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受贿行为倾向与反腐策略

2016-07-26 04:28杨金桥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杨金桥

[摘要]目前关于腐败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政治学和法学领域,并偏重于对腐败行为的社会原因、政治原因等宏观层面的理论分析,但普遍缺乏在微观层面对个体受贿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及一般规律的实证性探索。本文在行为决策学的视闽下,对个体受贿行为的选择倾向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当损失时间和损失概率都不确定时,被试会更倾向于选择受贿;当损失时间确定但损失概率不确定时,被试可能遭受的损失程度越大,其受贿倾向越弱;当损失概率确定但损失时间不确定时,被试可能遭受的损失程度越大,其受贿倾向越弱。

[关键词]个体受贿;行为决策学;腐败行为;反腐策略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96(2016)03-0012-07

一、问题的提出

杜绝官员的受贿行为是一项非常棘手的问题。我国的法律条文中对受贿罪有如下描述: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受贿行为的本质是一种权钱交易,严重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而目前,对于受贿行为的影响因素、如何对受贿行为进行惩戒,以及如何阻止受贿行为的产生和扩散等问题,法学和政治学的研究占据了主导。这些研究主要站在宏观的角度看待受贿行为,缺乏对受贿行为的微观分析。本文认为,对受贿行为的研究,不能仅仅关注其应然性,更要深入探索其实然性,必须将受贿行为放在一个存在收益和损失两种可能的风险情境中,将面临受贿决策情境的个体视作理性的经济人,在这一视角下,实际观察并研究个体是如何在受贿与不受贿两个备选方案中进行决策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地制定行之有效的反腐策略。目前,已有一些学者站在这一视角研究腐败问题,但经验研究相当缺乏。本文基于行为决策学的视角,使用经验研究方法对个体的受贿行为进行分析。

在实际生活中,当个体在受贿与不受贿之间进行决策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收益和损失两种。其中,收益主要是指从他人那里获得的财物等不正当利益,损失则主要是指个体可能受到的法律惩罚。在一般性的受贿情境中,个体的收益通常是确定的,但个体的损失则通常是不确定的,即当个体做出受贿行为后,有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受到法律的惩罚,也有可能会侥幸逃脱。根据以上分析,当个体面临行贿者的行贿时,可供选择的方案及相应的后果有两种:保守方案(不受贿),如果选择这一方案,则个体既无收益,也无损失;冒险方案(受贿),如果选择这一方案,则个体会获得一笔确定的收益,同时需要承担某种损失,但这种损失发生的概率和发生的时间都不确定。因此,基于行为决策学的视角,能够影响个体选择倾向的因素有两大类:收益参数,包括收益值、收益概率和收益时间;损失参数,包括损失值、损失概率和损失时间。而本文关注的就是这些因素对个体受贿倾向的具体影响机制。

目前,一些行为决策学的相关研究结果可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借鉴。Kahneman和Tversky的经典研究发现,在面临损失时人们的选择会更冒险,在面临收益时人们的选择会更保守。而关于框架效应的研究又进一步证明,逻辑意义相同但表述不同的决策任务会显著影响个体的行为倾向。这些研究都说明,个体对收益和损失的内在心理加工过程可能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面对不同类型的决策情境时,个体的行为倾向就会有所不同。另外,关于跨期选择的研究表明,不确定事件在未来发生的时间也会对个体的行为倾向产生影响,同时个体所感知到的风险和框架效应等因素也会与事件发生的时间产生某种交互作用,使个体的行为倾向变得更为复杂。这些研究虽然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了得失框架、时间和风险概率等因素对个体行为倾向的影响,但仍然无法直接解释个体的受贿行为,这是因为,以往关于风险决策的研究,无论备择方案有哪几种,决策者所面临的收益参数和损失参数通常都是确定的,决策者对自己所能获得的收益和损失值、概率和时间都非常清楚。但受贿决策情境的特殊性却在于,个体所面临的两个备选方案中。一个是既无收益、也无损失,而另一个则是收益参数确定,但损失参数不确定。另外,由于“花生瓣形效应”(个体的行为倾向会随着决策所涉金额大小而发生变化的现象)的存在,个体在面临受贿决策情境时,所获得的收益值大小也会对其行为倾向产生影响,这些因素都会使个体的决策变得更加复杂。综上所述,为了研究个体在受贿决策情境中.受贿行为倾向的影响因素,本文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

