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6-07-26 04:00成亚玲谭爱平杨丽莎郑志凌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成亚玲,谭爱平,杨丽莎,郑志凌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湖南 长沙,410208)



“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成亚玲,谭爱平,杨丽莎,郑志凌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湖南 长沙,410208)

[摘要]“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课程是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结合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华为的校企合作,在课程教学项目遴选、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尝试性的改革探索为提高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综合能力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提供了方法与思路。

[关键词]教学改革;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一、引言

“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其处于网络技术人才培养过程的末端,但学习的内容处于网络工程项目生命周期(项目计划、规划设计?工程实施、工程验收?运行管理与维护?网络应用)的前段,是对本专业所学知识、技术的综合运用,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同时,开设该课程对教师要求也比较高,出现了该课程“难开、难教、难学”等困境。基于互联网+形势下,推动高职“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课程建设思路

以行业、企业需求为驱动力,以“合作共建、协同发展”理念为指导,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对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人才的需求情况,确定其职业岗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对其岗位能力进行分析,结合职业(行业)标准及网络工程师资格认证要求,制定课程能力标准。根据能力标准制订《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的课程标准,然后进行主教材、案例集、素材库、实训指导书等配套资源的开发。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教学做合一,强化技能训练;按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实施过程的不同阶段设计学习情境,内容对接岗位需求,提升职业能力。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取“学校项目模拟+企业现场实践”教学模式,运用“教学做”合一、“项目载体、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培养网络规划设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能力[1]。该课程建设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建设思路

同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整合院校、企业优秀教学资源、工程项目资源和智力资源,通过系统化设计,建成内容丰富、可同时满足不同类型院校用户的需求,兼顾行业、企业用户需求并支持终身学习,能够持续更新的面向用户的应用学习型课程教学资源库。

三、教学项目遴选与内容组织

(一)教学项目遴选

考虑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学习者学习基础的参差不齐,学习要求的多样化等特性,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校企深度融合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从“小型网络规划与设计”、“中型网规划与设计”、“大型网络规划与设计”三个层次,选取企业、教育、政府、金融、电力等不同行业具有代表性项目作为教学内容。结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分析岗位工作任务、职业标准和后续课程要求,从企业真实项目案例中选取具有代表性项目作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既有针对性,又有适应性,如图2所示。在“大型园区网规划与设计”项目中,选取四个学习项目作为教学案例,如图3所示,涵盖了大型园区网规划设计的内容。

图2 教学内容选取依据

图3“大型园区网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二)内容组织与安排

1、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构建若干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划分若干学习任务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从小型园区网(低级)、中型园区网(中级)、大型园区网(高级)三个层次组织进行内容设计与教学实施,方便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如“大型园区网项目的规划与设计”其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如表1所示。

通过校企深度融合,跟踪网络最新主流技术、行业标准与规范,对毕业生跟踪调查,融入网络工程师、CCNP等职业资格标准,按照网络工程项目生命周期,以工作任务其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以“大型园区网规划设计”项目作为载体,整合、序化教学内容,设计了“典型大型园区网架构认知”、“远程接入站点网络方案设计”、“分公司网络方案设计”、“总公司网络方案设计”4个学习情境,并将内容分解为“大型园区网架构与网络技术分析”、“远程接入站点本地网解决方案”等4个学习项目,每个学习项目都制定了明确的学习任务。

表1“大型园区网规划设计”教学内容组织

2、校企深度融合,实施校内项目模拟、校外企业现场实践教学

依据课程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内容要求,遵循网络工程项目的工作流程,将本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予以实施,课时安排为60学时。

第一阶段:以“某大型园区网规划与设计”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在校内完成,共36学时,如表2所示。

表2 第一阶段学习内容安排

通过第一阶段学习,使学生熟悉网路工程项目规划设计的工作流程,初步掌握各工作环节的操作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第二阶段:校企合作,依托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在企业专家和专任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实际项目规划,强化网络工程师、网络规划设计师职业能力,与岗位实现无缝对接。在校外完成,共26学时,如表3所示。

