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加工贸易发展与“贫困化增长”之实证研究①

2016-07-22 05:41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谢肖肖胡晓艺李玫瑰
中国商论 2016年16期
关键词:加工贸易烟台市政策建议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谢肖肖 胡晓艺 李玫瑰



烟台市加工贸易发展与“贫困化增长”之实证研究①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谢肖肖 胡晓艺 李玫瑰

摘 要:分析研究表明,烟台市加工贸易发展现状符合修正后的“贫困化增长”前提条件。本文以2005年为基期,运用2005年~2014年数据,对烟台市价格贸易条件指数、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单要素贸易条件指数进行测算,发现价格贸易条件比基期有所恶化,收入贸易条件和单要素贸易条件较基期均得到改善。结果表明,烟台市随着加工贸易的发展有出现“贫困化增长”的趋势,最后提出了促进烟台市加工贸易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烟台市 加工贸易 “贫困化增长” 贸易条件指数 政策建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2013年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多年以来,对外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占比达到40%左右。加工贸易具有“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特点,无形中放大了中国对外贸易规模。按照巴格瓦蒂提出的“贫困化增长”理论,通过对外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容易出现贸易条件恶化和社会福利下降的问题,最终导致越增长越贫穷的现象发生。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贫困化增长”进行过较多的研究。从国外研究来看,Partha Sen(1998)通过理论研究的方法,证实了贸易条件的恶化将会导致资源向非贸易部门及其进口竞争替代部门流动,从而引起GDP的提高和商品价格指数的降低[1];Sawada(2006)运用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作为衡量社会经济福利水平的指标,将显示偏好弱公理作为研究经济福利变动方向的方法,使其与实际GDP的增长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某些发展中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发生过“贫困化增长”[2]。 国内学者对该命题的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研究方法来看,主要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贫困化增长”发生与否进行验证。例如,于翰等(2013)采用帕氏指数对加工贸易进出口价格指数进行计算,并引入垂直分工度对贸易条件指数进行修正,显示我国加工贸易条件呈现恶化趋势[3];曾锴等(2010)运用1994年~2002年数据进行计算我国主要商品占出口额比重,指出加工密集型商品结构导致了价格贸易条件恶化,证实了我国发生了“贫困化增长”的现状[4]。第二,从贸易方式来看,大多数学者没有区分贸易类型与“贫困化增长”之间的关联性,但有少数学者结合贸易方式对该命题进行研究,例如张娟等(2011)基于2001年~2008年数据,分别对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和保税仓储转口货物4种贸易方式进行了独立式价格、收入贸易条件检验,得出对外贸易总体促进了国家福利水平,但不同贸易方式作用不同[5]。第三,从研究范围来看,大多数学者进行的是全国范围的宏观研究,例如林林等(2005)基于全国视角,运用“贫困化增长”的前提条件、贸易条件及国际竞争力,论证了我国的出口贸易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扩张可能导致“贫困化增长”[6]。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国外学者侧重于对外贸易与“贫困化增长”关系之理论层面的研究,国内学者侧重于对外贸易与“贫困化增长”关系的验证研究,大多数学者采用了贸易条件作为判断“贫困化增长”发生与否的标准。鉴于国内文献针对地区范围的微观研究较少的情况,笔者将以山东省烟台市为研究对象,运用“贫困化增长”前提条件判定与贸易条件指数测算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市加工贸易是否导致“贫困化增长”予以验证,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促进烟台市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和谐发展。

1 烟台市加工贸易发展现状

烟台市位于山东半岛东部沿海地区,与我国的重工业基地辽东半岛隔海相望,与日本和韩国仅一水之隔,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城市之一。依赖国家的优惠政策,烟台市大量引进外资发展各种项目,2015年新批利用外资项目224个,全市合同外资28.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2%。大量的外资引进,促进了当地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2006年~2015年,加工贸易出口额增长了2.16倍,年平均增长率达21.6%。其中,机电产品、服装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水产品是烟台市的主要加工贸易产品,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依赖本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对廉价的土地资源、便利的海上交通和政府的优惠政策,烟台市加工贸易产品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烟台市与韩国、日本贸易往来较为密切,加工贸易大多由韩国、日本提供核心技术,烟台市进行加工处理。根据著名的微笑曲线理论,烟台市加工贸易位于曲线底端的制造与组装环节,产品附加值较低,存在出现“贫困化增长”的嫌疑。

2 引发“贫困化增长”的前提条件及其判断指标

2.1 引发“贫困化增长”的前提条件

学术界认为,一国具备以下四个条件时容易发生“贫困化增长”现象:一是本国出口商品属于需求弹性较小甚至无价格弹性的类型,以致出口数量大幅增加会导致出口价格迅速下降;二是该国具有较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以致贸易条件恶化会引起社会福利水平下降;三是国民经济的增长必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出口;四是该国必须是贸易大国,因为只有贸易大国的进出口数量变化才会影响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

