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低碳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①

2016-07-22 04:11西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白会芳黄开顺
中国商论 2016年1期
关键词:发展途径甘肃省影响因素

西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白会芳 黄开顺



甘肃省低碳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①

西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白会芳 黄开顺

摘 要:甘肃省是“一带一路”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省份,是中国内陆与中亚、西亚、欧洲贸易的交通枢纽,未来内陆开放的前沿阵地。低碳经济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低碳物流是低碳经济的延伸概念。甘肃省的物流业将在这一国际国内环境下,面临着区位优势与低碳化发展的挑战。本文从甘肃省物流业低碳化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试图找到制约该省低碳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适合甘肃省低碳物流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甘肃省 低碳物流 影响因素 发展途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浪费、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社会经济的低碳化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共识。在2015年巴黎气候峰会上,中国政府重申了此前做出的承诺:中国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必须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采取节能减排的具体措施。物流业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实现节能减排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此背景下,低碳物流成为物流行业新的发展方向被提出来。低碳物流是低碳经济延伸出来的一个概念,主要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目标,在仓储、运输、流通加工、装卸搬运、包装等环节实现低碳化,旨在物流领域里实现物流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甘肃省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贸易地位逐步上升,成为中国内陆与中亚、西亚、欧洲贸易的交通枢纽,是未来内陆开放的前沿阵地,物流业的作业量也逐年呈现上升趋势。2013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47.18亿元,比上年增长4.3%。2014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80.73亿元,比上年增长4.6%。随着物流需求量的逐年增加,甘肃省物流基础设施条件也在日益完善,28个物流园区已经开始规划建设,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大型仓储配套设施等也日益完善。虽然甘肃省物流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非低碳现象却很明显,以牺牲生态坏境而促进的发展势必不会长久,如兰州市中心对大货车的“禁行令”已经对物流业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分析甘肃省低碳物流的现状,找到制约低碳物流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发展途径,以期促进甘肃省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甘肃省低碳物流发展现状

1.1运输方式及能源现状

低碳物流的首要目标就是低能耗,主要体现在能源使用量的减少和能耗效率的提高。物流业的能耗主要发生在交通运输工具对能源的使用方面,甘肃省物流业的交通运输工具主要以货运车辆为主,即公路运输方式。虽然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和完善,但是并没有充分运用公铁联运、多式联运等新式运输方式,以实现降低成本、节能减排的目标。

这些货运车辆依靠的能源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又以石油为主,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较高。在新能源的使用方面,虽然甘肃省省会城市兰州最近购进了一批新能源汽车,但是这些新能源车辆主要运用在出租车行业。该地区的物流业企业并没有引进新能源汽车,如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这些新能源运输工具的显著优点就是能耗低,使用的是清洁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少。然而,这些新能源运输工具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投资成本高,这对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物流企业来说,新型运输工具对物流企业的投资回报在短期内是不会实现的。

1.2运输配送网络及节点布局现状

甘肃省的地理环境极其特殊,是黄土高原的一个延伸区域。黄土地貌给该地区的交通网络布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交通网络格局混乱,运输距离过长,使得该地区的物流业不能在运输格局上取得降低能耗的优势。同时,由于物流网点布局与该地区物流需求不相匹配,使得物流需求量大的地区物流网点数量极少,再加上运输配送网络化、信息化程度低,物流系统整体优化不完善,造成重复运输、无货运输、目的地错误的无效运输、多次配送、漏送等现象时有发生,这势必增加了物流车辆的运营次数,最终导致的后果就是增加了车辆的能耗量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1.3流通加工及包装现状

甘肃省物流业起步比较晚,其流通加工程度比较低,同时对一些货物加工产生的遗弃废料并无相应的回收系统相对接,这不仅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产生了一定的环境污染。而装卸搬运环节,甘肃物流业仍对人工依赖比较强,产品损坏现象较多,也造成资源利用率低、废弃物污染等问题。包装环节产生的污染主要体现在包装物的回收再利用率方面。以快递行业为例,省会兰州市每天产生约5万个包装垃圾,这些垃圾包装物以纸箱为主,这些纸箱等包装物的回收再利用率极低,甚至可以说是没有。

