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适应配电自动化的馈线接地保护探究

2016-07-25 02:15梁伟锋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恩平供电局广东恩平529400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年11期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探究

梁伟锋(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恩平供电局,广东 恩平 529400)



基于适应配电自动化的馈线接地保护探究

梁伟锋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恩平供电局,广东 恩平 529400)

摘 要: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配网运行逐渐走向自动化,要想有效地适应配电自动化,维护配网的高效运转,就要深入分析馈线接地保护的方法,提高接地保护水平。本文对负序电流馈线接地保护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了保护的判断依据。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馈线接地保护;探究

结合馈线接地保护的基本原理,深入分析了负序电流故障选线的原理,在不测量各个线路的零序相位的情况下,同馈线保护有效配合,实现馈线接地保护功能的有效发挥。

一、馈线接地保护的原理分析

负序电流分流法是支撑馈线接地保护的基本原理。配网系统中会设置多条出线,正常情况下,三相负荷以及系统参数都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当K馈线中的某一相(A相)有单相接地故障(如图1所示),对应出现负序电流,该电流将经过故障区,流向供电端与未发生故障的线路,故障区的负序电流值就是二者电流之和,所以,此时故障区的负序电流值最大,其方向正好逆于供电端以及未发生故障线路的负序电流方向。接地保护此时将发挥分流作用,通过参照负序电流的梯度差来发挥这一作用。以此来控制故障区的电压。

图1单相接地故障示意图

二、基于负序电流的馈线接地保护

1 负序电流的计算方法

当馈线中的某一相出现接地时(设:K馈线的A相),选择对称分量法来计算负序电流,能够得出途径线路故障处的各类电流大小,其中包括:正序电流I1、负序电流I2、零序电流I0等。则有以下公式:

上式中,EA与Rf分别代表正常运行状态下,故障点的对地电压与接地电阻,Z0、Z1、Z2则各自代表故障发生时,配网整体的零序阻抗、正序阻抗、负序阻抗。

在电流较小的状态下,接地馈线系统的阻抗会形成以下关系:零序阻抗远大于正、负序阻抗,因此,能够将以上公式变成:

系统内部,高压端阻抗能够折算值低压端,从而使得阻抗值下降,由于配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配网中的Z2逐渐下降,其中多数配网结构为辐射式,单个馈线负荷下降、其阻抗相对上升。通常来说,同整个配电系统相比,单个馈线的负序阻抗要高出几十倍甚至百倍。所以,系统故障处的负序电流会形成自己的流动方向,通常朝着电源端流去。那么,故障线路的负序电流,可以用下面公式表示:I2k≈I2,对应的母线负序电压:U2=-EAZ2s/3Rf+Z0,未发生故障的线路,设为:i线路,其负序电流计算公式:I2i=U2/Z2i=-I2Z2S/Z2i。类似地,当另外的一条线路出现单相接地故障问题,则对应的线路k的负序电流:I2k=-I2Z2s/Z2k。

根据计算得出的负序电流的具体数值来对应实施馈线接地保护,首先对馈线K的接地保护加以分析与整定,得出公式:I2zd=Kk|I2K|,对馈线K接地故障进行检测,得出接地保护抗过度电阻能力。

通过综合性的分析与检测得出,通常情况下,馈线的负序阻抗要远远高于系统的负序阻抗,达到几百倍,小电流接地系统,其零序阻抗较大,通常达到上千欧,经过综合计算得出,负序电流馈线接地保护,其抗过渡电阻能够高达十几千欧到几十千欧。

2 基于负序电流方向的馈线接地保护

从单相接地故障图能够看出,负序电流有一定的来源,通常来自于故障发生处,并逐渐朝着电源端、非故障区流动。而且负序电流的方向,也是故障线路同非故障去反向,同时,发生故障的相,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故障电流,其负序电流同电压相位相同,所以,根据负序电流方向能够实施接地保护。

然而,负序电流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流动,会逐渐朝着电源端流动,同时,非故障线路也不会产生过大的负序电流,这无疑为负序电流方向的测量带来了挑战。因此,负序方向接地保护无法有效应用。