实验1:损失概率和损失时间不确定对个体受贿行为倾向的影响。这一实验的目的是观察当个体面临受贿决策情境时,损失概率和时间不确定是否会对其决策行为倾向产生影响。本文预期,如果损失概率和时间不确定,个体会更倾向于选择冒险方案。

实验2:损失时间确定、损失概率不确定对个体受贿行为倾向的影响。这一实验的目的是观察当个体面临受贿决策情境时,损失时间确定但损失概率不确定,个体的受贿行为倾向特点。本文预期,当损失时间确定但损失概率不确定时,个体会随着损失时间的延长而更倾向于选择冒险方案。

实验3:损失概率确定、损失时间不确定对个体受贿行为倾向的影响。这一实验的目的是观察当个体面临受贿决策情境时,损失概率确定但损失时间不确定,个体的受贿行为倾向特点。本文预期,当损失概率确定、损失时间不确定时,个体会随着损失概率的提高而更倾向于选择保守方案。

二、实证研究

(一)实验1

被试为360名成年人(年龄18-37岁,男157人,女203人),智力、视力及矫正视力正常。实验材料为两个情境决策问题,分为两组。

第1组,如果有下面两个选项,你会选择?

A:没有任何金钱收益,同时也没有任何金钱损失。

B:马上能够得到x元钱。但30天后则会失去Y元钱。

第2组,如果有下面两个选项,你会选择?

A:没有任何金钱收益,同时也没有任何金钱损失。

B:马上能够得到x元钱,但将来有可能会失去Y元钱。

其中,第1组问题用来代表损失时间和概率确定的决策情境,第2组问题则用来代表损失时间和概率不确定的决策情境。在每组问题中,x代表被试的收益值,Y代表被试的损失值,二者的组合则作为实验的自变量。x值和Y值的设定方法是:首先将x值确定为1000、10000、100000三种,分别代表低、中、高三种收益值,然后将这三种x值进行适当比例的提高,作为对应的Y值。这是因为在真实的受贿决策情境中,个体所面临的损失必定大于收益,同时,个体一旦选择受贿,即使会遭受损失(即法律的惩罚),通常也只能发生在其获得收益之后。基于以上考虑,本实验中的Y值被设定为大于x值在30天以后加上利息的总收益。本文将这三种x值在30天后的总收益设定为原值的1.2-1.3倍,将Y值全部设定为x值的1.5倍,即1500、15000、150000三种。x值和Y值的组合就分为3个水平:1000-1500、10000-15000、100000-150000,并据此分出三种实验材料。

采用2(损失概率和损失时间的确定情况:确定、不确定)×3(收益值一损失值组合方式:1 000-1 500、10 000-15 000、100 000-150 000)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其中,损失概率和损失时间的确定情况是被试内变量。收益值一损失值组合方式是被试间变量。实验过程如下:首先按随机原则将被试平均分为三组,再分别给每组被试呈现其中一种收益值一损失值组合的实验材料,请被试认真作答。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每种实验条件下被试的选择频数如表1所示。

根据表1的数据,将选择冒险方案即B选项的被试人数作为因变量,将收益值一损失值组合水平和损失概率和损失时间的确定情况作为自变量进行x2检验。结果表明:收益值-损失值组合水平的主效应显著,x2/360=13.060,p<0.05:损失概率和损失时间的确定情况的主效应显著,x2=58.837,p<0.05。进一步对损失概率和损失时间不确定情况下的三种收益值-损失值组合情况进行x2检验,结果表明:x2=6.026,p<0.05。这一结果说明,当损失概率和损失时间不确定时,被试会更倾向于选择冒险方案,而且被试的这种选择倾向也会随着收益值的增加而越来越强。

(二)实验2

被试为360名成年人(年龄18-45岁,男133人,女227人),智力、视力及矫正视力正常。实验材料为情境决策问题。如果有下面两个选项,你会选择?