2 甘肃省低碳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日益关注,低碳经济的进一步深化,低碳物流将成为甘肃省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找到制约其发展的影响因素成为本文的关键问题。通过对现状的深入分析,本文发现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主要分为外部发展环境因素和物流企业自身因素两方面。

2.1外部发展环境因素

2.1.1基础设施不完善,物流技术环境差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持,低碳物流的发展也不例外。物流业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网络与布局,以及物流园区的整体发展水平。甘肃省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远远落后于东中部地区。再由于前期在交通网络布局上缺乏整体规划,导致该区的交通运行效率极为低下。尤其是兰州市混乱的交通局面,缺少整体的规划与布局是这一混乱的主要原因。物流园区集中体现了一个地区物流业的发展水平,虽然甘肃省规划了28个物流园区,但是这些物流园区的配套设施和整体水平仍然落后于东部地区。

物流业发展的技术环境一方面主要体现在物流信息平台方面。虽然“甘肃物流网”、“甘肃电子商务网”、“甘肃运输信息网”等专用物流信息网络相继建成,但物流产业发展所必需的信息共享平台缺乏,物流产业信息整合能力低,无法实现运载工具与货物的高效配载,物流资源浪费严重,这必然会增加货运车辆运输次数、空载现象,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碳排放的增加。另一方面,甘肃省整体社会经济对新型节能减排的技术引用程度低,例如新型能源汽车没有在人们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更别说省内的物流行业了。

2.1.2政府政策和法规的不健全和不完善

政府的相关政策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甘肃政府虽已认识到低碳经济对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出台一系列具体的政策和法规来对高能耗、排放大的行业进行管制,只是偶尔在治理交通或者城市污染方面出台一些限制政策。也没有对积极减排的物流企业出台优惠的政策,如优惠税率、税收减免、绿色贷款等鼓励政策。这使得物流企业在没有相关的保障下害怕进行大胆的革新,还只是停留在小规模的自我改善上。

2.1.3社会大众低碳意识缺乏

任何一种新生事物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来取得发展。低碳物流是低碳经济的产物,它的发展需要外部环境的积极支持。目前低碳物流的概念还没有在甘肃省的社会公众方面得到广泛的传播。尤其是甘肃省物流企业的相关客户,没有意识到低碳物流的重要性。他们的目光主要集中在物流的速度和运输量,没有考虑其背后大量的碳排放和资源浪费。社会大众虽然对低碳生活耳熟能详,但这些只是局限于个人自己某些生活习惯,并没有对物流业背后低碳化给予关注,例如,对于快递产生的包装废弃物有些人并没有做过多思考。这些都使物流企业缺乏社会监督,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2.2物流企业自身因素

2.2.1物流企业缺乏低碳意识

虽然低碳经济的提出由来已久,但各行各业在减少碳排放的行动上是很缓慢的。尤其是对于甘肃省这个西部地区而言,其意识明显落后中东部地区。物流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始终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最终活动目标,低碳物流对企业来说是个新概念,能否实现盈利对这些企业来说是个未知数。这些物流企业更没有认识到低碳物流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如果在物流业实现低碳化的发展,将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领先的地位。因此,当前甘肃物流企业没有这种低碳意识,阻碍了其物流低碳化的发展。

