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企业员工福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16-07-23 09:19太原武晓峰
现代企业 2016年3期
关键词:员工福利福利制度福利

□太原 武晓峰



铁路企业员工福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太原武晓峰

在国家转方式、调结构,大力节能减排,特别是华北地区大力整治雾霾,大幅压减耗煤项目生产规模等大形势下,铁路企业尤其是华北一些以煤炭运输为主的铁路局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铁路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创新发展,主动适应新常态带来的新变化,而建立科学、完善的员工福利制度,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是企业创新、转型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员工福利制度的基本概念

在我国,企业的福利,是指企业为满足员工的生活需要,在其工资收入以外,向员工本人及其家庭提供的货币、实物及其他一些服务形式,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法定福利,企业年金、商业保险、健康体检等企业自有福利。

二、铁路企业福利制度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铁老大”的管理理念,陈旧的用人制度很难打破,优秀的员工留不住,专业人才进不来,铁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相对落后,人才制度尤其是福利制度的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

1.管理层缺乏人才竞争意识。由于管理体制、历史延续等多方面原因,铁路企业的人事管理仍然没有摆脱传统人事管理观念的影响,虽然近年来铁路管理层也逐步意识到人力资源在生产和经营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但实际运行中多注重于事的管理而忽略了人的积极因素,多注重安全、设备、行车等管理,强调工资奖惩、人员处罚,忽视了对员工的重视和尊重,忽视了员工自我价值的需要,导致自有人才流失,外部人才难以引入,铁路企业在人才竞争中长期处于劣势。

2.福利制度设计有待完善。大多数铁路企业,所建立的员工福利制度,主要是国家强制执行的一些基本保障制度,如员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公积金制度等,也有一小部分文体设施、健康体检、带薪休假等方面的福利支出,这些仅仅实现了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前三个需求中的部分,即生理、安全和社交的需求,而对员工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福利制度在设计中很少涉及。这样的制度设计有可能导致两种现象:一方面是企业福利成本居高不下,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是企业福利的回报率低。许多员工对企业福利和工资收入认识不清晰,有的甚至把福利作为工资收入的一部分,丧失了激励员工、调动员工工作热情的原始价值。

3.福利制度没有得到广泛宣传。

由于社保政策、公积金以及企业年金等福利制度条目繁多、操作复杂,许多单位仅仅是层层转发文件,缺乏广度和深度的宣传。大多数铁路员工对自身所享受福利的类别、期限、使用范围一知半解,有的甚至是在生病、发生工伤、退休、买房后,才真正开始对福利制度进行了解,例如员工发生急诊在非定点医院就医,报销时才发现手续不全;发生视同工伤事故时未及时上报,错过上报时限;子女上学、直系亲属病故等员工救助项目未及时享受等,均是由于福利制度宣传不到位,使职工在享受制度上打了折扣,也容易引发一些信访事件。

4.福利制度缺乏个性化需求。由于铁路系统的特殊性,工作场所大多在铁路沿线,点多线长、生活和就医购药条件受地域影响很大,铁路企业福利制度设计缺乏对特殊群体的调研和分析,对员工需求缺乏个性化设计,比如中秋节发福利月饼。企业为了扶持一些下属单位,实现统一的采购和定制,结果就是“众口难调”,企业支付了成本却落了员工的埋怨,员工被动接受福利,自然也不会提供满意度。这样的例子很多, 不难发现待遇平均化会导致激励目的的失效,单一化福利忽视了员工的感受,特别是当前80后、90后员工比例越来越高,他们有更活跃的创新思维、自主意识更强的时代个性,福利制度的个性化建议应该得到重视。传统福利的节奏显然已无法满足员工需求,应该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创新,保持企业成本和员工满意度的平衡,才能使铁路企业福利制度真正发挥有效作用。

三、应对措施

建立行之有效的福利制度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瓶颈’,只有企业采取积极态度对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制定应对措施并不断深入整改,在思想上重视,在制度上不断完善和创新,才能真正获得福利投资的收益。

1.转变观念,重视人才的开发、使用。铁路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一是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加强人才资源建设;二是要把福利政策制度化。对在全国、路内企业技能大赛、技术比武中取得名次的,对在科技创新、小改小革、解决现场难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

给予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方面的奖励。同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集体决策后形成制度、常态化执行,为留住内部人才、吸引外部人才提供制度保障。

2.建立灵活、多样的企业福利制度。铁路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状况、经济能力、员工年龄结构、作业场所等综合因素的考虑,设计出一套最贴近员工需求、福利价值体现最大的实行方案,如加大对职工生产生活设施的投入,推进保障房和公租房建设,建设职工文化活动场所,增加对职业病的体检频次、项目,实施企业年金制度,健全完善常态化帮扶救助机制,解决困难职工实际问题等,同时让职工参与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参与监督,充分尊重员工福利选择权,建立灵活、多样和弹性的企业福利制度,既体现企业人文关怀,充分满足不同类型员工的个性需求,又在保障企业成本控制的同时,提高员工价值感观,使员工成为真正的福利“享有者”。以节日发放慰问品为例,企业如果在福利项目设计中考虑职工偏好,设定一定价值、不同品种的福利组合,供员工自主选择,或在职工生日时发放特殊福利,更能引起员工的情感共鸣,福利制度也更加灵活,作用也更加有效。

3.扩大宣传,加强沟通与反馈。企业应该重视福利制度的宣传,多措并举,全方位、多层次、高密度开展宣传,及时收集福利制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修改完善,提高职工的忠诚度和凝聚力。如通过发放各项福利制度的宣传手册、开设职业病健康讲座、宣读生活急救小常识以及利用局域网、互联网、手机app等有效载体,宣传社保政策动态,在线答疑解惑,多渠道搭建与员工沟通的桥梁。

4.创新思维,完善福利产品。首先要多研究员工心理,改革现有福利制度的不足,增加新的福利产品、开发新的福利项目,使之更符合员工心意。 其次是提高员工在福利上的参与度,员工既在物质上得到满足又在精神上受到尊重,对公司的满意度和忠诚度都会得到提升。再其次是增加人性化设计,通过一些细节的设计如生日祝福、退休欢送、直系亲属死亡慰问等,使员工体会到企业这个大家庭的关怀和呵护,从而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铁路企业要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福利制度,才能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铁路企业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源泉,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太原铁路局晋太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

猜你喜欢
员工福利福利制度福利
现代电力企业员工福利管理的主要方法
企业员工福利建设的分析
没有福利制度的经济增长局限:韩国的经验
最后要价仲裁博弈行为下企业员工福利问题的纳什均衡分析
“奇葩”员工福利成就知名企业
关于国有企业报酬与福利制度研究
那时候福利好,别看挣几十块钱,也没觉得紧巴巴的
“中式教育”,路在何方?
SZEGÖ KERNEL FOR HARDY SPACE OF MATRIX FUNCTIONS∗
清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