A:没有任何金钱收益,同时也没有任何金钱损失。

B:现在立刻会得到x元钱,但在z个月后可能会损失Y元钱。

其中,x代表收益值,Y代表损失值,z代表损失时间。为了考察损失时间的远近程度对被试选择倾向的影响,本文设定的z值共有三个:1个月、6个月、12个月。x值共有三个:1 000、10 000、100 000。考虑到在跨期选择当中存在的利息收益,同时为了考察损失程度对被试决策的影响,文本将与每一个x值对应的Y值设定为x值的1倍、3倍、5倍三种,例如,与“1 000”这一x值对应的Y值有1 000、3 000、5 000三个。以此类推。

采用3(收益值:1 000、10 000、100 000)x3(损失程度:对应收益值的1倍、3倍、5倍)×3(损失时间:1个月、6个月、12个月)三因素完全被试内实验设计。实验在正常照度的安静房间内进行,给每个被试以完全随机形式呈现所有27种实验材料,要求被试认真作答。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27种实验条件下被试对每个选项的选择如表2“实验2”一栏所示。

根据表2“实验2”一栏的数据,将选择冒险方案即B选项的被试人数作为因变量,将收益值、损失程度和损失时间作为自变量进行X2检验。结果表明:收益值的主效应不显著,X2=4.565,p>0.01;损失时间的主效应不显著,x2=2.505,p>0.01;损失程度的主效应显著,x2=4 736.729,p<0.01。进一步对三种损失程度之下,被试选择B选项的人数进行两两比较,损失程度在1倍与3倍之间差异显著,x2=2 751.411,p<0.01;损失程度在l倍与5倍之间差异显著,x22 321.211,p<0.01;损失程度在3倍与5倍之间差异显著,x2=63.406,p<0.01。这一结果说明,当损失时问确定但损失概率不确定时,被试可能遭受的损失值能够显著影响其行为倾向,即与被试能够获得的收益相比,被试可能遭受的损失程度越高,其选择冒险方案的倾向越弱。但是,确定的损失时间与被试能够获得的收益值却并不会对其行为倾向产生显著影响。

(三)实验3

被试为270名成年人(年龄20-39岁,男126人,女144人),智力、视力及矫正视力正常。实验材料为情境决策问题。如果有下面两个选项,你会选择?

A:没有任何金钱收益.同时也没有任何金钱损失。

B:现在立刻会得到x元钱,但在未来有Q的可能会损失Y元钱。

其中,x代表收益值,Y代表损失值,Q代表损失概率。为了考察损失概率对被试选择倾向的影响,本文设定的Q值共有三个:20%、50%、80%,x值共有三个:1 000、10 000、100 000。考虑到在跨期选择当中存在的利息收益,同时为了考察损失程度对被试决策的影响,本文将与每一个x值对应的Y值设定为x值的1倍、3倍、5倍三种,例如,与“1 000”这一x值对应的Y值有1 000、3 000、5 000三个。以此类推。

采用3(收益值:1 000、10 000、100 000)×3(损失程度:对应收益值的1倍、3倍、5倍)×3(损失概率:20%、50%、80%)三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实验在正常照度的安静房间内进行,给每个被试呈现所有27种实验材料,这些实验材料的呈现顺序完全随机,要求被试认真考虑作答。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27种实验条件下被试对每个选项的选择如表2“实验3”一栏所示。

