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科医护人员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

2016-07-16 06:56王文华钟威武晓菲李荣滨梅轶芳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6000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50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0期
关键词:内科生活质量医护人员

王文华钟 威武晓菲李荣滨梅轶芳(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6000;2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50000)



风湿科医护人员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

王文华1钟 威1武晓菲1李荣滨1梅轶芳2*
(1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2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的生活质量;研究风湿科医护人员及其他内科医护人员生活质量的差异及内科医护人员与社区健康人群生活质量差异;为改善医护人员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黑龙江省部分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风湿科、内分泌、神经内、肾内科、心内科医护人员及社区健康人员,进行生活质量调查,以SF-36健康调查表及睡眠时间问卷形式进行调查。结果 内科医护人员精神健康(MH)与身体疼痛(BP)分数较健康人员相似,其他各维度均明显较社区健康人员低。风湿科医护人员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PF、BP、GH、SF)得分最低。内科医护人员年龄段在40~岁活力(VT)及总体健康(GH)得分最低;医师和护士之间除收入外,睡眠和各维度之间无差异;心理健康方面中级职称最低;总体健康(GH)与睡眠呈正相关。结论 风湿科医护人员生活质量处于内科医护人员生活质量较差水平;内科医护人员生活质量明显较社区健康人员差。

【关键词】风湿科;内科;医护人员;生活质量

目前我国在很多领域方面都开展了生活质量调查来评价人群的健康情况[1-3],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及疾病防治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随着目前医疗模式的转变,医患关系的紧张,及医疗纠纷的增多,医护人员普遍存在工作压力增大,直接及间接影响着医护人员健康及医疗质量问题[4]。医护人员承受的压力显著高于一般人群水平[5]。美国既往调查数据显示大约有12%的医师曾患有过抑郁症[6],而我国医护人员的生活质量普遍较差。因此,我们采取调查问卷形式来研究内科医护人员,尤其是风湿科医护人员的生活质量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呼吁社会对医护人员生活质量重视,并改善医护人员生活质量,让医护人员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更好为患者进行服务。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本研究选择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风湿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肾内科医护人员和社区健康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其中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医护人员137名,黑龙江省其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护人员46名,社区健康人群57名。所有被调查人员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调查内容:

1.2.1 生活质量一般从多维度进行评价,本次调查采用国际SF-36调查问卷形式。36项健康调查量表(short-form 36 health survey scale,SF-36),有8个维度,36个条目,包括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身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某个领域的积分越高,表示健康状况越佳[7]。可用于多民族、多中心和单中心的试验研究[8]。

1.2.2 所调查人群填写平均每日睡眠时间,收入,所调查人员职称,年龄。对睡眠、收入、职称情况与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分析及与各维度关系分析。

1.3 统计方法:所收集的材料由调查人员核实评分后,统一录入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表,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内科医护人员与社区健康人群SF-36各维度的比较

表2 内科不同科室医护人员SF-36各维度的比较

表3 不同职称内科医护人员的各维度比较

表4 不同职务医务人员的收入、睡眠及各维度的比较

表5 不同年龄段医护人员的收入、睡眠及各维度的比较

2 结 果

2.1 基本状况分析:发出调查量表共252份,通过筛选,去除部分无效及不真实调查表,符合标准的问卷240份。其中男性45例占18.8%,女性195例占81.3%,平均年龄为32岁。其中健康人群57例,占23.75%,平均年龄36岁,医务人员183例,占76.25%,平均年龄31岁。风湿科49例占26.8%,内分泌科30例占16.4%,神经内科37例占20.2%,肾内科32例占17.5%,心内科35例占19.1%,其中初级96例占52.5%,中级51例占27.9%,副高级19例占10.4%,高级17例占9.3%。

2.2 内科医护人员与社区健康人群生活质量情况:比较内科医护人员和社区健康人员的健康生活质量,生理职能(R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上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只有生理功能(PF)与身体疼痛(BP)相近,无统计学差异,表明医护人员在生理、心理健康方面均较社区健康人员差(表1)。

2.3 风湿科医护人员与其他内科医护人员生活质量情况:不同科室医护人员在生理健康中PF、BP、GH和SF上有统计学意义,并风湿科得分最低(表2)。

2.4 不同职称医护人员生活质量情况:比较内科不同职称的医护人员的生活质量情况,生理健康中GH(P=0.020)和MH(P=0.034)在三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级职称的GH分数最低,初级职称分数最高;在MH中,初级职称分数最高,高级职称次之,中级职称分数最低(表3)。

2.5 不同职务医护人员生活质量情况:不同职务医护人员的收入、睡眠等情况的比较,结果表明在医师和护士两组间收入有统计学意义,医师明显高于护士(P<0.01),8个维度及睡眠时间医师与护士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表4)。

