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病房常见护理风险的防范与处理

2016-07-16 06:56程喜花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河南洛阳471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0期
关键词:内科护理风险因素

程喜花(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洛阳 471000)



内科病房常见护理风险的防范与处理

程喜花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洛阳 471000)

【摘要】目的 分析内科病房护理风险因素,总结防范与处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内科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与分析,分析常见影响患者安全的护理相关因素,针对性制定处理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患者出院时对所有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4%,两组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院管理者应规范制度管理、建立并完善安全评价体系,护理人员应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安全防范意识,才能在工作中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内科护理;风险因素;防范与处理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素质的提高,不仅要求医疗技术的突飞猛进,同时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护理风险是指患者在临床接受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的统称[1]。临床护理工作繁重,护理工作每个步骤均存在护理风险,护士在工作稍有疏忽就会引发护理风险事件[2],因此,了解常见护理及特殊护理事件分布的发生情况,对今后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有较大的帮助。本研究以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科室发生的100例临床护理风险事件进行相关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更好的降低和避免临床护理风险事故的发生提供全面科学的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住院患者100例,年龄40~70岁;其中慢阻肺28例,冠心病21例,脑梗死23例,支气管哮喘15例,急性肾盂肾炎1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与分析,分析常见影响患者安全的护理相关因素,针对性制定处理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100例患者出院时均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常见护理风险及其因素:①患者因素:内科病房患者以年老体弱或病情急危为主,患者思想压力大,情绪波动、不稳定,加之个人素质不同,对护理要求有差异,护理风险隐患较大;患者对医疗护理质量要求高,当护士态度不好,或操作失败后解释不当,极易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造成情绪失控,从而引起纠纷。②护理人员因素:护理队伍年轻化,缺乏责任心及工作热情,工作中不能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对患者表现出冷漠、麻木等不良态度,缺乏有效的护患沟通,更严重的缺乏法律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③组织管理因素:护士岗位长期人员缺乏,在岗人员超负荷工作,休息少,对岗位产生抵触情绪,缺乏热情,平时对于各项规章制度、护理职责及风险防范意识缺乏有效的组织培训,科室缺乏质控,管理者缺乏指导和监督,以及对突发事件缺乏应急措施的指导工作。④风险防范措施:更新观念,规范自身行为,加强护士的职业责任感,严格执行护理各项操作规程、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度。加强护理风险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坚持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性的法制教育,转变服务观念,优化护患关系,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一切从患者出发,让护士有足够时间接触患者,使护理观察变被动为主动[3]。加强对护士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护士自身专业知识素养,只有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才能在临床护理工作者临危不乱,镇定自若,从而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细化工作要求,多与患者和家属交流,建立相互信任关系[4]。认真做好抢救仪器、药品及物品的交接与管理工作,保证抢救物品的完好率。管理者合理配置病房资源,客观分析患者需求,临床需求以及护理工作的质量内涵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及仪器设备,制定合理排班表。在日常繁忙工作中,护理人员应互相监督,互相合作,对注意事项及可能发生的风险互相警示,努力弥补工作中的漏洞,防止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创造良好的病房环境,整洁、明亮的病房,热情的服务态度有利于为患者营造一个家一般温馨的氛围,可以使患者减轻对疾病的恐惧,放松心情,配合治疗[5]。护理文书是处理医疗纠纷重要的材料,是判断责任归属,司法鉴定的主要依据,所以要规范的书写护理文书,不得随意涂改,做到真实,有效,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6]。

1.3 数据处理:将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所有患者而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4%,两组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

3 小 结

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定具有护理风险的环境中把风险降到最低的管理过程,其应始终贯穿在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通过不断对护理行为中潜在的或已经现存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使每位护士以及管理者都充分认识护理风险的的严重危害性,并强化提高风险管理意识,随之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最终降低护理过程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赢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信任[7]。加强法律教育与落实制度,有利于增强护士的法制意识,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士自我保护意识和证据意识;同时完善各项护理制度,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制,有利于实现科学化管理[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4%,两组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说明通过护理风险防范措施的实施,实行一系列规范化的安全操作,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及敬业爱岗的精神,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一定程度有效的避免了护理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且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谨慎、细心、体贴,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弥补了工作中的缺陷或漏洞,可有效防范临床护理风险发生。

综上所述,医院管理者应规范制度管理、建立并完善安全评价体系,护理人员应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安全防范意识,才能在工作中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徐莉杰,张义玲,海涌.脊柱侧凸患者术后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 2012,27(6):539-541.

[2] 皮凌云,朱小鸽,邹君斌.护理风险管理对临床产科护理工作的影响[J].当代护士:综合版旬刊,2015,15(8):28-29.

[3] 鱼秀丽,王小亚.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4,35(26):5939-5939.

[4] 吴晓炜.浅谈心内科疾病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及对策[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15(3):504-504.

[5] 邹家莉,杨燕,徐欢.浅谈神经内科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提高护理质量[C].贵州省第六届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3.

[6] 钟宇芳,蒋祺美,骆春朵.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内科护理文书质量改进[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5,4(5):188-191.

[7] 王永群.强化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23(8):812-812,813.

[8] 魏华.内科护理中引起风险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18):290-291.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0-0209-02

猜你喜欢
内科护理风险因素
引导文教学法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基于工作过程的内科护理项目化课程改革
结核性腹膜炎的内科护理对策分析
遗嘱公证风险的防范对策分析
分析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其风险管理途径
基于思维导图的PBL教学法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探究
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风险因素及控制方法
户外俱乐部活动的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基于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内科护理实训方案的研究
浅析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