2.2.2资金短缺,对低碳投资回报率缺乏信心

尽管物流企业具有低碳意识,认为低碳物流是未来物流发展的一个方向。但是要实现由目前粗放的物流发展现状向节能减排的低碳物流的转变,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这些资金主要用于低碳技术的研发、先进物流设备的购进、物流园区的优化重组等。这势必会耗费物流企业大量的资金,然而其所带来的投资回报率却不得而知。甘肃省物流企业普遍规模偏小,市场份额不大,资金短缺问题一直是制约该地区物流企业发展的短板。加上物流企业考虑到投资的机会成本,显然认为这种投资在短期内回报率很低,出于风险思考,几乎没有物流企业会自主投资减排。

3 甘肃省低碳物流的实现途径

从甘肃省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若想促进甘肃省低碳物流发展,当前阶段起主导作用的影响因素是外部发展环境因素。只有在外部发展环境的大力推进下,才有可能引起物流企业的重视,才能够使得物流企业有动力进行低碳投资。基于这一思想,本文提出一些促进该地区低碳物流发展的有效途径。

3.1完善相关基础设施

加大对交通网络的系统化建设,完善各区域线路的有效连接。加强对主要交通干线的保养和管制,积极疏通车辆的拥堵,提高车辆的通行度。加强对物流园区的投资与建设,还可有必要地实现公私合资建设物流园区,把企业的显著优势引进到物流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当中去。这也加强政府对物流园区的监督与控制。政府还要满足物流园区的水电等附属设的施建立与健全,使物流园区有一个良好的运作条件。

同时,当前关键的是区域物流信息数据平台的构建,通过物流信息共享,减少货运车辆空载现象、仓库闲置现象,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通过数据分析,优化物流节点以及运输路线,减少浪费降低成本,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3.2加强物流企业碳排放机制的构建

中国政府在2015年巴黎气候峰会上重申了减排承诺,接下来我国政府就会着手制定碳排放机制来保证这一承诺的实现。甘肃省作为内陆对外贸易的前沿阵地,物流量正在显著增长,低碳物流在该地区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为配合这一国际国内环境,甘肃省应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制定物流企业碳排放的衡量标准,制定符合本区域发展的碳排放机制,进而加强对物流业碳排放的监控,促使物流业在相关机制的引导下向低碳物流的转变。

3.3加强对低碳物流的金融支持力度

物流企业不愿积极革新,节能减排,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资金的支持。为此,政府要为这些物流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对积极革新的物流企业进行鼓励,可以进行税收减免、优惠税率、财政补贴等相关优惠政策。在银行设置绿色贷款业务,为物流企业开辟出一条绿色贷款通道,使企业认识到政府对低碳物流的大力支持。

3.4积极宣传低碳物流

当今社会正在向低碳生活迈进,绿色环保,节能低碳深入人心。低碳物流是低碳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甘肃政府要加强对低碳物流的宣传力度,在社会生活中为低碳物流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可以运用各个新闻媒体向社会公众宣传低碳物流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渐渐形成社会公众对物流企业各环节的监督。

4 结语

低碳物流是低碳经济的延伸,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省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物流量显著增长。探讨甘肃省的物流现状,找到制约因素,提出低碳物流的实现途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甘肃省的物流业只有在低碳物流上取得一定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承接“一带一路”给甘肃省的定位。

参考文献

[1]徐旭.低碳物流的内涵,特征及发展模式[J].商业研究,2011(04).

[2]王艳,李作聚.浅谈低碳物流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商业时代,2010(14).

[3]李蜀湘,陆小成.中国低碳物流金融支持模型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0(02).

[4]陈宁.我国低碳物流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物流管理,2012(02).

[5]杨子岳.低碳物流发展关键影响因素分析[J].物流科技,2011(09).

[6]孙志忠,张晓燕.甘肃省物流产业发展对策初探[J].开发研究,2014(01).

[7]周芳.低碳经济视阈下加速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对策——以甘肃省为例[J].生产力,2011(12).

作者简介:白会芳(1981-),女,河北无极县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①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31920 130091)。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1(a)-094-04

猜你喜欢
发展途径甘肃省影响因素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少林武术发展途径及建议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贵州布依傩戏传承发展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