2.6 不同年龄段医护人员的收入、睡眠及各维度的比较:不同年龄段医护人员的收入、睡眠和生活质量等情况的比较,结果显示收入(P<0.01)、GH(P=0.031)和VT(P=0.029)在不同年龄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5)。

2.7 不同性别医护人员各维度比较,所有维度与性别均无相关性。

3 讨 论

目前对于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定义比较全面的是由Levi[9]提出的,生活质量是由个人或群体所感到的躯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良好状态的一种综合测定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现实状况的好坏[10]。机体任何部分健康状况改变都会对机体一般健康状况产生影响。

医护人员除PF与BP与社区健康人员外,其他维度均较社区健康人们明显减低,表明医护人员工作紧张忙碌,工作压力大,生活质量较差,与其他关于医护人员生活质量方面相关报道符合[11]。

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主要是任务过重和责任感[12],中级职称及年龄段在40~岁的医护人员在科室工作中是骨干力量,除了负担较多的临床工作外,还要承担科室的社会活动、科研、教学工作,并家庭中子女年龄一般较小,双方父母年龄逐渐增大,面临多重疾病需要照顾,生活及经济负担较重,所以中级职称及年龄段在40~岁的医护人员总体健康水平及活力均最低。

医师与护士生活质量调查比较显示,除收入医师较高外,睡眠时间与生活质量各维度中医师护士无统计学意义,而与柳晓琳[13]等人的调查结果显示护士在各方面得分最低并不一致。因为医师护士均面临着繁重的临床工作,面对着倒班,考试,晋级,科研等种种情况,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医护人员的生活质量。医护人员的职业性质决定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大、工作繁重,并存在很多生活问题、情感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正常工作与日常生活,导致医护人员常常处于亚健康状态[14]。有调查显示医护人员的焦虑和抑郁常与高风险的工作性质和高负荷的工作量有关。

国内尚未见到关于风湿科与其他学科医护人员的生活质量比较的研究报道。本调查首次研究风湿科医护人员生活质量与其他内科医护人员生活质量的不同。结果表明风湿科医护人员生活质量处于较差水平。各科室面对的患者疾病急慢性程度不同、平均治疗效果不同,医护人员工作中承受心理压力不同,工作繁重程度不同,收入平均水平不同等等,也同时影响着医护人员的生活质量,所以不同科室医护人员的生活质量是不同的。风湿科医护人员面临的患者群体多为慢性不可治愈性疾病,治疗成就感较低,并疑难病例较多,患者承受疼痛折磨较多,患方对医方的期望值较高,医师常需与患者做较多的沟通工作;并风湿科疾病累及全身多脏器,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肾脏系统、血液系统等,要求风湿科医师要具有多学科全方位的知识水平,故风湿科医护人员生活质量与内科其他科室相比,处于偏低水平。

随着公共卫生事件频频发生,杀医、伤医等恶劣现象让医护人员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甚至产生对工作倦怠及负面情绪。为减轻医护人员的精神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医院管理者应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及考核奖励制度,提高对临床医护人员劳动价值的尊重。

参考文献

[1] 邓春晓,杨观娣.风湿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及护理策略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7):195-197.

[2] 章秋萍,吴惠娟.精神科医务人员生活质量比较[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6):687-688.

[3] 庞伟,何丽琴.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患者满意度的相关性调查[J].海南医学,2014,25(8):1227-1229.

[4] 谭健烽,禹玉兰.医护人员工作压力与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相关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4):684-686.

[5] 张铁山,李殿富.医护人员工作倦怠—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J].中国医院管理,2004,24(9):5-7.

[6] Alpert JS.Physician depression[J].Am J Med,2008,121(8):643.

[7] Thumboo J,Fong KY,Chan SP,et al.A prospective study of factors affecting quality of life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J Rheu matol,2000,27(6):1414-1420.

[8] Thumboo J,Strand V.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lupus erythematosus: an update[J].Ann Acad Med Singapo re,2007,36(1):115-122.

[9] 沈丽,郭建英,张锦.门诊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及其应付方式[J].山西医药杂志,2013,12(11):1232-1234.

[10] 高茹茹,柳晓琳.医护人员职业紧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9(9):89-91.

[11] 柳晓琳,刘艳军,李鸿,等.医务工作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9,26(4):399-402.

[12] Jian Y,Roubert RM,Paul TC,et al.The cross-cultural generalization of Axis-Ⅱ constructs:A evaluation of two personality disorder assessment in the people' republic of China [J].JPers Disorder,2000,14(3):249-263.

[13] 胡其图.医务人员常见亚健康心里及调适[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4):66-69.

[14] 马丽丽,赵丽萍.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研究进展及伦理学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4):528-531.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0-0297-03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内科生活质量医护人员
内转科型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粪石性肠梗阻98例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