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①
——基于GEM模型的实证分析

2016-07-22 05:41绍兴职业技术学院高寿华
中国商论 2016年16期
关键词:竞争力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高寿华



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①
——基于GEM模型的实证分析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高寿华

摘 要:本文应用GEM模型构建了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了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水平。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虽然在资源、设施以及内部市场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力,但集群内部不良的同质化竞争、外部市场需求不稳定、供应商与相关辅助产业、企业的结构与战略等方面的缺陷已经严重制约了集群的发展。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升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GEM模型 纺织产业集群 竞争力

目前,浙江已成为中国纺织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大省,在全国的纺织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2015年,浙江纺织工业总产值为8536.85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6.20%,居全国第二;出口纺织品709.64亿美元,占全国纺织产业出口额的23.78%,居全国第一。总体而言,浙江纺织产业已经形成了产业链较完备且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随着“十三五”的到来,浙江纺织产业集群要抓抢“一带一路”战略机遇,通过“供给侧”改革,培养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因此,科学地分析与评价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对于发现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有效制定和实施集群发展政策,从而提升集群的竞争优势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1 GEM模型简介及量化过程

1.1 GEM模型简介

加拿大学者Tim Padmore和Hervey Gibson(1998)通过对波特“钻石模型”进行修正,提出一种定量分析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模型,简称GEM模型;在GEM模型中,产业集群竞争力取决于基础(Groundings)—企业(Enterprises)—市场(Markets)这三大“因素对”:其中基础因素对被称为“因素对I”,包含“资源”和“设施”;企业因素被称为“因素对Ⅱ”,包含“供应商与相关辅助产业”和“企业的结构、战略和竞争”;市场因素被称为“因素Ⅲ”,包含“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1]。在GEM模型中,三大因素对包含的6个因素被称为一级指标。

1.2 GEM模型的量化过程

(1)设定二级指标并进行赋值。将一级指标下的子因素设定为二级指标,建立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运用GEM模型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二级指标进行赋值打分,使其量化。

(2)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二级指标权重。通过行业专家对二级指标的重要程度评分,并利用AHP法获得二级指标权重,通过加权求和可得一级指标分值。

(3)计算“因素对”分值,计算公式为:

(4)计算“集群线性分值”,计算公式为:

集群线性分值的计算是转换为三个“因素对分值”相乘,这种转换表明“因素”之间具有相互关联性,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对”的分值较低,都会使整个集群竞争力的分值较低[2]。

(5)计算最终结果。为了使最终满分的分值为1000,GEM模型集群竞争力的最终量化表达式为:

根据GEM模型,产业集群的GEM得分及其竞争力水平如表1所示。

2 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2.1 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计算

(1)构建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问卷调查。根据GEM模型的6个因素,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构建了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相关度较强的24项二级指标[3](具体见表2),并设计成调查问卷。问卷调查的对象是浙江省内65家纺织及相关企业。此次共发放问卷65份,并全部收回。65家企业从规模上看,大型企业10家,中小型企业55家;从供应链节点看,纺织原料生产企业7家,面料生产企业15家,辅料生产企业10家,印染企业8家,服装设计企业3家,服装加工企业15家,集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型服装企业7家。

(2)确定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二级指标的权重。通过邀请10位行业专家对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24个二级指标重要程度评分,这是一个主观评定的过程,需要评分的专家对行业有较充分的了解。其次,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法)获得二级指标的权重,具体见表2。

(3)计算一级指标的分值。根据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分析,得出各项二级指标的平均得分,并进行加权求和,从而得到6个一级指标的分值。具体指标体系、指标权重和指标值见下表2。

(4)应用GEM模型进行分析。根据一级指标分值,应用GEM模型计算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得分,计算过程公式(1)所示:

表1 产业集群竞争力水平及其GEM得分

表2 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2.2 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计算结果可知,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6大影响因素平均得分为6.315分,GEM模型得分为396.05分,说明集群竞争力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竞争优势不明显。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6大影响要素的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资源。该指标得分为6.768分,说明浙江纺织产业集群具有明显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资源基础。浙江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大量技术娴熟的纺织专业人才涌向专业的纺织产业集群镇。据统计,2015年浙江省纺织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约为18万元/年,明显高于全国纺织行业平均水平。但应该注意的是高素质人才仍然紧缺,这不仅体现在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以及营销等方面,随着纺织行业机器换人时代的到来,懂得机器操作、维修和保养的高技能技工和工程师的紧缺问题也日益严重。

(2)设施。“设施”指标的得分最高,为7.308分。浙江纺织产业集群基础硬件设施较好,企业所在的纺织工业园区内部设施完善。而且浙江水陆交通便利,科研机构比较集中,地方高校中建有纺织工程技术和纺织面料重点实验室,如浙江理工大学的丝纤维材料和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绍兴轻纺科技中心联合浙江大学与东华大学等90多家单位共建的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产业集群“示范区”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经营所处的科研创新环境和商业环境均较好。同时,虽然浙江纺织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但是近年来浙江金融市场不断创新,新型信贷产品有效解决了部分中小纺织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是从调查结果看,50%以上的企业认为纺织行业协会未能充分发挥其在集群发展中的服务职能。

