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

2016-07-22 07:00谢东
新校园·中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心理特点初中生对策

谢东

摘 要:多年来,初中物理教师十分重视对教材本身的分析,而往往忽视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研究。实践证明,教师如果不能洞察学生学习过程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教学工作的成效必将大打折扣。本文就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及物理教师应采取的对策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生;学习物理;心理特点;对策

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精力充沛、求知欲强,记忆清晰,思维敏捷。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掌握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不断激发、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因势利导地组织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作为一名在一线从教二十余年的初中物理教师,笔者就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及物理教师应采取的对策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分析

1.好奇心

居里夫人说得好:“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而好奇又总是兴趣的导因。”初中生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就是好奇心。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尚未成型,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新奇的物理现象感到好奇,喜欢教师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往往只停留在对物理现象好奇本身,并没有形成探究这些物理现象内在规律的稳定动机。教师应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2.直观性

初中生刚开始学物理时热情较高,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渐渐感觉到物理中许多陌生的单位和抽象的概念难于理解。如学到压强时,由于液体和气体的压强看不到具体的支撑面,学生感到难以捉摸,公式P=pgh中,四个物理量就有三个是复合单位,难度更大,若物理教师不采取措施,许多学生就会对学物理丧失信心,使得初二物理成为分化学科。原因是初中生的抽象思维仍属经验型的逻辑思维,对抽象事物的理解通常还要借助于事物的表象作支持。

3.模仿性

初中生在学习物理概念、公式时,往往不能把握本质,习惯于死记硬背,当条件发生变化时就不知如何分析,而是乱套物理公式,这是因为他们在小学读书时,经常死记硬背,形成了思维定势,到初中后,虽有批判性,但还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弱,这就使其学习物理有模仿性的心理特点。

4.独立性

初中生由于身体迅速发育和自我意识逐步成熟,使得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喜欢提出不同意见,独立思考、独立批判的能力也有了提高,开始进入一个喜欢争论,喜欢怀疑,不轻信、不盲从的时期。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有些是与当堂课主旨无关的问题不能视而不见,而是给予及时的回应。这样不但可以呵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久而久之还能培养起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探求、发现和体验的兴趣。

二、物理教师的应对策略

1.在教学中直观形象与抽象相结合,以直观教学为主

直观形象易于引发学生的兴趣,而适当的抽象可以满足学生思维的发展要求,使激发的兴趣得以持久。初中生应以直观形象为主,逐渐增加抽象思维的成分。

(1)用实验组织教学,增强直观形象性,这既是物理教学的特点,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例如,讲大气压强的引入,教师走上讲台,将毽球让前排学生看,说明胶皮部分无粘性,然后将毽球向黑板投去,“拍!”毽球粘在黑板上了。学生顿时兴奋起来,心想:球怎么粘上啦?这时,教师用一张纸盖在盛满水的杯口,然后将杯口倒过来,纸把水托住了。教师提出:“为什么纸能托住水?为什么毽球会粘在黑板上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大气压强的兴趣。

(2)注重挂图、板画、模型的使用。挂图、版画和模型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使学生一目了然。

(3)根据学生好动的特点,组织学生自制教具,制作科技作品,布置家庭小实验,外出参观,增强直观性。

2.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探索物理的兴趣

物理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一个充满活力的物理课堂,应该是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学习,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的课堂。如在“气体流速与压强关系”一节的教学中,我先在倒置的漏斗中放一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让学生观察乒乓是否下落。在未做实验之前,绝大多数学生一致认为球会下落,是因为球受重力的作用。实验结果,事实上乒乓球不仅没有落下,还被吹贴在漏斗中,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现象出乎学生的意料,他们感受到了知识与经验的差异,迫切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激发起他们通过探究把握物理现象奥秘的兴趣。

3.结合教学内容,介绍所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物理已融入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将课堂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得以持久。

参考文献:

[1]黄煜峰.初中生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2]雷洪主.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初中物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心理特点初中生对策
关于山区高中班主任专业能力访谈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