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规范社区工作站财务管理的探讨

2016-07-19 08:37王兵
财会学习 2016年13期
关键词:财务管理模式预算管理监管

文/王兵



新形势下规范社区工作站财务管理的探讨

文/王兵

摘要:随着财政管理改革推进,社区工作站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影响到了社区基层管理效率。为适应新形势下的财政管理改革要求,社区工作站财务管理模式和内容亟须改革。本文通过社区工作站财务管理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研究如何有效推进社区工作站财务管理工作,助力提升社区管理水平,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关键词:社区工作站;财务管理模式;预算管理;监管

社区工作站作为办事处事处派出机构,承担政府交办的社区管理任务,充分发挥了其在基层治理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着财政管理改革推进,社区工作站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下财政改革要求,进而影响到社区工作站社区基层治理工作有效开展。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工作站财务管理模式与财政管理改革不相适应

自社区工作站设立以来,为有序开展社区基层管理工作,社区工作站专职工作人员同时兼任社区居委会干部及社区股份合作公司“两委”成员。因此,社区工作站与社区居委会、股份合作公司都采取统一的财务管理模式,由办事处事处会计核算中心统一代理记账,保持社区工作站决策权、财务审批权独立,该模式一直沿用至今。然而,社区工作站作为办事处派出机构,一直保持独立的资金的使用权和审批权;上级财政部门未明确要求社区工作站执行预算管理制度,也未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2014年度,深圳市原特区外的宝安、龙岗两区全面推动“政企分开”改革,推动社区工作站与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的人、财、物、事分离。至此,社区工作站所有的经费都来源于办事处或市区政府部门财政拨款。特别是政府严禁“以拨代支”,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以来,办事处或市区政府部门不能直接向社区工作站拨付经费,给社区带来诸多不便,导致社区工作站资金管理不顺畅,甚至影响到社区工作站正常运作和工作开展。另外,社区工作站作为办事处事处的派出机构,由财政拨款全额补助,仍游离于财政监督管理之外,与现行财政资金管理规定不相符。

(二)专项经费管理不规范

办事处事处或者市区政府部门向社区工作站拨入专项经费,以保障社区工作站协助办事处事处或承办市区政府部门交办的临时性、非常规性的工作。但是相关部门疏于监管,社区工作站在专项经费管理方面存在不规范现象,比如专项经费超支、专项经费被挤占或挪用等。

专项经费管理不规范,存在多方面原因:1.拨款部门未明确专项经费使用规定,没有明确或者规定资金使用范围和审核要求,导致社区报账员不明确使用范围,核算会计没有审核依据和标准;2.基本经费预算不足;3.拨款部门疏于监管专项经费使用;4.社区工作站财务人员专业能力不强,缺乏责任意识,费用列支随意性大。

(三)专项资金结余沉淀

社区工作站协助或承办政府部门临时性、非常规性的工作,根据“费随事转”原则,办事处事处或市区政府部门向社区工作站拨款,所有未列支的资金,不区分情况,一律全额结转下年使用,管理比较粗放,长期积累出现沉淀。

一是原有规定对结余资金管理比较粗放;二是预算单位在编制部门项目预算时做大预算,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合理,未能统筹考虑上年结余资金,仍按本年度预算拨付资金,造成结转结余资金长年滚存;三是拨款部门事后疏于检查专项经费使用情况,清理结余资金。

(四)无预算管理意识

由于社区工作站的性质和定位,其经费全部来源于财政拨款,致使社区工作站的领导经济意识和理财意识较差,缺乏对资金开支的控制观念,更无预算观念,出现资金不足向办事处申请,长期以往形成了要、等、靠的习惯。

(五)财务制度不完善

基于社区工作站保持决策权、财务审批权独立,办事处事处针对社区工作站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但由于制度具有宏观指导性,个别管理制度过于粗放或不适用于社区工作站,而社区工作站也未能制定适用自身管理需要的财务制度。因而,社区工作站的财务管理不够细化、相对粗放,比如误餐费、车辆使用管理费用等方面。

(六)财务监督机制不健全

一是社区工作站作为办事处事处派出机构,日常运作相对独立,办事处事处疏于对社区工作站监管;二是办事处审计职能撤销,无专业能力开展财务审计;三是财务监督乏力,办事处事处会计核算中心作为代理记账机构,财务监督力量太弱,反馈的问题不一定能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四是办事处事处对社区工作站监督缺位;五是社区工作站承担政府交办的社区组织、卫生、环境、治安、文化和计生等工作,在基层社区管理作用具有不可替代作用,致使办事处事处放松监督。

二、对策建议

(一)优化财务管理模式

积极推进社区工作站财务管理模式优化,实现财政资金集中管理,既要解决“以拨代支”的问题,也要从源头规范财政资金管理。有以下两个方案可供参考:

