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心得

2016-07-16 06:56倪玲玉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河南驻马店463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0期
关键词: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效果

倪玲玉(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心得

倪玲玉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在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从本院所收治的行妇产科手术的患者当中选取10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等各项指标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行妇产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生理状态,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有效改善预后。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效果

在妇产科手术中,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会使患者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例如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这些心理问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分娩情况,甚至会威胁到患者及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因此要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本研究中,我院在行妇产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强化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本院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所收治的行妇产科手术的患者当中选取10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4例。观察组中,年龄22~44岁,平均年龄(28.12±2.06)岁,其中初次妊娠33例,多次妊娠21例;对照组中,年龄21~44岁,平均年龄(27.06±2.16)岁,其中初次妊娠32例,多次妊娠22例。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妊娠情况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具体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中心理护理和术后心理护理。①术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病史、手术方式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及时有效的和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清楚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增加患者的安全感。②术中: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手术护理人员要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接待患者,从而消除患者的陌生感。③术后:要告知患者手术效果,并交代术后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以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术中心率、血压等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等为观察指标。采用本院自制的心理状态评分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每一项满分为50分。分数越高,心理状态越差[1]。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使用SPSS17.0软件对所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表示为(±s)形式,计数资料统计学处理方法为χ2检验法,若两组之间数据资料P<0.05,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心率(HR)、血压等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率、血压等各项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等各项指标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心率、血压等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心率、血压等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注:*和对照组相比较,P<0.05

观察指标  时间  观察组  对照组心率(次/分)  护理前 80.1±9.4 81.5±9.3护理后 83.2±11.2 92.3±10.1*收缩压(mm Hg)  护理前 117.0±6.4 116.3±11.4护理后 123.5±7.6 135.1±12.1*舒张压(mm Hg)  护理前 79.6±9.3 79.1±9.4护理后 83.2±8.7 97.3±10.7*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s,分)

注:和对照组相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紧张  焦虑  恐惧  抑郁观察组 54 31.6±7.4 32.1±4.6 33.7±5.2 31.4±5.3对照组 54 45.3±5.7*44.7±6.9*46.3±7.1*45.1±6.7*

3 讨 论

在妇产科手术中,由于患者需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因此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例如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这些心理问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分娩情况,甚至会威胁到患者及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因此在整个围手术期要要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首先要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及时有效的和患者进行沟通,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其次要做好术中心理护理,手术护理人员要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接待患者,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增强患者的信任感。第三,要做好术后心理护理,要告知患者手术效果,并交代术后注意事项,树立术后恢复的信心[3]。

通过本文的研究,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率、血压等各项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等各项指标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行妇产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生理状态,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有效改善预后[1-2]。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朱运添.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9):128.

[2] 李兰英.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分析[J].健康必读,2013,12(3):486.

[3] 石晓燕.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

药,2013,8(21):238.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0-0256-01

猜你喜欢
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