(3)供应商与相关辅助产业。该指标得分仅为5.897分,弱势明显。浙江纺织产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在原、辅料供应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多数纺织产业集群内的配套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数量也较少,加上缺乏适应细分市场需求的个性化、时尚化的小批量、多品种的柔性生产模式,未能形成配套完整、成熟的产业链。调查的企业中有50%以上都认为集群现有的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存在问题,分工协作程度低,无法形成整合优势。

(4)企业结构、战略和竞争。该指标得分为5.766分,表现较弱。在所调查的65家企业中,只有5家企业制定了中长期发展目标,说明企业家的发展战略意识落后,进取心有待加强。另外,集群内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如浙江高附加值纺织化纤产品的差别化率一直在20%左右徘徊,而发达国家已经超过50%。产品的同质性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激烈的集群内部竞争。超过20%的调查企业认为集群内的竞争主要是低成本的竞争,而不是技术创新和差异化竞争,属于恶性竞争。

(5)内部市场。“内部市场”表现一般, 得分为6.457分。随着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压力的增大,以及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不断推进,各地纺织企业转战国内市场已成趋势,国内市场将会出现短期的饱和现象。而且因为缺乏知名品牌,再加上集群孵化区域新品牌的意识和能力不强,这些都会对浙江纺织产业集群拓展国内市场产生不利影响。

(6)外部市场。该指标得分为5.693分,是所有指标中表现最弱的。主要是因为浙江纺织行业外向度较高,随着纺织品出口优势的削减,以及印度、越南等低劳动成本国家纺织业的兴起,国际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订单向外转移的趋势明显,外需不足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

3 提升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3.1 政府层面

政府要在完善集群专业化分工中发挥主导作用。完善集群内的专业化分工,必须形成以集群供应链各节点的核心企业为中心、中小型企业为配套协作的产业格局。其中核心企业引导和推动产业集群发展,配套的中小型企业进行专业化发展,提高产品的本土配套率。因此,首先,政府要完善纺织工业园区的各项设施,吸引资金实力雄厚、信誉佳、实力强以及与本地已有的核心大企业关联度高的配套企业加入集群,促进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进一步完善集群的产业链配套;其次,政府要大力培育集群供应链各节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尽快成为核心龙头企业,积极扶持其他中小型企业发展,使这些中小企业发挥“小而专”的特长,细分市场,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从而为核心企业进行协作配套,促进上下游企业的有效对接。

3.2 行业协会层面

地方的纺织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其服务职能。首先,行业协会要协助政府建立行业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纺织行业的最新技术工艺、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交易情况等资讯,使企业可以及时掌握最新的市场信息和纺织行业的动态潮流。对于集群的重点产品和敏感产品的出口价格、数量以及生产经营状况要进行监控,并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使相关企业和部门能快速灵活地进行防范和应对,以降低不必要的贸易风险。其次,行业协会要充当集群内企业协作与交流的桥梁。通过对集群内企业资金实力、产品质量、业内信誉的调查和评定,并适当公开,可以加强企业之间的信任了解,促进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紧密协作。最后,可以建立纺织仲裁委员会,推行抄袭举报制度,对企业的抄袭现象进行管理,以降低产品的同质化现象。

3.3 企业层面

首先,纺织企业应根据市场及竞争环境制定清晰的短期(一年)、中期(五年)和长期(十年)经营目标和战略,把握住国内外的市场机会。具体发展战略要涵盖人才、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其次,纺织企业要吸引人才、用好人才并留住人才。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可以通过提供优越的薪资福利待遇吸引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在使用人才的时候,树立“活用人才”的理念,各岗位量才选用,才能发挥人才的真正优势,并使各个生产点处于最佳状态;在培养人才的时候,要给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如在企业内部实行竞聘上岗的激励制度,打造具有亲和力和凝聚力的企业文化。最后,纺织集群要通过市场细分完成产品整合。企业可以采用购买生产专利和设计版权、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自主研发创新的途径,逐步完成细分市场产品的创新设计研发,提高产品差异化率。在创新设计研发的同时,企业要注重品牌建设。浙江纺织产业集群以中小企业为主,单个企业创建新品牌的难度比较大,可以整合集群内众多同类产品生产企业的整体优势,合力打造“区位品牌”,以此开拓国内外市场,并依靠集群的发展推动单个企业竞争力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友金.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量化模型研究——GEM模型解析与GEMN模型构建[J].中国软科学,2009(7).

[2] 夏华丽,袁志敏.基于GEM模型对广东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10).

[3] 沈忱,李桂华.产业集群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1).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6(a)-144-03

基金项目:①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课题“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201511)。

作者简介:高寿华(1984-),女,安徽安庆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产业经济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竞争力
提升航天产品项目竞争力的思考
蓝青松:让竞争力武装到牙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供应链助力直企打造非核心竞争力
战略应对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电视的核心竞争力
如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开拓进取 提升设计院核心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