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会+”里的草根梦

2016-07-18 11:50文丨罗国波
遵义 2016年1期
关键词:湄潭县村民群众

文丨罗国波 记者 陈 涛

“群众会+”里的草根梦

文丨罗国波 记者 陈 涛

湄潭县充分发挥“群众会”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群众会+”的农村社区社会治理新模式,谱写出一幅“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画卷。

两路口村团结组召开诚信计生动员会

在很多人的记忆里,“群众会”并不是一件陌生的事情。那时,各个村里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一大早,人们就被村头的高音喇叭吵醒,村支书在喇叭里大声说着,全体村民注意啦,上午×点,请准时到村委会门口开会。会上,大多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与会群众都能你一言、我一语地打开话匣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群众会”开始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是时过了还是老百姓不需要了吗?其实,“群众会”是走群众路线的一种更有效的方式,让群众有更多话语权,是实实在在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方法。

于是,“群众会”开始渐渐地回到大家的视野。作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湄潭县先行先试,充分发挥“群众会”在农村社区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形成了“群众会+”的农村社区社会治理新模式,彻底改变了“群众会”不会开、开不起、开不好的尴尬局面,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有效途径。

缘起两路口

“我觉得我们村的产业要发展,就要让外面的人知道。”

“我家门口的那条路坏了好几处,老人家出门很不方便,是不是可以请村里帮忙解决哟。”

……

这是复兴镇两路口村的“群众会”上,村支书唐书浪让村民们谈谈新一年当中有什么想法,有哪些事急需办理,好集思广益共同解决。

两路口村地处湄潭北部,全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组,800多户人家共3500多人。2003年以前,这里曾经是一个“人均耕土地面积不足6分,人均年收入不足600元”的省级一类贫困村,班子软瘫无力、干部人心涣散,治安案件频发,社会秩序混乱,群众苦不堪言。

“那个时候,稍为不注意为点边边角角的事就是吵架、打架,是家常便饭。你不让我过水,他不给你走路。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最多的时候在外面打工的有800多人,有的吸毒、偷东西,判刑的都有好几个。”回忆过去的两路口,村民们多是唉声叹气。

2003年,经过招考村党支部书记、海选村委会班子、下派国家干部驻村工作等措施,县委为两路口村选准配强党支部一班人。上任后,两路口村支两委一班人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他们让百姓的事情百姓谈,做什么、怎么做都让老百姓自己做主。

村支两委充分发扬民主,迅速召集全村村民组长、党员及村民代表开会,就全村未来的发展展开讨论,大家纷纷建言献策。在反复的召开讨论会后,两路口村提出了“山上种茶、圈里喂猪、田中养鱼”的发展思路,明确了“建好一个班子,团结一个圈子,找准一条路子,增加群众票子”的发展目标。

“我们上任以后,坚持每月召开村民组长会,村民组长回去了要组织群众开会,让群众参加科技培训、文化学习。你怕不艰难嘛,我们每个村干部包一两个组,组织开群众会,开始就几个人,慢慢动员,我们一个组一个组地开,都是晚上,直到大家觉得学习培训有搞头了,参加的村民才多起来的。”唐书浪回忆往昔说道。

后来,两路口村利用农民法制夜校这一平台,主动邀请县法院、县司法局、镇党政领导及相关法律人员到村进行法律讲座,通过身边案例来以案说法。很多群众自己的事,就是通过召开“群众会”由群众自己来商量决定的,这极大地提升了群众有序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意识。

与此同时,两路口村党支部借助村民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间断地召开“群众会”,引导村民学技术,调结构,搞示范,抓生产,建基地,抓加工,促销售,将“山上种茶、圈里喂猪、田中养鱼”的发展思路落到实处,也让村民在学文化、学法律、学卫生礼仪中走出了一条以“群众会+”为载体的农村社区社会治理新模式。

看着眼前的变化,村民梁坤静说:“如今,干部经常下来开群众会,教我们一些法律知识,教我们如何处理好邻里关系、婆媳关系、家庭关系。像现在的话,这不光是吃饱穿暖,还教我们如何管好自己的娃娃,教他们如何读书。像以前和邻里发生矛盾那些,都是吵架、打架,现在都不那样了,如果说发生了矛盾,都要给村里面的人讲,喊人民调解委员会来帮助调解。”

