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制造业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

2016-07-19 08:37魏宏艺
财会学习 2016年13期
关键词:财务信息化制造业财务管理

文/魏宏艺



浅谈制造业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

文/魏宏艺

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挑战和发展机遇并存,面对目前严峻的经济态势,制造业企业的发展需要苦练内功,挖潜增效,向管理要效益。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管理提升的主要手段,其核心是财务信息化,因而积极研究并推动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建设,对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和企业竞争力,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制造业;财务信息化;财务管理

一、制造业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和现状

在这全球经济进入全面知识技术化的时代,信息化相关技术已得到广泛使用,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全球化竞争,追求经济价值增长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为了增强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已是必由之路,推进信息化工程建设的战略部署尤为重要,而财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点和核心。随着IT相关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企业管理理念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转变,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企业信息实现在一个平台上共享、传递,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实现企业各部门的有效沟通,带动企业的发展。

2009年4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财会[2009]6号),明确了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目标。2013年12月,财政部又制定颁布了《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财会[2013]20号),对我国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作出了规范。2015年5月,根据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委托中国会计视野网、元年诺亚舟和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信息化研究中心,联合发起的会计信息化调查结果,显示如图1:

图1

从调查结果可见,总账核算和报表编制等基础财务信息化工作,覆盖率已经较高,制造业企业在成本核算领域覆盖程度和年均投入最高,企业的财务信息化逐步由单纯的会计核算型向财务管理分析型及企业的信息系统集成型转变,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辅助管理层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二、制造业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大部分制造业企业都已经逐步在推行财务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从制造业整体财务信息化实施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中小型制造业企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企业管理层对财务信息化的核心地位的认识度不够。目前,我国制造业科技水平相对落后,企业较为注重的是扩展生产能力,而忽略了技术和管理能力的积累,导致了企业管理层对财务信息化的核心地位的认识度不够,也未能抓住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在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不足。

(二)企业未能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合理选择财务信息化软件和实施商。目前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在选择财务软件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会计核算、成本核算,而未能将采购、销售、生产、财务等环节有效连通,有的企业也选择了满足企业经营环节所需的ERP软件(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但是却未能正确的选择实施商,因而也导致信息化建设不能满足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部门协作不通畅。信息化建设中, 需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进行高效联动,各部门需要改变原有的操作模式,在财务信息化使用过程中,前端业务部门的操作将直接影响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因而需要各部门规范操作,这些都将对企业内部业务部门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目前企业的状况来看,部门间的协作存在不通畅的现象,也会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产生障碍。

(四)财务信息化实际操作人员技能限制。虽然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会计人员会接受到相应的培训,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未能真正的去了解相应的逻辑、原理,也未能充分的利用信息化功能,导致财务信息化未能完全发挥其作用。

(五)财务信息化系统安全性不高。财务信息一体化、财务共享,互联网+平台财务等财务信息化工作,将对企业的信息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并未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容易导致企业财务信息和其他资料的泄露。

三、制造业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财务信息化管理意识 ,提升全民财务信息化认知度。财务信息化的目标是为企业服务,通过高质量高效率的财务信息管理,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促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企业管理层应该端正对财务信息化的认识,树立以财务信息化管理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加大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人力物力投入,结合制造业企业经营业务特点,合理安排信息化系统的选择和实施,促进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共享,监督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执行情况,并纳入企业考核指标。

(二)财务信息化应审慎构建实施,合理选择信息化软件和实施商。制造业企业的业务流程相对繁杂,在财务信息化调研、蓝图设计的过程中,应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做出合理的规划,并根据需要及调研的情况,合理选择信息化软件和实施商,建立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信息架构,并在实施中规范业务部门操作。

(三)加强企业信息一体化的建设,并与财务信息化建设相互糅合,逐步实现企业全面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内容繁多,需要进行多维开发,利用OA、内部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工具,将日常经营管理业务整合,与财务相关的,开发与财务软件的接口,自动生成会计凭证。根据需要,开发管理报表工具,实现一键式报表,及时将信息提供给企业管理层,逐步实现信息一体化。

(四)增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规范业务部门操作,实现有效资源共享。财务信息化的实施,使得前端业务推送到业务部门,涉及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因而各部门之间必须要保持通畅的沟通和协调,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建立操作规范并严格执行,实现信息和资源的有效共享,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系统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一体化,形成集中、准确、实时、高效、统一的管控机制,推动公司整体管理水平迈上了一个台阶。

(五)加强财务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是企业工作人员在设计、实施、使用,所以复合型信息化管理人才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制造业企业要加强引导,深化公司职工特别是财务人员对于信息化的技能水平,注重人才培养,建立企业财务信息化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使得财务信息化建设得到不断的完善和优化。

(六)加强企业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信息安全工作,是财务信息化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企业应加强网络安全和软件风险防范设计,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避免因为软件、网络安全漏洞等原因造成的信息泄露和商业秘密丢失。

参考文献:

[1]林家宇.浅谈推进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J].当代经济,2010(1).

[2]杨应杰,赵占银.商业企业信息化的财务绩效评价探析[J].财政财会,2011(4).

[3]翁煜翔.浅议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2013:297.

[4]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中国会计信息化应用调查(2015),2015.

[6]杨勇.信息时代财务管理信息化创新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3).

上接(第14页)的波动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所以在研究时也应注意投资效率的反作用机制。

宏观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或刺激企业的投资支出,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率。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特殊阶段,针对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不同类型的行业、不同的市场化程度的地区以及不同的现实宏观环境,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不应出现“一刀切”的现象,而是应更加细化。同时中央和地方更应该有效的协调和配合,更好的建设服务型政府,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的宏观调控作用,以促进我国企业投资效率的提高,实现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投资行为的更好融合以及协调运转。

[1]Steven M.Fazzari,R.G.Hubbard and B.C.Petersen.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J].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1988,19(1):141-206.

[2]Stephen C. Vogt.The Cash Flow / Investment Relationship:Evidence from U.S.Manufacturing Firms[J].Financial Management,1994,23(2):3-20.

[3]Scott Richardson.Over-Investment of Free Cash Flow [J].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06,11(2):159-189.

[4]Gary C. Biddle,Gilles Hilary and Rodrigo S. Verdi.How Does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Relate to Investment Efficiency?[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es,2009,48(2):112-131.

[5]姜国华,饶品贵.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拓展会计与财务研究新领域[J].会计研究,2011(3):9-18.

[6]应惟伟.经济周期对企业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视角[J].财政研究,2008(5):30-34.

[7]陈艳.宏观经济环境、投资机会与公司投资效率[J].宏观经济研究,2013(8):66-72.

[8]邱静.货币政策与我国上市企业投资效率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 (5):34-39.

[9]张超,刘星,田梦可.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宏观经济增长与企业投资效率[J].当代财经,2015(8):108-119.

[10]刘放,杨峥,杨曦.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与公司投资效率-基于金融危机的自然实验[J].财会通讯,2014(7):85-88.

[11]彭方平,王少平.我国利率政策的微观效应-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J].管理世界,2007(1):24-29.

[12]徐明东,陈学彬.中国工业企业投资的资本成本敏感性分析[J].经济研究,2012(3):40-52.

[13]喻坤,李治国,张晓蓉,徐剑刚.企业投资效率之谜:融资约束假说与货币政策冲击[J]. 经济研究,2014(5):106-120.

[14]贺京同,范若滢.宽松货币政策、产权性质与企业非效率投资[J].中国经济问题,2015(5):95-108.

作者单位:(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猜你喜欢
财务信息化制造业财务管理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如何应用管理会计
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医药企业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