表3 第二阶段学习内容安排

第二阶段全部在企业完成。每个实践项目以小组为单位,由企业教师下发工作任务,学生设计方案,经企业教师认可方案后实施工作任务,再进行项目测试并制作技术文档准备迎接项目验收,最后将实践成果展示,企业教师点评、提高。通过本阶段学习,学生掌握网络工程规划与实际实战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教学设计

依据课程教学内容,从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过程设计[1]。如“大型园区网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由4个项目(项目一大型园区网架构与网络技术分析、项目二远程接入站点本地网解决方案、项目三分支本地网解决方案、项目四总部本地网解决方案)组成。其项目一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过程设计如表4、5、6所示:

表4 教学设计:《项目一 大型园区网架构与网络技术分析》

表5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项目一 大型园区网架构与网络技术分析》

表6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项目一模块3 大型园区网络规划设计与方案书编制》教学任务单

五、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

(一)教学模式设计

以“某某大型园区网规划与设计”项目作为载体,按照网络工程规划设计实施流程,采取“学校项目模拟+企业现场实践”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团队针对网络工程项目实践性强的特点,在课程教学实施中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项目驱动、角色扮演、教学做合一等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如图4所示。

图4“学校项目模拟+企业现场实践”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方法改革

针对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采取项目载体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分组讨论法、教学做合一等教学方法[1]。如项目载体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创设学习情境,分小组实施,其思路为:1)教师下达项目任务书;2)学习小组分析任务,查找资料,整理相关知识,交流信息,相互讨论;3)学习小组制定计划,初步确定实施方案,提交教师审核,学生优化方案;4)学习小组任务实施;5)小组成员自查、互查,项目实施修正;⑥各小组展示成果,分析比较,自评、互评、教师分析评价,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实践,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建设

整合学校、企业优秀教学资源、工程项目资源和智力资源,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构建资源库架构,融院校教学、企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需求为一体,打造实习实训、职业信息、认证培训、工程项目和技术标准等专业应用共享型课程资源库[3]。同时开发课程标准、学习情景设计、教学指南、学习指南、表格化电子教案、项目技能训练任务书(任务单)、教学微课、慕课等实用教学资源[4],缓解高职院校该课程“难开、难教、难学”的局面。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依托素材丰富、资源立体的课程教学资源库平台,让教师在备课中不断创造,让学生在自学中享受过程,实现线上线下随时学习,支撑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改革。

结语

教学改革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探索与尝试。围绕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仍需不断探索与改革,高职“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课程改革应进一步搭建基于企业岗位工作环境,进行项目化的课程改革,建立更加丰富、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5],综合能力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真正培养符合企业行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谭爱平,陈超,杨幸等.基于装备制造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12):140-144.

[2]施黎华.项目教学设计的着力点[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3(3):49-50.

[3]尹洛蓉.开发共享型课程资源库,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以畜牧兽医专业课程资源库建设为例 [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31(5):230-231.

[4]黄百钢,王忠.MOOC与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36(z2):182-185.

[5]祝士明,吴文婕.五个对接: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J].职教论坛,2014(27):10-13.

[中图分类号]TU98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004(2016)03-0069-04

[收稿日期]2016-3-17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能力递进课程研究”(项目编号:ZJB2012072);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工学平行的‘分段轮岗式’现代学徒制模式研究”(项目编号:GYKYJ2015002);“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教材设计与开发”(项目编号:GYKYJ2011011)。

[作者简介]成亚玲(1981-),女,上海人,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软件技术。谭爱平(1979-),男,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网络技术与应用、高等教育管理。

“Network Project Planning and Design”Course Teaching Reform

CHENG Ya-ling,TAN Ai-ping,YANG Li-sha,ZHENG Zhi-ling
(Hunan Industry Polytechnic,Changsha 410208,Hunan)

[Abstract]“Network engineering planning and design”course is vocational school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network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a professional core curriculum.Combined with Hunan Industry Polytechnic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spect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project selection,teaching content organization,instructional design,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resources,construction and other Reform attempted to improve the student Career core competitiveness,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positions“zero distance”docking.

[Key words]teaching reform;Network Project Planning and Design;Teaching Model;Instructional design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