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2016-07-22 07:00耿纪行
新校园·中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列队生活习惯习惯

耿纪行

学生管理有高招,但什么招都离不开对常规要求的坚守。学生守则、一日常规是班级管理的大法,是原则性的东西,执行起来不可有一丝一毫的疏忽。

一、认真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

1.学生存在的问题

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一切旨在改善现状的管理,都要先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入手。经过观察,我发现初一学生存在的问题大体有如下两类:

(1)行为习惯方面

平时行为散漫,玩乐思想严重,吃零食,说脏话,随手乱扔杂物;上课无组织无纪律,目中无教师,随便说话,行为乖张;下课在教室、走廊聚集喧哗,打打闹闹。

(2)学习习惯方面

学习自觉性比较差,不会合理安排时间,学习无计划性。

2.原因

经过分析,我认为学生存在的这些不良习惯问题,归结为以下两个原因:第一,客观上,小学和中学的要求有很大差别,大多数学生还是以小学的标准来应对中学的要求,即使在教师的反复要求下,也没能真正认识并在行动上有很大转变;第二,家长和孩子一样没有适应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小学与中学在对学生要求上的巨大差别,因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钩。

二、指明方向,狠抓落实

在抓落实方面,我有以下六点体会。

1.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双管齐下,做到两手都要硬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学生搞好学习的保障。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也会自然培养起来。一般情况下,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其日常生活也往往是杂乱无章的。如果只注重学习而忽视了生活习惯的培养,犹如一条腿走路,是走不远的。只有把培养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双管齐下,才能明显见效。

生活习惯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抓得细,落到实,做到两手硬。学习方面,预备铃一响,纪律委员或分管的班长提醒学生要安静,这时这节课的课代表会到讲台上提醒,督促学生拿出课本进行复习、预习工作,静静地等待任课教师的到来。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譬如上课铃响了教师还没到,课代表就知道他有责任去通知教师。此外,早餐的安排方面,由生活委员安排吃饭的同学轮流打饭、整理碗筷等,做到有序进行,以防把地面弄乱弄脏。

2.以身作则,身先士卒

根据以往做班主任的经验,从初一新生入校开始,我就着手抓好每一件小事,从扫好每一片地、摆好每一张课桌、擦好每一扇门窗开始,从讲要求到亲身示范,耐心地一遍又一遍教导、督促。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是学生身边最好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平时,一进教室,看到地上有废纸,我会弯下腰无声捡起,或拿起笤帚打扫,我明白这样做的分量,这比一百次的说教训斥更有效。

正如苏校长所说,“班主任要做到腿勤、眼勤、口勤,平时多到班级转转,多看看,多督促,多提醒”。同时,班主任还应做到手勤、脑勤,及时反思、调整,把所思所做记录下来,以便以后查阅和借鉴。

3.培养干部,发挥干部的带头作用

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的班级领导核心。这个核心就是班干部团队。开学伊始,我就通过课上课下的观察、查学生个人简历、与学生座谈等方式,了解学情,挑选关心集体、团结有爱、作风正派、有一定组织能力和奉献精神的学生担任班干部。班干部选定后,我加强培养、教育,既严格要求,又大胆放权。同时,加强指导,使他们明确职责分工,通力合作,早日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

4.制订奖惩规则,营造“好习惯荣,坏习惯耻”的班级氛围

根据班级公约,对每个学生实行量化管理,从迟到、说脏话、打闹、作业完成情况、作业上交情况、被学校表扬和批评等方面,以及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等方面进行量化打分,每两周先按个人排名,再按小组排名,根据小组排名决定座位的位置,根据积分奖励前十名和进步前十名的学生;对后十名的学生班主任和班委和他们沟通;对扣分大50分以上的学生,由各组小组长打电话通知家长到校,班主任和组长一起与该家长交流、沟通。

5.组织教师,齐抓共管

一个班级的管理不是班主任一个人在单打独斗。班主任离不开本班任课教师的合作,班级的管理需要教师齐抓共管,主动向任课教师征求意见。

6.联系家长,帮助家长早日适应角色,成为班级教育的好帮手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长的通力合作。开学第一次家长会的主题就是让家长了解初中对学生仪表、纪律、学习上的具体要求,让家长配合做好养成教育。平时要多通过QQ家长群、校讯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动态,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的方式方法。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也离不了家长的帮助,家长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事实上,家长也都非常乐于参与孩子的成长和班级的建设中来,他们或献言献策,或出人出力。比如,班级的活动基金的收取由家长来做,班级的、学校的各种活动请家长组织。再如,我们班家委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会议,讨论孩子可能或已经出现的问题以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正,家长还组织观看励志电影的活动,请专家组织了青春期的女生讲座等。总之,家长可以成为班级管理的非常好的帮手。

三、提升重点,狠抓难点

学生习惯基本养成,班级状况基本稳定之后,要提升重点,下功夫抓难点。

1.重点

(1)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大部分学生具备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良好的课堂氛围往往是一个班级集体进步的标志。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我想除了教师的独特魅力、期待、师生间的平等融洽的关系外,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尤为重要。班主任除平时要表扬上课积极举手发言、敢提出疑问,课下积极问教师问题、讨论问题的学生外,更要把机会留给那些学困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给他们创造机会。我认为,只要相信学生,他就一定能做好。例如,我们班的刘晶铎同学,平时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但在语文寒假作业的展示中表现很好。我及时表扬了她,尽管她当时很紧张,我想,有了第一次的表现,以后她会表现得更大胆、更自信。长此以往,一个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会越来越好。

(2)良好的列队习惯的养成。美术、音乐课要到功能室上,体育课要到操场上,学生都要外出列队。另外,每天的早操、阳光活动也要列队,列队时一个班级的纪律、礼仪等问题都会暴露出来,主要问题是拖沓、不齐、乱讲话,这些问题听之任之的话就会辐射到班级的其他方面。所以,要让列队快、齐、静,除了班主任强调纪律。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外,还要亲自督促检查,并建立起奖惩机制、量化管理机制,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列队要求的习惯。

2.难点

众所周知,学困生、投机取巧的学生不交作业、抄作业、漏作业或者干脆不做作业是班主任很头痛的一件事。我经过分析尝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交作业的规矩:每天早上把作业放到教室外面走廊上规定的地方,按小组、学科的顺序放好,先来的先放,后来的按顺序放到本小组成员的上面,没做完的、没做的要把作业补完才能入班,同时也杜绝了抄作业的现象。如果没做或没做完就上交,教师批改时会发现,这时要加倍惩罚,同时通知家长。交完个人作业进入教室就不允许说话、走动,要马上进入英语、语文、史地生的背诵,这样一来,学生早上到校后不再因交作业乱走动、乱说话,而且还能留出时间记忆知识,早操结束课代表按小组迅速收起各科作业交到教师处。这些措施的实施主要目的是督促学困生和投机取巧的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总之,班级管理要细心,只要做到腿勤、眼勤、口勤、脑勤、手勤,相信每位教师都是优秀的班主任。

猜你喜欢
列队生活习惯习惯
习惯
当心!这些生活习惯 正在摧毁你的听力
上课好习惯
又访兰考
途经澳门殡仪馆
好习惯
一日三餐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熟悉的一支大军
德国爆发新纳粹列队大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