3 比较式接地保护

同负序电流类似,来自于接地故障的零序电流也将发生流动,从故障区逐渐朝着电源端、非故障区流动,然而,其具体的分布状况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例如:补偿度、线路的长度、结构等。其中故障区接地保护对应的零序电流为Iok=Io-Iok。

如果从馈线保护安装的位置到末尾,此段线并不是很长,那么Iok也就是来自于故障点的零序电流也会越来越小,甚至趋向于0。此时,Iok≈Io,也就是在零序电流方面,故障保护位置同故障位置大致相等,同样,负序电流同零序电流趋向一致,未发生故障的区域,其负序电流则趋向于0,其中要留出裕度,对应的故障线路需要达到以下条件:

其中:K1,K2为整定系数,各自取值为0.5、1.5,如果保护位置到末尾之间有一段很长的线路,那么就要扩大K1,K2的值,或者实施特定的整定计算。

三、馈线接地保护的优势特征

1 抵御弧光接地的干扰

对于电流较小的接地系统,最常发生弧光接地故障,这是因为电弧在实际的燃灭中,过大的零序阻抗使得能量无法被充分释放,从而导致位移电压上升,对零序回路补偿过程中,会引发谐振问题,从而导致零序选线的故障问题。当系统负序阻抗下降,故障选线将不会受到过大干扰。

负序电流将接地保护能够发挥超强的故障监测功能,即使是电阻高达十几千欧,也不在话下,可见该接地保护可以有效地抵御过滤电阻。

2 比较式接地保护体现出灵活的适应能力

随着配网的运行,故障过滤电阻会对应在不断地调整、变化,发生故障的线路中的负序电流、零序电流等也将随之发生动态调整,可见其灵活的适应能力。

四、馈线接地保护的实现方法

配网系统运行中,为了有效达到馈线自动保护的目的,最为关键的就是要从负序电流入手,抑制其对电源、主线路等带来的不良影响,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 零序电压启动

配网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多种因素会酿成负序电流,例如:不对称故障等。关键是要寻找一种方法来有效辨别,有效的方法为:零序电压启动法,发挥其辅助判断的功能,零序电压值变小时,甚至低于整定值,继电器实施复位动作。

2 电流变化量保护

配网系统处于常规运行状态下,负序电流也可能产生,源头为:不对称负荷、电流的不平衡等,要想有效克制这种不良影响,可以对负序电流故障进行分量处理,故障发生前、发生后,负序电流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针对变化量实施接地保护。

3 工作电流的合理设定

对工作电流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形成一个精准工作电流,要有效控制继电器测量误差,使其在20%以下,故障问题出现时,当负序电流、零序电流等较大,超出了所定义的精准电流,继电器对应发出保护动作。

4 比较式接地保护进行判断

所谓比较式指的是零序、负序两类电流之间的对比、对照。在接地保护工作过程中,负序电流不稳定,会受到负荷特性的干扰,同零序电流相比,负序电流变换器精度较低,要想有效控制负序电流接地保护出现误动作问题,有必要设置比较式接地保护,发挥对故障线的深入判断功能。例如:故障问题出现,当发现负序、零序电流较大,超出精确值时,达到负序电流接地保护判断的标准,就可以准确定位故障。

5 优化发展外部接线与软硬件

为了全面优化配网的运行质量,也可以加大对外部接线的优化与改造力度。当出线负荷相对较小,要想确保精准测量,高效定位故障,应该改进测量仪器,更新测量软件系统,提升其精准度,同时,也要对硬件系统进行更新与发展。

结语

以上是以负序电流大小为基础的馈线接地保护,通过理论的探索与实践的深入分析,能够得出一套有效适应配网自动化的馈线接地保护模式。

参考文献

[1]朱孔明.刍议配电自动化的馈线接地保护研究[J].电子世界,2013(8):45-46.

[2]张鲲.对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发展与实现技术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1(32):21-22.

[3]曾祥君,于永源,周有庆,等.配电网谐振状态与单相接地状态的辨识[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8(8):41-43.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配电自动化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下神峪村“由乱到治”之路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浅谈电力配电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探析电力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
智能电网中配电自动化的构建研究
“推”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