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药理及临床疗效观察

2016-07-16 06:56杨立丽李巧圣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山西太原030013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

杨立丽 李巧圣(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山西 太原 030013)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药理及临床疗效观察

杨立丽 李巧圣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山西 太原 030013)

【摘要】目的 对应用两种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对患有脑梗死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脑梗死疾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辛伐他汀以20 mg/d的剂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辛伐他汀以40 mg/d的剂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脑梗死疾病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用药前后脑神经缺损程度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脑梗死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40 mg/d的辛伐他汀对患有脑梗死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不同剂量;辛伐他汀;脑梗死;治疗

随着人口老年化趋势近年来的日益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也在呈现明显增加的发展态势[1]。脑梗死属于常见缺血脑血管疾病的一种类型,临床患者人数相对较多,是由于脑部的血液供应机制出现严重障碍,进而导致缺血、缺氧状态长期存在,同时也是临床上病死率较高的一种疾病,脑灌注神经细胞保护、溶栓、抗凝等临床对脑梗死进行治疗的基本手段。降脂药物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用于该疾病的治疗[2]。本次对脑梗死疾病患者应用两种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脑梗死疾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47~89岁,平均年龄(61.3±1.8)岁;脑梗死发病时间1~26 h,平均发病时间(10.2± 0.5)h;梗死面积5~17 cm2,平均梗死面积(10.4±0.7)cm2;治疗组中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45~88岁,平均年龄(61.5±1.7)岁;脑梗死发病时间1~28 h,平均发病时间(10.4 ±0.6)h;梗死面积5~18 cm2,平均梗死面积(10.5±0.6)cm2。上述自然指标研究对象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对照组:每晚睡前,口服辛伐他汀,每次20 mg,每天1次,计划治疗1个月;治疗组:每晚睡前,口服辛伐他汀,每次40 mg,每天1次,计划治疗1个月[3]。

1.3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基本治愈:功能缺损评分在用药后减少幅度超过90%,病残程度的评价结果显示为0级;显效:功能缺损评分在用药后的减少服务超过45%,但没有达到90%,病残程度的评价结果显示在1~3级;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用药后减少幅度超过18%,没有达到45%;无效:没有达到基本治愈、显效、有效的标准要求[4]。

1.4 观察指标:选择脑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用药治疗总时间、脑梗死疾病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例数、用药前后脑神经缺损程度评分的改善幅度、脑梗死疾病治疗效果等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

2 结 果

2.1 脑梗死疾病治疗效果:应用小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脑梗死疾病控制总有效率达到70.5%;应用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脑梗死疾病控制总有效率达到90.9%。该项指标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脑梗死疾病治疗效果比较[n(%)]

2.2 脑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用药治疗总时间:应用小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后(18.52±3.64)d对照组患者的脑神经功能恢复正常,该组临床用药治疗共(23.67±4.59)d;应用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后(13.20 ±3.92)d治疗组患者的脑神经功能恢复正常,该组临床用药治疗共(19.34±3.05)d。两项观察指标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0.05)。

2.3 用药前后脑神经缺损程度评分的改善幅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幅度比较(分)

2.4 脑梗死疾病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例数:应用小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期间对照组中有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用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治疗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该项指标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他汀类药物是降脂类药物的一种,同时该药物也是,羟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类药物的一种,国外有相关专家在研究后认为,对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给予一定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即在患者的血胆固醇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应用该药物,可以使缺血性脑卒中的疾病的实际发生率明显降低。上述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具有多效性的特征,对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患者的所产生的脑保护作用机制包括:下调单核细胞表面的黏附分子CD11b的实际表达水平,对单核-巨噬细胞黏附、浸润血管壁的能力进行控制,对血管壁炎症发生进行抑制。脑梗死疾病发病之后,脑组织出现的氧化应激程度会明显增加,半暗带的长期缺血状态,会直接导致该病患者的脑内,有大量的氧化自由基被释放出来,形成超氧化物,对神经元的死亡过程可以产生促进作用,使缺血状态下的脑损伤程度加重[5]。

他汀类药物在作用于人体之后,可对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等过程进行抑制,使内皮一氧化氮的实际合成量加大,一氧化氮可对内皮的生理功能进行针对性的调节,使血管的紧张程度有显著改善,对血流和血管壁之间的抗血栓界面进行调整,使血液的流动处于通畅状态,进一步增加半暗带区域的血液流动量,对已经受损的神经元进行保护,并使内皮细胞的死亡速度减慢,死亡数量减少,控制胆固醇在这一过程中的合成,使胆固醇的沉积能力降低,减少泡沫细胞,增加胶原含量,增加斑块稳定性,降低TNF-A水平持续升高状态,使脑梗死对脑组织造成的损伤减轻,改善症状。

药理学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脑梗死模型大鼠发病后30 min之内,给予一定量的辛伐他汀,可使脑梗死的病灶面积明显减小,他汀类药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脑组织产生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对脑卒中疾病诱导的血脑屏障通透性进行控制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缺血性脑损伤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之后出现的一系列非常复杂的病理学改变过程,脑缺血状态会导致患者的机体出现多种的生理和病理改变,随后对脑组织的生理结构和功能重塑造成不良影响,其中在脑缺血病理学改变发生之后,新生的血管再生和内源性神经干/主细胞再生等过程中均能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6]。

他汀类药物在给药物之后可以对脑缺血状态出现后的神经的再生、突触的重新形成、血管再生产生促进作用,同时对PI3-K/Akt/ NO/cGMP和Ras/Erk等传导机制和通路产生一定的影响,上述的几种药理学作用机制共同作用,可以使脑梗死发病后损伤神经功能的迅速恢复产生积极意义。由于以上的药理学作用机制,可以充分的说明,他汀类药物在对脑梗死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后,可以使脑内侧支微循环得到显著改善,对脑组织进行保护,使梗死病灶面积缩小,对神经功能的缺损现象进行扭转,在短时间内对治疗进行治疗,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事缩短治疗时间,对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在最大程度上得以恢复,争取能够早日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 刘忠华.两种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中国药业,2011,20(5):73-74.

[2] 褚高峰.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研究[J].海峡药学,2011,23(1):93-95.

[3] 王丽芳.辛伐他汀在脑梗死一级预防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6):196-197.

[4] 张明英,朱香莲.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1,11(10):1735-1736.

[5] 肖素琴,谢遵伟.两种剂量普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2,16(13):135-136.

[6] 王丽芳.辛伐他汀在脑梗死一级预防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196-197.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0-0100-02

猜你喜欢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脑梗死应用辛伐他汀联合抗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用于冠心病调脂治疗未达标患者49例
祛脂定斑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型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