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预后的评定作用

2016-07-16 06:56赵世君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内蒙包头01404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0期
关键词:偏瘫

赵世君(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内蒙 包头 014040)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预后的评定作用

赵世君
(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内蒙 包头 014040)

【摘要】目的 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结合康复治疗探讨其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评定作用。方法 入选79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根据急性期患肢的肌力将病例分为:肌力Ⅲ~Ⅳ级-轻度瘫痪组(A),0~Ⅱ级-重度瘫痪组(B)。69例患者要行康复治疗,另有10例未行康复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对患者在入院时及4周末进行神经功能评分(FMMS评分),通过观察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变化来推断预后以及康复治疗的效果。结果 A组共40例患者,DTI及DTT显示皮质脊髓束保持完整,但是受到挤压推移的31例,双侧皮质脊髓束FA值比较无差异(P>0.05),DTI及DTT显示CST部分损害的9例,患侧及健侧皮质脊髓束FA值比较有差异(P<0.05),康复组治疗前后FMM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康复组发病前后FMMS评分为(84.68±3.43)和(92.43±2.33),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B组39例DTT及DTI均显示CST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受到大部分破坏,纤维束数量明显减少,患侧及健测皮质脊髓束FA值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可以很好地预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预后,并且可以为康复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对于我们制定康复方案,选择康复患者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偏瘫;弥散张量成像;预后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 MR imaging,DTI)和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king,DTT)是近年来由磁共振弥散技术发展而来的新的成像方法[1],它是目前唯一一种能在活体外显示白质纤维束完整性和方向性的成像技术。本研究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结合康复治疗,探讨其对运动功能恢复的预测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在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住院患者79例,均为首次发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时间在72小时内,男48例,女31例,平均年龄64岁。

1.2 方法及数据处理:根据患者患肢肌力将病例分为:肌力Ⅲ~Ⅳ级-轻度瘫痪组(称A组),0~Ⅱ级-重度瘫痪组(B组)。所有患者均行MRI或CT,DTI和DTT检查。在本院的1. 5T磁共振成像系统(Sonata,Siemens,Germany)工作站上得出部分各向异性(FA)图,在FA图上画感兴趣区(ROI)取得双侧的FA值,以CST的2个不同的解剖部位(放射冠和内囊后肢)为ROI获得CST的FA值,以评价CST的完整性。使用该公司提供的三维纤维束示踪成像软件包进行纤维束成像,在重建的FA图上于大脑脚处放置ROI,重建双侧CST。全部资料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s)表示,采用t检验,均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影像学表现及FA值数据统计:A组DTI结合DTT显示31例CST与病灶相邻且受压推移,其中10例病灶位于放射冠区(为叙述方便称A1组,下同),21例位于基底节区内囊后肢附近(A2组),该组双侧CST的FA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1);另有9例患者病灶位于放射冠区的4例(A3组),位于基底节区内囊后肢附近的5例(A4组),显示部分CST纤维连续性中断,数量可见减少,患侧及健侧CST的FA值分别为(0.32±0.13)和(0.57± 0.03);比较有差异(P<0.05)。B组在DWI或CT及DTI上清楚显示病灶的大小和范围,病灶位于放射冠区的14例(B1),基底节区的19例(B2),脑干区的6例(B3),DTT显示CST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受到大部分破坏,纤维束数量明显减少,患侧及健侧CST 的FA值分别为(0.28±0.11)和(0.55±0.1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另外,对病灶均位于基底节区的A4组与B2组受损CST的的FA值分别为(0.40±0.04)和(0.2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9例局部受损的CST的FA值与B组患侧CST的FA值分别为(0.32±0.13)和(0.28±0.1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2.2 各病例组临床特点及运动功能评分均值比较:A组患者治疗前肌力在Ⅲ~Ⅳ级,A1组、A3组患者临床表现以单个肢体瘫痪为主,A2、A4组多数患者表现为上下肢均等的瘫痪,A组病例经康复治疗后肌力上升至Ⅳ~Ⅴ级,A1、A2组FMMS评分由(85.23±4.76)提高到(92.53±2.95),差异有显著性(P<0.01);A3、A4组FMMS评分由(86.10±6.47)提高到(92.70±3.88),差异有显著性(P <0.01),该组患者恢复良好,生活可基本自理。其中5例未行康复治疗的患者均来自A2组,发病前后FMMS评分为(84.68±3.43)、(92.43±2.3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康复组与未康复组急性期与慢性期FMM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明二者的运动障碍程度及预后无差别。

B组39例治疗前肌力在0~Ⅱ级,B1组临床上常表现为上肢瘫痪重于下肢或相反,肌力在Ⅰ~Ⅱ,B2、B3组患侧肢体多表现为上下肢均等瘫痪,肌力在0~Ⅱ级。B组急性期FMMS评分(53.67±10.67),经过康复治疗肌力在Ⅰ~Ⅲ级,FMMS评分(56.83±10.73)分,均有上升,但是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运动功能恢复不理想,预后差。其中5例未行康复治疗的患者,2例来自B1组,3例来自B2组,发病前后FMMS评分为(50.00±1.58)、(51.20±1.48),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康复组与未康复组急性期与慢性期的评分比较亦无差异(P>0.05),表明两组急性期运动障碍程度及预后无差别。

表1 A1、A2组不同部位FA值比较

3 讨 论

核医学影像学在卒中后神经功能康复的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研究的焦点在于,利用先进的磁共振技术帮助理解卒中后大脑恢复的生理过程并能形成一套理论,为制定神经康复方案提供依据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2]。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可以提供常规磁共振成像无法显示的白质纤维束组织的微细结构[3],能够从大脑白质纤维结构变化方面反应脑疾病后神经康复的过程,从而为康复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对于CST遭到破坏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主要依赖于残留运动功能的多少,而能够保留下来的完整的神经组织是其结构基础,A3、A4组和B组患者的CST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经过正规的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A3、A4组FMMS评分及肌力都有明显提高;而B组经过同样的治疗,慢性期FMMS评分提高不明显,留有明显的运动功能障碍。

通过量化B组受损的CST发现,大部分正常神经组织受到破坏,在结构和功能上的代偿和功能重组能力减低,在我们观察的一个月内该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不理想,遗留明显瘫痪。因为条件所限,我们未能对患者追踪观察更长的时间,因此还不能预测到康复治疗对患者远期功能恢复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Mori S,Crain BJ,Chacko VP,et al.Three dimensional tracking of axonal projections in the brain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 Ann Neurol,1999,45(2):265-269.

[2] Mountz JM.Nuclear medicine in the rehabilitative treatment evaluation in stroke recovery.Role of diaschisis resolution and cereb ralreorganization[J].Eera Medicophys,2007,43(2):221-239.

[3] Shimony JS,Mckinstry RC,Akbudak E,et al.Quantitative diffusiontensor anisotropy brain MR imaging:normative human data and anatomic analysis[J].Radiology,1999,212(3):770-784.

中图分类号:R74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0-0103-02

猜你喜欢
偏瘫
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在脑梗塞伴肢体偏瘫患者护理中对ADL评分及生活质量的效果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预后的改善效果分析
中医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评价
中医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观察
漫画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