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民主与法治同抓。2009年底,在省市的极力推荐之下,两路口村被司法部、民政部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014年12月,两路口村以农民人均收入9700元,村级经济积累30万元彻底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

“群众会+”是湄潭县解决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最有效的方法。“群众会+”是党员干部教育群众跟党走,带领群众走致富路最有效的途径。“群众会+”起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密切党群关系、融通干群感情的作用。

由此,在两路口的实践和带动下,湄潭全县从农村到机关,从乡镇到街道,从企业到学校,从工地到车间,从茶园到商场,都在运用和实践着“群众会+”这种农村社区社会治理新模式,并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方法。

“地方话”有地方说

“我们为什么要缴新农合?就是老了有保障,满60岁了能像干部一样领退休金。你不缴,你敢保证将来你儿子会一个月主动拿七十块钱给你吗?现在一年缴一百,将来每月领七十,这个账大家都比我会算。”这是一次普通的群众会,村干部将国家政策宣传给每一个群众。

湄潭县广大村干部结合实际先学一步,力争学懂学透,然后把政策法规转化成自己的认识,“翻译”成方言、土话,以群众身边的案例事例、农业生产、生活常识等切题,用群众喜欢听的语言,重点宣讲好政策、法律法规、生产生活知识,彻底改变“群众会”上读书念报、官话套话空话的旧习,上联天线、下接地气,确保群众听得懂、听得进、有收获。

除了村干部宣传教育群众外,群众也可以把自己所想、所急、所需的事件说一说、摆一摆,以期得到理解、帮助和解决。因此,群众会是集中表达利益诉求的好机会,更是干部问政、问计、问需于民的好去处。2008年2月,湄潭县洗马镇潘家寨村首次召开村民集中诉求会。

一场别开生面的诉求会在村委会会议室进行。参加会议的村民谢起伦率先发言:“组里现在通了水泥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但是拉煤车一过,庄稼地里都是煤灰,你们能想想什么办法?”紧接着,金竹林组村民张庭举提出:“我觉得扶贫建档立卡的对象应该由大家投票来选举。”“我们组还有3公里路没有硬化,今年可以把路修好不?”小山组村民唐书伦急切地说。

“我们会去现场调查,如果情况属实,能及时解决的肯定积极协调处理,暂时不能解决的,我们会想办法,向上级反映情况,争取早日让大家放心。”短短两个小时的村民诉求会,开得热热闹闹,村干部们一边仔细记录着大伙的意见和建议,一边耐心答复着几十条村民诉求。

说起村里的集中诉求,村支书何伦凯拿出了一本整理有序、记录详尽的《征求群众热点难点问题落实台账》。这些历年来被村民们反复提及的“老大难”问题包含了人饮工程、新修公厕、新农村示范点娱乐场建设等。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村干部通过建立台账的方式仔细梳理,按计划逐一解决。

“最先,我们就是想通过群众会这样一种方式,了解一下村民想知道什么、需要帮助和解决的事项有哪些,我们能够为群众解决哪些事项、落实哪些问题。”何伦凯告诉记者,通过首次村民集中诉求会给我们很大启示,就是让村民话有地方说,理有地方讲,困有组织帮,惑有政府解,建立了村民参与、平等对话的村民集中诉求会议制度平台,使镇、村工作围绕村民的意愿和合理诉求这个中心转动。

从2007年的发起和试行,到2008年的推广、2009年的规范和提升形成“湄潭县村民集中诉求会议制度”,在2010年1月17日获得由学术界独立评选的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提名奖,再到2014年的完善,村民集中诉求制度通过多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在湄潭县每个村(居、社区)遍地开花。

近三年来,湄潭县共召开村民集中诉求会议798场次,收集诉求事项6350条,处置反馈率达100%。如今,村民集中诉求会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建立起了村民诉求直议制、村民诉求会议制、村民诉求台账制、诉求联动解决机制、村民诉求督查制“五大运行机制”,成为湄潭县群众反映民意、提出诉求、发表建议和党员干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主抓手。

