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2016-07-16 06:56赖小丽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河南驻马店463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0期
关键词:骨盆骨折护理方法

赖小丽(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赖小丽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摘要】目的 分析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的急救方法与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骨盆合并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动脉栓塞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外科常规治疗,并均给予外科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24 h输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患者动脉栓塞方法急救,并给予外科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抢救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骨盆骨折;大出血;急救方法;护理方法

骨盆骨折一般是由外伤造成的,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致伤能量也随之增加,从而增加了骨盆骨折发生率。由于骨盆处血运丰富,且多为多发伤,因此易合并大出血现象,引发失血性休克,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增加病死率[1]。为了研究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的急救方法与护理方法,我院选取收治的64例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不同急救方法抢救,现将其相关报道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观察组男22例,女10例,最大年龄59岁,最小年龄10岁,平均(35.4±3.3)岁,其中车祸伤20例,高处坠落伤9例,砸压伤3例;对照组男21例,女11例,最大年龄60岁,最小年龄12岁,平均(35.9±3.1)岁,其中车祸伤21例,高处坠落伤7例,砸压伤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致伤原因等方面根据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 方法:观察组给予动脉栓塞治疗,按照《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应急预案》相关要求,本组患者入院1 h内接受动脉栓塞治疗。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支持下,实施改良的Seldinger法经皮股动脉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将5F Cobra导管在患者L4~5椎间隙水平上下推动,于其左侧髂总动脉开口处,将导管在导丝引导下置入左侧髂内动脉主干内,随后接受DSA血管造影。根据DSA结果判断患者有无出血征象。如果发现患者存在出血征象,需使用2 mm×2 mm ×2 mm的明胶海绵颗粒实施栓塞治疗,随后再次进行DSA检查,出血征象消失即可。退管至其腹主动脉成袢后,进入患者右侧强内动脉,并使用同样方法进行栓塞治疗。术后转入ICU监护,给予对症支持干预。

对照组给予外科常规急救治疗,主要包括快速建立静脉通路,给予补液、充分扩容;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并积极防止急性肾功能不全及纠正酸中毒;补充血容量,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利尿剂;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予骨盆固定或髂内动脉结扎术治疗等。

1.3 疗效判断[2]:患者经抢救后,24 h内未再次出现大出血现象,安全转入普通病房,可视为抢救成功。详细记录两组患者24 h输血量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及病死率比较:观察组抢救成功31例,抢救成功率为96.9%;死亡1例,病死率为3.1%;对照组抢救成功25例,抢救成功率为78.1%;死亡7例,病死率为21.9%,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921,P=0.042),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输血情况及住院情况比较:观察组24 h输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24 h输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

3 讨 论

高处坠落、交通事故及建筑物或矿井倒塌等事故是导致骨盆骨折的主要原因。其中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是骨盆骨折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导致骨盆骨折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患者早期给予有效的出血控制,是提高休克复苏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方法[3-4]。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实施动脉栓塞治疗,对照组实施外科常规治疗,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6.9%,病死率为3.1%,抢救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介入栓塞治疗在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抢救中具有重要价值,符合微创技术对患者机体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及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并在抢救治疗中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抢救效果。具体护理内容分析如下:①术前护理。术前需做好环境准备及患者准备,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变化情况,建立静脉通路,及时给予输血、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并准备好相应的手术器械,保证所有治疗器械均进行了严格灭菌消毒。②术中配合。术中做好备皮、铺巾,积极配合麻醉师进行麻醉;协助医师进行穿刺,送入导丝;根据手术进度准确送递手术器械。③术后护理。术后加强患者病情观察、出血护理、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及营养支持等。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局部渗血现象,若局部有渗血现象可使用无菌纱布进行压迫止血;并明确患者是否有休克征兆,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

综上所述,给予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介入性血管栓塞救治,且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病例,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沁.介入性血管栓塞救治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护理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8):87.

[2] 张晓月.25例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的急救与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7):82.

[3] 赵玎.55例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J].天津护理,2010,18(1):19.

[4] 郭华.骨盆骨折伴大出血的急诊介入治疗效果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4,20(8):704.

[5] 杜江.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规范化治疗的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7):789.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0-0272-02

猜你喜欢
骨盆骨折护理方法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分析
癌痛护理方法及效果探讨
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肺挫伤并发急性肺损伤患者早期综合防治的护理
脑外科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例高坠伤致脾破裂和乙状结肠广泛挫伤及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的临床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