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2016-07-22 07:00黄晓梅
新校园·中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盘子苹果小学生

黄晓梅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分析

首先,教师只注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有一些小学数学教师认为课堂互动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而形成良好师生互动体制的最佳方式就是要多多提问,所以他们在课堂上大面积地提问。笔者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一位教师在讲解角的相关的知识的时候,一节课提问了将近100个问题,平均每一分钟提问的数量超过的两个,并且这些问题大多是以“对不对?是不是?”作为结尾的,提问质量非常差。因为教师提问的问题过多,学生回答问题的速度很快,基本上都是异口同声,根本没有思考和反馈的时间,有一些问题学生也根本不需要思考就可以回答得上。这样的课堂气氛看似热闹轻松、此起彼伏,但是实际上在内容上非常空洞,在质量上不堪一击。教师为了提问而提问,却忽视了提问背后蕴含的教学意义和原理,难以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也难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其次,教师提问的目的不明。教师如果难以将提问的问题阐述清楚,那么学生就难以抓到问题的精髓和要点,这就会导致小学生可能在答题的时候完全偏离主题,甚至因为难以理解题目而不能作答。有一位教师在教导学生0的知识的时候,要求学生看图填列数字,其中一个盘子里有三个苹果,一个盘子里有两个苹果,一个盘子里没有苹果。这位教师问小学生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小学生普遍回答苹果越来越少了,最后教师总结出“看来我们要珍惜食物”。之后教师费尽周折才将盘子里有多少苹果这个问题扭转到正轨上来。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教师提问的目标不够明晰,低年级的小学生还处于逻辑思维较差、想象力丰富的年龄阶段,他们看到什么就会说什么,他们很可能把看图填数的问题看成是“苹果没有了,所以我要珍惜”。如果教师明确地提问三个盘子里各有多少个苹果,那么小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再次,教师提问要求学生即时回答。有一些教师在提问学生的时候要求学生立即回答,学生就难以获得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比如,在讲解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有的教师给学生展示了相关的图片后提问:“同学们观察这些图片,觉得他们有什么共同点?”然后就立即点名学生来回答,学生如果不知甚解的话,教师就生硬地往标准答案上去引导,教学效果很差。教师提问之后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酝酿和思考问题,不应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而是要让学生真正进入思考的状态。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第一,教师要注重层次的把握,做到由浅入深。教师在设计提问的问题之前应该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充分的把握,了解他们知识的水平和认知能力,这样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由易到难,学生可以在层层递进的问题中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导圆的面积的公式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分别将一个圆形平分成为2份、4份、8份、16份等等,学生渐渐意识到对一个圆形平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个部分就越接近长方形,而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圆的面积的推导公式,而是要通过几个问题将新旧知识有效衔接到一起:首先要提问圆的面积和划分为几等份的长方形的面积之间是否存在关系?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代表着圆的什么?这种由浅到深的问题提问方式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找到推出圆的面积公式的方法。

第二,教师要科学设计问题,提出的问题要明确明晰。教师要提升课堂提问的效率就必须设计科学的问题。首先,教师设置的问题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兴趣的话,那么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一探究竟的冲动,学习效果就会大大增加。比如说教师在教导角的知识的时候,可以首先给学生列出两个角,让学生去比较哪一个角比较大,学生很容易直观地得到答案;紧接着教师可以问大角比小角具体大了多少,学生是不知道答案的,带着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抓住学生急切想知道答案的心理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有利于疏导障碍。学生思维易于产生障碍的地方,就是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当教师发现小学生思维上出现困难的时候,就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涉及一些逐步提升、前后连贯、联系紧密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突破思维误区。比如在讲解这样一道习题的时候:甲数和乙数的比式3:4,乙数和丙数的比式5:8,那么甲数和丙数之间的比例是多少?学生通过题目是难以看出二者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并且难以明确题目和教材中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乙数在这道题目中的作用,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学生思路一下打开,运用了最小公倍数求解,得到标准答案。

第三,教师要温和提问,构筑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之中要注重关爱学生,运用民主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提问的时候态度一定要温和,提出问题的时候应该友好温馨,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去思考,而不是单纯地将惩罚学生作为手段,甚至运用挖苦或者训斥的手段来对待回答错误或者回答不上问题的学生,因为这样会打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产生一种惧怕的心理,长此以往学生不想回答问题也不敢回答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君平.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中),2011(2).

[2]童敏.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实践研究[J].小学数学教育,2013(4).

猜你喜欢
盘子苹果小学生
比比谁的盘子光等
判断:哪边小,哪边大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阿凡提巧装盘子
收获苹果
拿苹果
“撕”掉的盘子
我是小学生
会说话的苹果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