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学探讨

2016-07-18 17:23张枝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16期
关键词:乘法分配律探讨教学

张枝

摘 要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

关键词 教学 乘法分配律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乘法分配律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就其难易程度而言,乘法分配律的学习,学生往往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是一位数、两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法则的依据。不明理的知识,是无源之水。如何“明理”?在教学方法上作了一些改进。

1“明理”前,实例铺垫

在讲授这个内容前,除了充分利用教材上的例题,还补充了一些接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习题。例如,学校添置课桌椅2套,一张课桌56元,一把椅子24元,一共需要多少元?又如,小玲每天早上要喝一盒牛奶、吃一个蛋糕,蛋糕2元/个,牛奶4元/盒,10天需要多少钱?

由于是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并都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学生能由事理初步悟出算理。这样就降低了新授课的坡度。

2“明理”中,概括算理

讲授时,教学过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2.1由计算引入

2.2用实例阐述

教材例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植树活动中,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有4人负责挖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

师:这两种解法是解决同一个问题,那这两个算式是否相等呢?

2.3让学生来概括

师:谁能把这个等式用最简短的语言表达出来?

生:4与2的和乘以25等于4与25的积加上与2与25的积。

师:像这样的等式还能举几个出来吗?

师:对,这样的等式太多了。这就是乘法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

“观察这些等式,什么是乘法分配律呢?谁能用语言把这大家已写出的等式和还没有写出来的等式都叙述出来呢?”教师指着黑板上的等式,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说,然后连起来表述:“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2.4在细嚼中消化

在讲授中要坚持用乘法意义来理解,使新知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同化”,通过分析比较,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和提升。

3“明理”后,深化认知

列式后,学生很快发现了有公共因数可提,并认为这样计算简便,因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学会了用乘法对减法的分配性质进行简算。通过提公共因数的学习,学生的思路开阔了,如在计算下面这类题时,他们采取了分解一个加数,再提公因数的办法,使计算简便。

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运用提公因数的方法,帮学生架起了生活事实和计算公式的桥梁。

通过对以上两种解法算理的探讨,学生说把男生人数看作一倍量的话,全班人数就共有(1+2)倍,就是求19的(1+2)倍是多少。同样第二问,女生是男生人数的2倍,就比男生多(2-1)倍,问题就是求19的(2-1)倍是多少。学生们还画线段图做了说明。

这里,没有作出生硬的计算公式教学,数量关系随着应用题教学过程在学生头脑中自然形成了。与上述应用相连的应用题便是“和倍问题”、“差倍问题”,这样不仅为“和倍”、“差倍”问题作了铺垫,更主要的是棘手的分数问题、小数问题教学有了孕伏,后面将会为这些问题的学习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猜你喜欢
乘法分配律探讨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