方案一、社区工作站纳入内设机构管理,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

由于社区工作站为非法人单位,无法在银行开设零余额账户,建议将社区工作站纳入内设机构管理,在办事处的零余额账户为社区工作站下设虚拟零余额账户,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因而,该模式保持社区工作站相对独立,不影响其正常运作,但是需上级财政部门同意在办事处零余额账户下开设虚拟零余额账户,并授予办事处的调剂预算指标权限,且需要信息系统和零余额账户开户银行配合等配套措施。

方案二、社区工作站财务职能收回办事处,采取报账模式

对于基本经费,纳入办事处预算安排;对于专项经费,禁止办事处向社区工作站直接拨款,而是由社区工作站的所有费用向办事处相关的各部门和所属单位报账,经各部门和单位审核通过的项目经费,由办事处各部门和所属单位的零余额账户支付。该模式有效实现财政预算管理和国库集中支付要求,有利于办事处各部门和单位有效监管社区工作站财务行为和开支,但是同时也影响了社区工作站工作积极性,也增加了办事处各部门和所属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量。

(二)清理专项经费结余资金,盘活财政资金存量

对结余资金的管理,各地的财政部门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为了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资金效益,在不违反相关规定的情况下,办事处预算管理部门在技术上指导社区工作站查找原因,分类清理存量资金,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一是清理专项经费超支项目,调整不符合项目费用列支费用;二是筛选预算安排结转期超过一年的预算结转项目,向办事处申请将其累计结余资金调整到其他同类项目,或统一上缴;三是对当年预算安排形成的结余资金区分不同情况予以压缩,抵下年项目预算。

(三)推行预算管理

由于社区工作站为非法人单位,其作为办事处事处内设机构管理,划为预算部门。鉴于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及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建议由办事处代为编制。按基本经费和项目经费划分,基本经费由办事处财务管理部门代编;项目经费由办事处各部门和所属单位代为编制。待财政部门预算批复后,办事处预算管理部门通过内部预算指标调剂方式,将相关预算指标调剂到社区工作站,供其使用。要实现预算管理的前提:一是办事处代社区工作站编制部门预算,使预算的编制全面、科学完整,具有可执行性;二是组织社区工作站报账员开展有关预算管理及国库集中支付的培训;三是将社区工作站预算执行情况纳入预算支出进度考核,督促其重视预算执行工作。

(四)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社区工作站要全面梳理办事处事处管理制度,查漏补缺、相互衔接,理顺人员薪酬、车辆管理、物资采购等办理流程,使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可执行性,完善财务行为约束,杜绝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五)强化财务管理监督

1.领导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重点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其他技能,实现有效事前、事中监督,及时纠正社区工作站财务管理活动中不合理、不合规的行为,对拒不整改的,及时或定期向相关部门反馈;

2.严格执行财务公开,定期公布财务收支情况,接受财政、纪检、审计及办事处事处等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严肃处理违反财务规定的行为和个人。

参考文献:

[1]井荣,周荣平.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对策[J].中国农业会计,2015(11).

[2]杨益波.财政存量资金形成的原因与盘活途径分析[J].财会之窗,2014(12).

[3]舒畅.盘活地方财政存量资金的对策与建议[J].审计月刊,2014(10).

[4]何庭辉.浅谈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3(03).

上接(第29页)

当今,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现代化的建设也在不断的深入,我国工程建设事业迅速腾飞,工程建设项目众多、投资额巨大,工程施工企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会,与此同时,事物总是有其两面性,工程施工方面也不例外。施工材料价格和劳动力价格日益增长,无形之中压缩了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现代社会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中标越来越低,而建筑材料的价格上涨也使得工程项目利润空间大量的减少。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加强其内部的控制已是其发展与生存之道。提高施工企业的利益是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财务成本管理及控制的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一方面,通过改善工程项目的直接成本管理使得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多数使用外来的劳务分包队伍,从而最大限度的压缩了非生产用功和辅助用功数量。其次,工程企业施工项目,考虑更多的还有材料的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之中,由于浪费或者没有合理利用关键性的材料,再加上工作人员在采购材料的过程之中也有可能出现选购的材料是否合适,质量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注意。一般的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工作量都是比较大的,也是人力不能单独完成的,当然高端的机械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在施工的过程之中会发生机械的摩擦,但是如果缺乏科学的管理力度,就有可能在原本的工作年限内缩小机械的工作寿命,通过合理的选配和养护机械设备,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机械的使用率。另一方面,注意改善工程项目的间接成本,落实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对费用实行预算管理、严格执行预算定额和费用审批管理。

总的来说,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和企业员工关系密切。同时,具体的工程项目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想要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以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施工企业的管理层和领导层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其他各方面的问题改善对于本文之中的施工企业项目的成本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刘佳涵.新会计中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J].2012(3):26-27.

[2]宋逍飞.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工商管理[J].2012(5):4-5.

[3]潘龙星.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财务成本管理及控制探讨[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3(9):154.

[4]张春艳.刍议园林工程项目成本管理[J].价值工程,2013(24):73-74,75.

作者单位:(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财务管理中心) (西部中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财务管理模式预算管理监管
数字监管 既能“看病”也能“开方”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问题研究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现代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模式的探讨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
切实加强对网吧的严格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