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探索

2016-07-22 05:41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胡豪
中国商论 2016年16期
关键词:跨境电商外贸高职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胡豪



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探索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胡豪

摘 要:在跨境电商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贸型企业开始转型,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激增,这对高职院校外贸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外贸企业对跨境电商岗位的需求情况出发,通过分析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对高职院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职 外贸 跨境电商 改革

1 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传统外贸增速逐年放缓,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6.43万亿元人民币,比2013年仅增长2.3%。与传统集装箱式的外贸销售流程(制造商、出口商、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相比,跨境电商通过一些B2B和B2C电商平台,帮助制造型企业直接把产品卖给零售商或者最终消费者,具有销售量少、次数多和交货时间短的特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3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到3.1万亿元,同比增长30%,2014年突破4.2万亿元,同比增长33.3%,增速远高于外贸增速。跨境电商已被公认为开拓外贸市场的新渠道,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对于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和重塑国际贸易规则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 跨境电商背景下新型外贸人才需求现状

面对跨境电商给传统外贸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广大中小型外贸企业纷纷寻求转型,但传统外贸人员对电子商务的操作熟练度较低,而能够进行电子商务操作的人员往往缺乏外贸知识,因此“外贸+电商”的复合型人才的短缺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以杭州为例,2015年杭州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34.64亿美元(2014年不足2000万美元),杭州市跨境电商进口额达11.9亿美元,出口额达22.7亿美元,这组数据反映了在“中国(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立的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杭州跨境电商以惊人的速度井喷式增长,由此带来了跨境电商人才的巨大缺口。

3 跨境电商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

以“跨境”“外贸”为关键词对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招聘网中的企业进行调查,搜索相应的招聘信息,进行整理后发现,企业对外贸跨境人才所需岗位主要有四种:外贸/跨境电商客服专员、外贸/跨境电商销售专员、外贸/跨境电商物流专员和外贸/跨境电商运营专员。这四种岗位的职业要求都是复合型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语言能力、软件操作能力、电商技能、国际贸易知识和物流知识。具体工作任务和岗位要求如表1。

综上所述,由于外贸环境的变化,企业用人需求、岗位能力需求也发生改变,掌握跨境电商知识的外贸型人才炙手可热。目前,大多高职院校都开设有国际贸易专业,学校每年向企业输送大量的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但是,单一的专业根本无法满足企业对入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无法吸纳合适的跨境电商人才。因此,在跨境贸易电商化背景下,改革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势在必行。

4 新形势下对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建议

4.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合理

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仍然停留在传统国际贸易人才的层面,面对快速发展的跨境电商,国际贸易专业应对其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更加合理、更加清晰地定位,通过招聘网中的岗位需求调研(见表1),不难看出企业目前需要的是以较高外语水平为基础,具备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和跨境电商操作技能,能从事外贸业务、跨境电商销售、跨境平台运营管理、跨境平台客户服务和跨境物流服务等工作岗位,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那么在人才培养上,国贸专业应该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在为中小型企业跨境电商解决人才问题的同时,也为学校的跨境电商人才搭建锻炼、实习和就业的桥梁。

4.2 课程体系设计要与企业要求相符

传统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在教学上缺乏对跨境电商等知识的补充,在实践上缺乏跨境真实项目和实操环节的支撑,这些对于培养实战型人才十分不利。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必须以企业岗位职业能力(见表1)的要求为出发点,构建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在保持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压缩传统国际贸易业务课程设置,增设跨境电商课程,比如用跨境网络营销代替国际市场开发。除了课程调整外,在课程体系中的实训课中,应尽量将真实项目融入跨境电商综合实训、暑期专业实践、顶岗实习乃至毕业设计等综合实践课程中,真正实现产学互动,知行合一。

4.3 考证与比赛相结合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在进行整体课程体系重构后,要充分发挥资质考试和技能大赛引导作用,进一步提升学生整体技能操作水平。具体来说,一方面鼓励学生参加跨境电商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比如跨境电商初级、中级人才证书考试,考证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跨境电商知识,加深对跨境专业的理解,证书的获得有利于学生提高被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录用的机会。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去参加跨境电商的各类比赛,比如浙江省高校可参加由省教育厅主办的“浙江省大学生跨境电商技能大赛”。学生通过比赛可以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增强实践能力,激发学习跨境电商的热情。

4.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打造一支具有“双师”素质专任教师为主、行业兼职教师为辅的优秀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学团队。在跨境电商教学中,专业教师除了要具备教授专业英语、外贸知识和电商知识的能力外,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教师团队建设要“走出去”,结合高校的教学资源和企业的实践平台打造教师培训体系,让教师都参与学术研讨,跨境电商专业培训,企业挂职锻炼,并把实践操作能力作为考核专业教师的指标之一。同时,还要“请进来”,通过行业协会及政府相关部门牵线搭桥,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的实训教学。

4.5 引企入校,建立校内实训创业基地

以往外贸类专业的实训实习环节主要是通过模拟软件或者企业的实习来进行,这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跨境专业的实习需求。国贸专业可以依托阿里速卖通、亚马逊、敦煌网等跨境电商平台,引进当地外贸型企业。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学生以项目组的形式组成运营团队(一般3~5人),为企业提供从产品拍摄、图片上传、店铺开立、店铺美化到店铺运营等一系列服务,让学生在校内就能参加跨境电商的实践和工作,同时也能帮助企业进行跨境电商升级,实现合作双赢。在课余时间,学生也可以自己寻找货源,尝试网上创业,积累更多的创业经验。

表1 外贸企业需要的岗位名称、工作任务及职业需求

5 结语

在“外贸+电商”背景下,跨境贸易电商化已经成为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动力。作为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而言,应从企业招聘中对跨境岗位的需求情况出发,进行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打造出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同时具备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和跨境电商操作技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队伍,以满足企业对外贸业务、跨境电商销售、跨境平台运营管理、跨境平台客户服务和跨境物流服务复合型工作岗位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 陈健.电子商务环境下高职国贸专业实践模式创新之探讨[J].教育教学论,2014(1).

[2] 刘安华.跨境电商下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31).

[3] 王明宇,廖蓁.我国跨境电商的主要问题和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4(33).

[4] 江彬.高职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4(8).

中图分类号:F4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6(a)-189-02

作者简介:胡豪(1987-),男,浙江永康人,助教,国贸专任教师,主要从事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跨境电商外贸高职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两栖“大拿”跑外贸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70年外贸大事记
跨境电商与电子商务以及传统外贸电商的对比分析
河南郑州港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问题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温州传统外贸制造业转型研究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