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观察

2016-07-16 06:56王东林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介入科河南濮阳457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0期
关键词:疗效

王东林(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 介入科,河南 濮阳 457000)



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观察

王东林
(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 介入科,河南 濮阳 457000)

【摘要】目的 对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予以探讨并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 年3月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0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外科转流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上述不同治疗方式后,对比其总有效率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而组间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用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临床治疗确切,并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外科传统手术方法是血管转流术,这种方法存在并发症多、恢复慢痛苦大等缺点,且创伤较大。随着近年来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的应用,在获得一定效果的同时也备受争议[1]。因此,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共40例,其中对观察组20例患者实施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共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50条患肢,患者均符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其他脏器功能损害,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最小年龄46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年龄(65.42±2.3)岁,从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到接受治疗,时间最短为27 d,最长为8.5年,平均时间为4.3年,均伴随有肢体麻木,肢冷,乏力等症状,较重者有肢体坏死。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所有研究对象在一般资料中的性别方面、年龄方面等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而组间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研究价值。

1.2 方法:对所有被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均分后,每组各自20例,对照组实施外科治疗,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全麻或者是硬膜外麻醉,采用动脉旁路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进行治疗,首先进行局麻后,行经皮穿刺股动脉穿刺,造影明确病变动脉后注入抗凝肝素3000 U,将导丝穿过病变动脉,将狭窄部分扩张后放入金属支架,手术前3~5 d口服氯吡格雷和肠溶阿司匹林[2]。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

1.3 评价指标:两组患者接受上述不同治疗方式后,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显效: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相比以前有所减轻,术后有所恢复;无效:患者接受治疗前后无任何改变,甚至病情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3]。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式的住院时间的对比分析:见表1。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例)  住院时间(d)对照组 20 7.3±2.2观察组 20 5.1±1.2 χ2 3.926 P <0.05

2.2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见表2。观察组中显效者13例,占有率为65%,有效者占6例,占有率为30.0%,无效者1例,占有率为5%;对照组中显效者占11例,占有率为55%,有效者5例,占有率为25.0%,无效者4例,占有率为2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0.0%,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n(%)]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各有2例出现腹股沟血肿,经过相应的对症治疗后不良反应均消失。

3 讨 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多数为50岁或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且伴随有心脑血管等疾病,如果治疗后不能够快速的使患者恢复,很容易在过长的恢复时间内产生并发症导致患者的正常生活受到一定的影响[4]。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以更好的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而且在治疗后创口较小,有利于患者的恢复[5]。本次所选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经过分组治疗后,根据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用t和χ2分别检验后,表明组间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综上所述,临床上将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应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这种治疗方法的特点有:创伤小、操作简单,且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等,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率,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董剑群,张连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效果分析 优先出版[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0):46-47.

[2] 赵旭,黎荣克,王刃.股深动脉重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28):59-60.

[3] 吴建华.通脉方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90例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1(19):89-90.

[4] 周白丽,周青海,徐海峰,等.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西洛他唑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4):12-13.

[5] 郭平,张楠.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5,1(5):716-717.

中图分类号:R543.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0-0179-01

猜你喜欢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82例女性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无症状型心肌缺血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痈的疗效观察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旋转DSA指导下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