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干预

2016-07-16 06:56李春英山东省蒙阴县人民医院山东蒙阴2762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0期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护理干预

李春英(山东省蒙阴县人民医院,山东 蒙阴 2762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干预

李春英
(山东省蒙阴县人民医院,山东 蒙阴 276200)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护理干预。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3例,在接受氧疗的期间,对患者实施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综合治疗及护理,还应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其中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人文关怀,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结果 该93例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其咳嗽、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经治疗89例患者病情好转,情况良好,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或出院,3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结论 有效的护理可以帮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临床常见肺部疾病,需要给予有效预防和治疗,患者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发展的不完全可逆性气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临床较为常见和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都相对较高,给社会及患者家庭造成了较大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慢性呼吸衰竭等[1]。呼吸衰竭患者主要表现为不能进行气体有效交换,进而出现严重缺氧,严重时会出现二氧化碳潴留的情况,患者身体会出现生理功能混乱及相关代谢紊乱等综合征[2-3]。一般情况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痰、咳嗽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严重时威胁患者生命健康。本次研究为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护理干预,现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3例,对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医护措施,力求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3例,其中男性患者63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45~91岁,平均年龄(68.9±5.2)岁,全部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诊断标准,血气分析PaO2结果为31~48 mm Hg(1 mm Hg=0.133 kPa),PaCO2结果为59~137 mm Hg,即为患者出现了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现象,临床完全符合关于II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该93例患者治疗时间为5~32 d,平均(18.4±2.5)d,其中有4例患者出现并发肺性脑病,3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

1.2 方法:本次研究中,有42例患者采用无创机械辅助通气,12例采用气管插管辅助机械通气,39例患者采用一般氧疗法,在接受氧疗的整个过程,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实施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综合治疗及护理。患者治疗过程中,还应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其中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人文关怀,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在临床治疗及护理过程中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工作,指导家属进行健康护理。

2 结 果

该93例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其咳嗽、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经治疗89例患者病情好转,情况良好,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或出院,3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93例患者治疗及护理效果

3 讨 论

3.1 基础护理呼吸疾病加强监护病房内需要时刻保持空气清新,并将室内湿度控制在60%左右,室内温度保持在20 ℃左右,护理人员要保证病房内的干净整洁,安静舒适,每天按时用空气净化器对病房内空气进行消毒[4]。对于探视人员数量和探视时间要进行相应控制,避免探视人员与患者之间出现交叉感染。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其生活护理水平,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变化,聆听患者的需求,并帮助患者及其家属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任感,以及家属对医疗的信心。

3.2 心理护理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来说,长期呼吸困难、反复咳嗽、咳痰等症状已经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因此,患者会出现焦虑不安、紧张恐惧、失去信心等一系列消极情绪[5]。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要提高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安抚和鼓励患者,帮助患者熟悉了解治疗的基本原理及治疗成果,提高对治疗的信心,进而积极配合相应的医护工作。在接受治疗期间,患者及其家属需要接受正规的宣教,对患者即将接受的治疗工作和 疗效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向患者说明治疗会带来的负面症状及应对措施,避免患者出现焦虑心理。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人文关怀,帮助患者消除恐惧心理,提高治疗的配合度。护理人员还应做到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实时告知患者的治疗情况和病情改变,提高其对治疗的了解度,进而配合治疗。

3.3 保持气道通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最为严重的表现为呼吸困难,患者呼吸机已经处于疲劳状态,呼吸次数增加,由于呼吸带走的体内水分也随之增加,患者出现黏稠的痰液,不能顺利咳出。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排痰知道和帮助,协助患者将痰液顺利咳出,对于仍无法正常咳出的患者,可以通过雾化吸入将痰液稀释,同时,嘱咐患者多喝水。若患者情况严重,可考虑进行机械吸痰,保持其呼吸通畅。

3.4 氧疗护理 实施有效的吸氧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重要的治疗方案,氧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本次研究中有39例患者采用低流量持续吸氧,每天保证吸氧时间超过15 h;对于42例出现严重换气、通气功能障碍的患者,行无创通气;而有12例患者由于出现严重呼吸衰竭症状,实施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待患者使用有创机械通气4 d左右时,患者呼吸衰竭情况得到明显缓解,但未达到可以拔管、撤机的标准时,可以考虑采用无创代替有创进行通气,直至患者达到不需要进行正压通气的标准,有效减少使用有创通气的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3.5 营养支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消耗较大,护理人员要注意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对患者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结合患者当前身体状态和日常饮食习惯,合理安排饮食,科学配比。患者应多食用肉、鱼、奶、蛋、水果等富含高蛋白、高热量等食物,同时要注意患者需要食用易消化,含钠少的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少食多餐。若患者胃肠功能相对较差,可考虑使用静脉滴注营养液等方法,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

总而言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是临床治疗难度高,发病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由于患者患病周期长,病情变化多端,给临床治疗及护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肺部功能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有效的护理可以帮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连英,张朝晖,谢碧珍.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13(13):28-29.

[2] 司琴,郑则广.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伴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0):114-116.

[3] 周泽云,吴红梅. 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与护理[J]. 重庆医学,2012,41 (22):2336-2337.

[4] 任爱芬.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0):30-31.

[5] 乔红艳. 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护理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6):764-765.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0-0217-02

猜你喜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护理干预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探析NO结合高频震荡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