鉴于本文是对烟台市加工贸易与“贫困化增长”关系进行研究,特对以上四个条件予以修正:烟台市加工贸易出口产品需求缺乏弹性;烟台市具有较高的加工贸易依存度;烟台市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加工贸易出口;烟台市是加工贸易规模较大的地区。

2.2 “贫困化增长”的判断指标

学术界一般将“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作为判断“贫困化增长”发生与否的重要指标。按照测算方法,贸易条件有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单要素贸易条件和双要素贸易条件四种类型,鉴于进口部门生产率指数不易获得,无法计算双要素贸易条件指数,本文只采用前三种贸易条件进行分析。

2.2.1 净贸易条件指数

净贸易条件指数是出口物价指数和进口物价指数之比,也称价格贸易条件指数。该指数反映了一国以一定数量的出口商品能换回进口商品的数量。计算方法见公式(1):

其中N代表净贸易条件指数,Px表示出口价格指数,Pm表示进口价格指数。

2.2.2 收入贸易条件指数

收入贸易条件指数是在净贸易条件基础上,把出口贸易量考虑进来,反映了一国用出口支付进口的能力。计算方法见公式(2):

其中I代表收入贸易条件指数,Qx代表出口商品数量指数。

2.2.3 单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单要素贸易条件指数是在净贸易条件基础上,考虑出口商品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后贸易条件的变化。计算方法见公式(3):

其中S代表单要素贸易条件指数,Zx代表出口商品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指数。

用以上三个贸易条件指数判断“贫困化增长”是否发生时,其判断标准一致:即当贸易条件指数大于100时,表明相对应的贸易条件相对于基期得到改善;当贸易条件指数小于100时,表明相对应的贸易条件相对于基期恶化;当贸易条件指数等于100时,表明相对应的贸易条件相对于基期不变。

3 烟台市加工贸易发展与“贫困化增长”前提条件的契合关系分析

3.1 加工贸易产品需求弹性分析

烟台市加工贸易行业主要集中于机电、服装、高新技术和水产品等领域。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从事以OEM为主的代工业务,其产品的关键技术掌握在外商手中,本地企业依赖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和政策优势,获取订单,赚取微薄的利润。因此,其加工贸易产品具有明显的劳动密集型特点,此类产品需求缺乏弹性,符合“贫困化增长”第一个前提条件。

3.2 加工贸易依存度分析

作为沿海城市,烟台市加工贸易依存度一直处于较高的位置。2007年~2010年烟台市加工贸易依存度持续超过40%,在2008年达到最高值49%,保持较高水平。尽管烟台市的加工贸易依存度在2010年~2014年有下降趋势,在2013年处于最低水平但是依存度为28%,说明烟台市加工贸易依存度处于较高的水平。

3.3 经济增长拉动因素分析

为准确描述烟台市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首先绘制散点图,发现二者具有正线性相关关系。然后运用计量经济学E-views软件,对烟台市加工贸易出口额与GDP进行线性回归,建立回归模型。通过对当期烟台市加工贸易出口额与GDP的相关性进行检验来判定烟台市经济增长是否偏向出口。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2001年~2014年烟台市加工贸易出口额与GDP相关性检验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R方为84%,调整R方为82%,均大于80%,说明烟台市当期加工贸易出口额与GDP之间的拟合程度较强,即二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F检测值对应的P值为0.00,低于常用的显著性水平0.05, 通过了线性关系检验,说明烟台市当期加工贸易出口额与GDP之间的回归结果显著。系数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常数项t检验对应的P值为0.03,当期加工贸易出口额系数t检验对应的P值为0.00,均小于常用的显著性水平0.05,表明回归系数通过检验。由此,可以建立烟台市当期加工贸易出口额与GDP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 = 893.03 + 3.51X。模型中,Y表示烟台市GDP,X表示烟台市当期加工贸易出口额。模型表明,烟台市加工贸易额每增加一个单位,将会导致其GDP相应增加3.51个单位。说明加工贸易对烟台市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即烟台市经济增长偏向加工贸易,符合“贫困化增长”的第三个前提条件。

3.4 加工贸易规模分析

与邻近沿海城市相比,烟台市的加工贸易规模一直处于山东省前列。图1显示,2010年~2014年,烟台市加工贸易额均高于青岛市和威海市。在2014年,烟台市的加工贸易额为311.6亿美元,占全省加工贸易额的36.43%。烟台市加工贸易的繁荣发展依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充分利用外资,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来不断的发展自己的加工贸易,使其在山东省的加工贸易份额中占到了重要的地位。分析发现,烟台市加工贸易规模较大,符合“贫困化增长”第四个前提条件。

图1 2010年~2014年烟台、青岛、威海加工贸易额对比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烟台市加工贸易产品以需求缺乏弹性类型为主,加工贸易规模居全省首位,具有较高的加工贸易依存度,经济增长偏向加工贸易出口,符合修正后的“贫困化增长”四个前提条件,即烟台市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存在“贫困化增长”隐患。

