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

2016-07-16 06:56李雪丽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0期
关键词:心理状态产后出血综合护理干预

李雪丽(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6)



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

李雪丽
(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6)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初产妇17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8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前抑郁、焦虑评分以及产后24 h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产前抑郁及焦虑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后24 h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由于于初产妇可以显著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值得广泛的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产妇;心理状态;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着产妇的产后恢复,严重者导致产妇死亡[1]。产妇良好心理状态可以促进分娩顺利的进行,抑郁及焦虑等不良情绪会导致产后出血及难产的发生[2]。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我们对88例初产妇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初产妇17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88例。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头位,均无经阴道分娩的禁忌证。排除有精神障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患者。其中干预组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8.8±2.4)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1±1.6)周。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8.6±2.2)岁;孕周37~43周,平均孕周(39.2±1.8)周。两组在年龄以及孕周等一般资料方面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①环境护理。保持安静、舒适、整洁、干净的病房环境,使产妇可以充分的休息,保持良好的体力。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与产妇主动交流,向产妇介绍分娩前后的注意事项、分娩的配合,使产妇明确分娩时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减轻焦虑、紧张、恐惧的情绪,树立分娩成功的信心,努力配合医护人员。③产程护理。产妇进入产房后,安排专人对产妇进行护理和陪伴,减轻产妇的孤独、恐惧感,减轻心理压力;如果产妇有要求,可以允许其丈夫陪产,给予产妇心理支持;密切观察产程的进展、监测胎心,第一产程向产妇讲解分娩的知识,分散产妇疼痛的注意力,指导产妇进行深呼吸以减轻疼痛;在第二产程,指导产妇在宫缩时正确的屏气、用力以及利用腹压[3],将胎儿以及产程的进展情况告知产妇,并给予产妇鼓励,减轻产妇的焦急心理;给予镇静剂及缩宫素以加强宫缩,减少出血;根据产妇疼痛的程度及耐受性,适时给予药物镇痛或是镇痛泵镇痛。④产后护理。产后,及时向产妇报告新生儿的情况,并请产妇查看新生儿,缓解产妇焦虑的情绪;为产妇擦净身上的血渍,注意保暖后,护送产妇回病房。由于产妇缺乏哺乳经验,易出现焦躁不安、紧张的情绪,导致子宫收缩受到影响,发生产后出血[4]。护理人员应指导产妇进行正确的新生儿母乳喂养,帮助产妇树立信心,保持舒畅的心情,并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产后泌乳、子宫收缩及产后恢复。

1.3 观察指标: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产前抑郁、焦虑评分;②采用称重和容积法计算两组产后24 h出血量,超过500 mL即为产后出血;③产后出血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产前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见表1。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产前抑郁及焦虑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SAS SDS干预组 88 41.37±6.18 42.04±5.77对照组 88 53.61±6.54 52.98±6.76

2.2 两组产后24 h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见表2。干预组产后24 h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产后24 h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

3 讨 论

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的过程,产力、胎儿、产道及产妇的心理因素均对产程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初产妇由于没有经验,往往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的情绪,增加了体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以及内啡肽等激素的分泌,严重影响着子宫收缩,导致产程延长,增加产后出血及难产的发生率[5]。本次我们通过对88例初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给予产妇提供良好的环境,及时给与产妇心理疏导和安慰,产时给与鼓励和指导以及产后体贴的护理和泌乳指导等措施,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产前抑郁及焦虑评分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产后24 h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由于于初产妇可以显著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值得广泛的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官爱萍.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8):45-46.

[2] 李晓红.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48-49.

[3] 钱灵岚,王国飞.初产妇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09,16(10):72-73.

[4] 蓝根妹.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7):56-57.

[5] 杨迎春.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1):87-88.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0-0244-01

猜你喜欢
心理状态产后出血综合护理干预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