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开展“双心医学”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6-07-16 03:25王丽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5期
关键词:效果观察

王丽红

(云南省个旧市人民医院干疗科,云南 个旧 671000)



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开展“双心医学”治疗的效果观察

王丽红

(云南省个旧市人民医院干疗科,云南 个旧 671000)

【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开展“双心医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开展“双心医学”,两组治疗后,比较患者SDS和SAS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过双心医学治疗后,焦虑抑郁情况有所改善,心功能有所好转,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的常规治疗,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双心医学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病例有显著效果,远期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双心医学;效果观察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饮食运动等行为习惯发生改变,导致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而在冠心病的患者人群中,患有焦虑和抑郁的更多,与健康人群比较,其患病率偏高[1]。焦虑和抑郁的病情发展与冠心病有很大相关性,同时冠心病的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包括焦虑和抑郁。“双心医学”这一概念的提出早在上世纪就被国外宣传并且加以实际临床实践应用[2],并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双心医学治疗理念是除了治疗患者生理上的病症以外,还要治疗患者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帮助缓解心理负面情绪。焦虑和抑郁都属于患者的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正好符合双心医学治疗理念,因此采用双心医学模式治疗冠心病患者,可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本次实验主要研究双心疗法在我院的实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实验研究对象的选择来自于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同时合并患有焦虑和抑郁的病例共100例。所有病例均经过WHO相关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冠心病,SDS和SAS评分均达到焦虑和抑郁程度标准,排除重大器官疾病、恶性肿瘤、妊娠妇女、文盲等病例。纳入的所有患者包括男性病例65例、女性病例35例,年龄范围在36~74岁,平均年龄为(49.8±6.8)岁,病程从3个月~10年,平均病程为(2.5±1.2)年。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方法: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双心医学治疗。

1.2.1药物疗法:除了给心脏用药以外,对于重度焦虑和重度抑郁的患者还要给予药物治疗。临床口服抗抑郁药物选择使用盐酸氟西汀片,服用剂量为30 mg/d,分2次服用,另一种口服用药选择艾司唑仑片,用药剂量为3 mg/d,同样分2次服用,口服药物疗程为1个月。

1.2.2运动疗法:为了疏导患者心理负面的情绪,需要帮助患者建立经常适度运动的好习惯,制定运动日计划,严格按照计划实施,一般冠心病患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可以做低训练程度的运动,比如慢跑、快走等,长期坚持有益于患者提高心脏功能。

1.2.3心理疗法:多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想法和心理状态,采用积极倾听、耐心指导、微笑鼓励的方式方法帮助患者消除心理的负担,帮助患者积极走出心理阴影,战胜病魔。可以多给患者讲述些战胜疾病的积极病例,引导患者建立信心,对抗抑郁。

1.2.4健康教育:找合适时间、地点来向患者提供讲授疾病知识的服务,向患者灌输主动了解和关注自身疾病知识的理念,从冠心病与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到相互影响作用、从发病机制到治疗方法一一进行耐心介绍和讲解,对患者提出的疑问给予耐心且通俗易懂的解答,让患者从主观意识上正确指导自己的行为习惯,帮助治疗疾病。

1.2.5音乐疗法:音乐可以放松心情,舒缓紧张的神经,相关文献表示,舒缓的音乐可以缓解由心脏给患者带来的情绪负担和压力,使患者达到一个放松的状态,有益于抑郁和焦虑的改善[3]。患者选择自己喜爱的音乐后,由负责的护士每天定时播放,患者找一个舒适的环境和体位来倾听,坚持治疗。

1.3观察指标:SAS和SDS评分,冠心病的治疗总有效率。

1.4疗效判断。显效[4]: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心绞痛持续时间下降超过80%,ST段改变超过5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好转,心绞痛持续时间下降超过50%,低于80%,ST段改变超过1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变。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两组比较P<0.05,表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两组SAS、SD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情况

2.2两组冠心病治疗效果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3 讨 论

西医学中对健康的定义由传统的无疾病的狭义概念发展到现在的人的生理、社会、心理的完好状态即为健康这一广义概念[5]。双心医学正是沿着这一概念发展而来,不但治疗患者生理疾病,同时治疗心理疾病,使其达到一个完好状态。就本次临床实践中,冠心病与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而言,当患者发生心绞痛时,会加重患者的抑郁焦虑等情绪[6],引发患者对疾病和生命的恐慌。从发病机制来看,焦虑和抑郁症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较正常健康人群更加紊乱,不能自主调节到一个良好状态,二者相互作用,导致恶性循环发生。而双心医学模式的开展,双管齐下治疗冠心病,一个从生理角度,一个从心理角度,遏制了二者相互恶性循环作用[7],得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本次临床实验结果看,双心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项评分也优于对照组,评分下降明显,有效改善了患者抑郁和焦虑的状态,与以往相关报道相一致。

综上所述,双心医学治疗冠心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对抗抑郁焦虑的作用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牛素贞,秦连菊,段和春,等.“双心医学”对冠心病伴抑郁和焦虑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心功能的影响[J].临床荟萃,2014,3(8):910-911.

[2] 丁荣晶.双心医学研究进展[J].四川精神卫生,2014,27(3):193-197.

[3] 刘梅颜.心血管疾病与精神心理关系最新研究进展——双心医学发展述评[J].山东医药,2012,52(4):1-3.

[4] 江均贤,欧阳新根,黄晓春,等.“双心医学”对改善冠心病伴抑郁和焦虑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心功能的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1):151-152.

[5] 范辉,何秀丽,史美丽,等.中医药在双心医学模式中的运用研究[J].西部中医药,2014,27(7):134-137.

[6] 欧阳新根,江均贤,黄晓春,等.双心医学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4):118-121.

[7] 徐凡叶,牛芳桥,王云,等.双心疗法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合并焦虑抑郁状态40例[J].中国药业,2014,23(13):92-93.

中图分类号:R541.4;R749.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5-0073-02

猜你喜欢
效果观察
剖宫产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优质护理用于外科患者护理的效果
无痛胃肠镜用于儿童胃肠病诊治的效果观察
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实施综合性系统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策略及效果观察
社区健康教育课堂对更年期妇女干预效果观察
前房穿刺在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