4 烟台市加工贸易条件指数测算

利用2005年~2014年的加工贸易数据,使用工业劳动生产率代替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指数,以2005年为基期,采用帕氏指数计算方法,计算出烟台市2005年~2014年的价格贸易条件指数(N)、收入贸易条件指数(I)和单要素贸易条件指数(S),结果见图2。

图2 2005年~2014年烟台市加工贸易条件指数(以2005年为基期)

图2显示,2005年~2014年,烟台市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均小于100,表明价格贸易条件较基期恶化;同期,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和单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均大于100,表明收入贸易条件和单要素贸易条件较基期均得到改善。另外,价格贸易条件指数从2005年的100下降到2014年的72,总共下降了28%,平均每年下降2.8%,价格贸易条件较基期明显恶化;收入贸易条件指数从2005年的100上升到2014年的357,平均每年上升25.7%,上升效果较为明显,说明收入贸易条件较基期改善较大;单要素贸易条件指数从2005年的100上升到2014年的143,平均每年上升4.3%,说明单要素贸易条件较基期改善效果一般,可以说,烟台市贸易条件的改善主要得益于收入贸易条件指数的上升。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吸引外资进入市场,充分利用烟台市劳动力优势,增加产出,是烟台市收入贸易条件得以改善的主要原因。但是加工贸易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导致了烟台市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即存在“贫困化增长”的趋势。

5 烟台市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5.1 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

鼓励和加大对企业研发的支持力度,改变目前以组装、制造为主的生产环节,实现从生产环节到技术环节的转变,从而促进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改变产品附加值低的现状,实现从OEM(代工生产)到ODM(原始设计商)的角色转换。因此,首先要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致力于打造知名品牌、自主品牌,占据国际市场,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其次,淘汰高耗能、低收益的企业,减少对研发资金的损耗,将有限的资金高效利用起来;同时,要加强相关利益企业的合作,促进资源的有效共享,促进企业研发能力提高。

5.2 创新现有营销模式

企业创新现有营销模式是强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所选择的,只有企业确立品牌战略,加强品牌经营和推广,实现从OEM(代工生产)到OBM(工厂经营自有品牌)的角色转换,才能有效长期地盈利下去。企业确立品牌战略,进行营销推广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注意市场的把握。明确产品目标客户群体,分析目标客户群体的特点,进行调查和研究,可以针对具体商品进行市场细分,完善市场。第二,营销要与当代流行趋势相结合,近年来网络推销成为很多企业必不可少的营销模式之一,很多企业采取与社交网络合作的方法,如微信、知乎、微博等。第三,营销要考虑文化因素,既要给自己的产品创造文化,增加产品的艺术性和创意性,又要在进行营销推广时注意推广当地的地区文化,避免与当地的文化习俗相冲突。

5.3 创造良好的外贸体制环境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贸易体制是贸易大力发展的基础,而现在烟台市面临着企业制度尚不完善、企业经营理念不先进、中小型外贸企业繁多、市场盲目性强等问题。提高我国外贸出口的整体效益,必须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完善相关制度。第一,深化外贸管理体制改革,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进一步开放市场,与国际接轨。第二,适当给予有能力的企业以外贸经营权,鼓励企业投身国际市场,促进生产企业与外贸公司间的利益合理分配。第三,完善相关制度,例如烟台市在2005年通过了关贸配合审批机制,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从而解决了重复作业、效率低、企业成本高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P.Sen.Terms of Trade and Welfare for a Developing Economy with an Imperfectly Competitive Sector[J].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8(1).

[2] SawadaY.Immiserizing Growth:An Empirical Evaluation[J].Applied Economics,2009(13).

[3] 于瀚,肖玲诺.加工贸易“贫困化增长”倾向的实证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06).

[4] 曾锴,陈程,湛泳.我国出口贸易贫困化增长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0(02).

[5] 任晓峰.煤炭出口贸易的“贫困化增长”倾向及其对策[J].煤炭经济研究,2006(05).

[6] 刘钻石,张娟.中国出口贸易技术水平的地区比较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1(01).

[7] 林林,周觉,林豆豆.我国贸易战略选择与“贫困化增长”[J].国际贸易问题,2005(06).

[8] 刘渝琳,梅新想.“贫困化增长”的衡量:贸易条件及其局限性[J].经济问题探索,2012(02).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6(a)-114-04

基金项目:①2005年度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5RKA06 00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谢肖肖(1994-),女,汉族,山东临沂人,本科生,主要从事市场营销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李玫瑰(1973-),女,汉族,山东莱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贸易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加工贸易烟台市政策建议
《灌木丛篁图》
烟台市苹果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教育中的探索——以烟台市博物馆为例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与思考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改革研究
城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