根据表2“实验3”一栏的数据,将选择冒险方案即B选项的被试人数作为因变量,将收益值、损失程度和损失概率作为自变量进行x2检验。结果表明:收益值的主效应不显著,x2=4.794,p>0.01;损失概率的主效应显著,x2=167.175,p<0.01;损失程度的主效应显著,x2=983.079,p<0.01。进一步分别对三种损失概率和三种损失程度之下.被试选择B选项的人数进行两两比较,损失概率在20%与50%之间差异显著,x2=40.294,p<0.01;损失概率在20%与80%之间差异显著,x2=166.407,p<0.01;损失概率在50%与80%之间差异显著,x2=44.074,p<0.01。损失程度在1倍与3倍之间差异显著,x2=304.755,p<0.01;损失程度在1倍与5倍之间差异显著,x2=904.083,p<0.01;损失程度在3倍与5倍之间差异显著,x2=190.176,p<0.01。这一结果说明,当损失概率确定但损失时间不确定时,被试可能遭受的损失概率和损失值都能够显著影响其行为倾向,即被试可能遭受的损失概率越大,损失程度越高,其选择冒险方案的倾向越弱。但是,被试能够获得的收益值并不会对其选择倾向产生显著影响。

三、实验结果分析

尽管有研究者曾经对腐败现象和人们在风险和不确定情况下的行为特点进行过探索,但至今鲜见专门从行为决策学的角度对个体受贿行为倾向进行研究。本文研究了影响个体受贿行为倾向的主要因素。实验1的结果表明,当个体面临受贿和不受贿两个选项的选择时,损失概率和损失时间的确定性会对个体的行为倾向产生显著影响。其具体表现是,个体在损失时间和损失概率都不确定的情况下,会更倾向于选择冒险方案,即受贿。行为决策学中的三参照点理论可以对这一结果进行解释。该理论认为,个体通常会将自己决策的可能结果分为“失败、损失、获益、成功”四个区间,而结果对自身的价值则依照“从失败到损失>从获益到成功>从损失到获益”的关系进行排列。因此,如果同时存在期望价值相同的两个方案,其中,选择A选项能够保证决策者的期望效价介于损失和获益之间.而选择B选项则可以保证个体的期望效价跨越到成功区间中。那么根据三参照点理论,即使选择B选项存在风险,个体也会更加倾向于选择B选项。在实验1中所设定的决策情境中,个体所面对的正是这样的两种选项:A选项是保守的不受贿,选择这一选项会使个体没有任何金钱收益,也没有任何金钱损失;B选项则是冒险的受贿,选择这一选项虽然可能会使个体遭受损失。但个体却可以在当前获得一笔确定的收益。根据三参照点理论,个体就会对冒险陛的受贿选项表现出更大的偏好。

在实验1的基础上,实验2和实验3进一步探讨了损失时间的确定性和损失概率的确定性对个体受贿行为倾向的影响。实验2的结果表明。当损失时间确定但损失概率不确定时,个体所能获得的收益值和在未来可能遭受损失的时间都不会对个体的行为倾向产生显著影响,但随着被试可能遭受的损失程度逐渐提高,其选择冒险方案的倾向会逐渐减弱。这意味着,只要被试不知道自己在未来遭受损失的确切概率,那么无论被试能够在当前获得多大收益.以及预期自己可能会在未来的什么时候遭受损失,都不会显著影响其决策,被试的行为倾向只会随着遭受损失程度的提高而趋向于保守。这一结果说明,个体在进行决策时,对自己在当前所能获得的收益和未来可能遭受损失的时间都不敏感,而对自己在未来可能遭受的最大损失程度却非常敏感。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人们的损失规避倾向造成的。根据前景理论和三参照点理论,在决策活动中,与可能获得的收益相比,人们会更加在意自己可能遭受的损失。而在损失程度确定但损失概率不确定的情况下,人们无法精确地计算自己可能遭受损失的数学期望值,因而无论这种损失会发生在未来哪个确定的时间内,人们的注意力都始终会被自己可能遭受的最大损失程度所吸引。有关的证据在实验2的结果中也有所体现。在实验2中,当损失的最大值等于收益值时,被试选择冒险方案的倾向非常强,而当损失的最大值大于收益值时,被试选择冒险方案的倾向就会立刻变弱。这说明。在损失时间确定但损失概率不确定的情况下。个体会更倾向于将可能遭受损失的最大值作为决策依据。