到湄潭当农民去

湄江镇金花村大清沟,一栋栋漂亮整洁的房屋不是别墅,胜似别墅,错落有致展现在翠色欲滴的茶园间,云雾缭绕的彩色房屋就像人间仙境,这样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被大家叫做“七彩部落”,73户人家的住房外墙被涂成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这里是湄潭第一批农业产业化转型、因茶致富的代表,提前步入小康社会的典型。

“七彩部落”于湄江镇村干部来说,那是一件倾注他们心血的带有创造性的作品。尤其是金花村一次又一次的“群众会”,让群众与干部的心贴得更近,让群众的观念得以更新,“等靠要”的思想得以扭转,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求富求美、创业致富的激情得以调动;在一次次运营团队会的争辩声中,展示了农民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必要性,激发了农民渴求致富奔小康的热情。

“在乡村旅游景点‘七彩部落’的建设打造中,仅仅3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就召开群众会20多次,不仅有效凝聚起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监督的共识和合力,而且还有效地提升了村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形成了全省独特的‘群众会+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利益共享’的运营管理模式。”金花村支书冯燕青讲道。

金花村利用村里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合作社平台,采用“三统一”即统一资源、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模式发动群众以资源和资金入股组建了七彩部落乡村旅游公司,采用入股的方式,发动群众抱团开发乡村旅游。采取“合作社+公司”模式,建立了“村民主体、股份合作、公司运作、利益共享、政府扶持”的运行机制,发动群众组建了“金花村大清沟乡村旅游合作社”,同步筹建了“湄潭县七彩部落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全组所有闲置资源属于合作社,个人从合作社里将资源反租倒包过来经营。

全组73户村民以黔北民居、生态茶园、有机稻田等生产生活资源入生态资源股,其中46户人家还以每户一万元入现金股,借助该地的自然生态优势,抱团开发乡村旅游。公司按照“1432”的分红模式参与分红,即将旅游开发公司运营获得利润的10%用于73户人家以生态环境入股的分红,40%用于46户出资人家分红,30%用于合作社及旅游开发公司管理团队的绩效考核,20%上交村旅游开发公司用于全村旅游发展基金。

“我们家的住房共有两层,500多个平方米,平时一家人一层就足够了,楼上差不多都是空着的,我把二楼交给了合作社来经营,每个月还能赚到钱。”村民周小英说,来我们这里的人很多,外地人经常问我们有没有住处,我们以前都没这准备,现在我们把空置的房子都打扫出来,按照统一的标准弄成了乡村旅店,上个周几乎住满了,每间房间128元。

对于合作社的发展,周小英表示:“一个人是做不大的,必须共同发展,共同把乡村旅游发展起来,做足旅游元素,富有地域特色,才能产生效益,形成旅游产业化。”和周小英家一样,大清沟的几十户人家都住着这样的黔北民居。现在,他们二楼空置的房间都挂上了诸如“茗香居”、“望月楼”、“乡村客栈”等的字样,整个大清沟组俨然一座大型生态乡村宾馆。

通过“群众会+”模式,湄潭县大力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找到了一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社会安的路子,全县发展形成了茶叶、优质米、烤烟、精品水果等特色优势产业,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144元;全县已规划建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点204个,实施村庄整治819个,累计新(改)建黔北民居51820栋,60%以上的农民住上新民居,农村居住条件改善率达88.3%,惠及9万农户37万人,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到湄潭当农民去”成为越来越多城里人的向往。

“群众会+”是党的基层组织以农村社区或有一定利益链接的群众为单位,以召开“群众会”的方式,运用宣传教育、集中诉求、推动发展、阳光村务、新风培育、制度建设方法,通过组织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途径,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和带领群众共同推动农村社区社会依法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组织形式。

而今的湄潭县,充分发挥“群众会”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群众会+”的农村社区社会治理新模式,谱写出一幅“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画卷。

两路口村沙坝组召开精品水果种植培训会

猜你喜欢
湄潭县村民群众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湄潭县开展2021年“开学季·关爱行”助学活动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多让群众咧嘴笑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湄潭县茶叶产量与气候关系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