于患者颞前部切开硬脑膜。待硬脑膜切开后,暴露额叶、颞叶、顶叶、前颅窝、中颅窝[3]。⑥清除硬膜下血肿与脑内血肿,并进行止血。最后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颅内压变化情况以及术后致残程度等。

1.4 统计学处理:对照组和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情况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类型、男女患者例数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其颅内压、致残程度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之间,对比其颅内压、致残程度均有明显的差异,且观察组患者的颅内压、致残程度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2。

表1 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前后颅内压变化对照表

表2 两组颅脑外伤患者的致残程度对照表

3 讨 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最明显的变化是患者颅内压的变化[4]。本次实验中对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即对照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

常规骨瓣开颅术主要运用于患者额颞瓣、颞顶瓣或额瓣等部位,属于局部减压。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相对于常规骨瓣开颅术其减压范围大,位置低。而且该手术方式操作简单、止血彻底、颅内降压快、致残率低。由于该手术的范围大、位置低,因此它可以在短时间内降低颅内压。而且它止血彻底,可以将坏死的脑组织、硬膜外血肿等快速清除,减少患者的致残率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其治疗前颅内压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一周的颅内压(15.28 ±3.12:22.37±3.24)明显优于对照组,其致残率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其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运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李青峰,罗晟,张嘉.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对比[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8):141-142.

[2] 刘谋君.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对比[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6):134.

[3] 张好臣.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颞顶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对比[J].中医临床研究,2013,5(6):112-113.

[4] 尹宏,吕加希,陈庆春.标准外伤大骨瓣与常规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对比[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9):51-52.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0-0086-02

猜你喜欢
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
紧急气管插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
重型颅脑损伤后中枢性低钠血症的时间窗研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腰大池持续引流在重型颅脑损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的价值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