实验3的结果表明,当损失概率确定但损失时间不确定时,损失概率和损失程度都会对被试的选择倾向产生影响。具体表现是:随着被试面临的损失概率逐渐增大。以及可能遭受的损失程度逐渐提高,其选择冒险方案的倾向都会逐渐减弱,但被试在当前所能获得的收益值却不会显著影响其决策。这一结果说明,个体在进行决策时,对当前所能获得的收益值并不敏感,而对自己可能遭受损失的概率和损失的程度都非常敏感。由于大部分人都是遵循着损失规避原则进行决策的,因而无论个体在当前能够获得多大的收益,都总是会首先考虑自己在未来遭受的损失。而在个体所面临的损失程度和损失概率都确定的情况下,个体能够非常直接而精确地计算出自己可能遭受损失的数学期望值,并据此进行决策。有关的证据在实验3的结果中也有所体现。在实验3中,被试选择冒险方案的倾向随着损失程度和损失概率的提高而逐渐变弱。这说明,在损失概率确定的情况下。个体会精确地计算可能遭受损失的数学期望值,并据此进行决策。而不确定的损失时间由于不会影响到个体对自身损失数学期望值的估算,因而损失时间不确定就不会影响个体的行为倾向。

四、结论与启示

个体在同时存在保守与冒险两种备择方案的受贿决策情境中,在损失时间和损失概率不确定的情况下,被试会更倾向于选择冒险方案。当损失时间确定但损失概率不确定时,被试可能遭受的损失程度越大,其选择冒险方案的倾向越弱。损失时间和被试能够获得的收益值不会对其选择倾向产生影响。当损失概率确定但损失时间不确定时,被试可能遭受的损失概率和损失程度越大,其选择冒险方案的倾向越弱,同时,被试能够获得的收益值并不会对其选择倾向产生显著影响。

本文从行为决策学的角度,探讨个体受贿行为倾向的影响因素,这对深入了解腐败行为并遏制腐败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研究发现,当个体面临受贿决策情境时,如果不知道未来可能遭受的损失时间和损失概率,那么即使损失程度很大,个体也会更倾向于选择受贿,并且个体所能立刻获得的收益越多,受贿的倾向就越强。这一结果提示,虽然在法律中对不同程度的受贿行为存在明确的惩罚标准,但这些惩罚标准本身对有效遏制受贿行为的产生可能并无太大的作用。如果没有严格而完善的检察制度作为支撑。不能使具有受贿条件的人员明确自己一旦受贿会在什么时候,以及会有多大的可能受到法律制裁,那么明确的惩罚标准就很可能会失去其震慑意义,而且这些人员能够从他人那里收受的财物越多,就越可能无视惩罚。铤而走险选择受贿。因此,要有效遏制受贿行为,最重要的是要设法使具有受贿条件的人员对受贿行为所能遭受的处罚概率和处罚时间形成明确的感知和预期。这不仅需要检察机关、司法部门能够严格履行职责,使任何受贿人员都无法逃脱应有的法律制裁,同时也需要社会媒体充分发挥信息传播的作用,向具有受贿条件的人员全面而真实地通报反腐成果,对具有受贿条件的人员施加压力。此外,研究还发现,在被试所面临的受贿决策情境中,一旦选择受贿后的损失时间是确定的,那么被试选择受贿的倾向会立刻减弱,无论这一时间是较近还是较远:而一旦选择受贿后的损失概率是确定的,那么被试则会随着不同的概率,逐渐调整自己的决策。这一结果提示,相对于受贿后遭受处罚的概率,个体对受贿后遭受处罚的时间更为敏感,即如果选择受贿,那么明确预知到自己会在未来可能遭受处罚的时间.比明确预知到自己遭受处罚的概率更能够遏制个体的受贿倾向。因此,如果暂时没有有效的方法确保所有受贿人员都一定能够受到法律的制裁。那么定期地对具有受贿条件的人员进行全面深入的财务检查可能会相对比较有效地遏制其受贿行为。

(责任编辑:邓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