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腔、双腔气管插管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三野根治术中临床应用观察

2016-07-26 01:26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外科内江641000
陕西医学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单腔双腔胸腔镜

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外科(内江 641000)

谢晓阳 王 毅 易 军 罗 雷 李晓亮



单腔、双腔气管插管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三野根治术中临床应用观察

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外科(内江 641000)

谢晓阳王毅易军罗雷李晓亮

摘要目的:观察单腔气管插管与双腔气管插管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三野根治术中的效果。方法:收集进行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三野根治术患者70例,根据术中气管插管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进行单腔气管插管,对照组进行双腔气管插管。观察两组患者平均插管时间、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左喉返神经链淋巴结清扫个数、总淋巴结清扫个数等。结果:研究组平均插管时间、左喉返神经链淋巴结清扫个数、总淋巴结清扫个数分别为1.43±0.20min、3.17±2.51个/例、42.74±18.09个/例,对照组分别为6.51±0.57min、1.28±2.12个/例、34.29±15.77个/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17.14%,对照组4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双腔气管插管,单腔气管插管操作更为简便易行,能够有效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能够有效清除上纵隔淋巴结。

主题词食管肿瘤/外科学气管切开术胸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

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食管癌较为有效的一种方式,但是,食管癌患者术后容易并发肺部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为进一步探讨单腔气管插管与双腔气管插管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三野根治术中淋巴结清扫的效果以及对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笔者对70例手术患者进行了临床分组观察,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70例进行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三野根治术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住的手术病例。根据术中气管插管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进行单腔气管插管,对照组进行双腔气管插管。研究组:男性29例,女性6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59.3±9.4岁;肿瘤部位:上段4例,中段25例,下段6例;TNM分期:Ⅰ期4例,Ⅱ期15例,Ⅲ期16例。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5例,年龄36~79岁,平均年龄59.5±9.2岁;肿瘤部位:上段5例,中段24例,下段6例;TNM分期:Ⅰ期3例,Ⅱ期15例,Ⅲ期1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TNM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有可比性。

2插管方法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进行双腔支气管插管,听诊肺隔离良好后固定导管。导管固定后嘱患者由平卧位变为侧卧位,再次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明确导管位置。手术操作进胸后实施单肺通气,术中予CO2维持人工气胸,使得患侧肺萎陷[2]。术中呼吸机辅助间歇正压通气,术中每小时吸痰1次、双肺通气1次;单腔气管插管患者手术操作进胸后开放气道,并行CO2人工气胸使患侧肺萎陷。术中呼吸机辅助间歇正压通气,每小时吸痰1次、胀肺1次。

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平均插管时间、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左喉返神经链淋巴结清扫个数、总淋巴结清扫个数等。

结果

1两组患者术前临床基本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提质量指示、白蛋白水平(Alb)、术前并发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临床基本资料比较

2两组患者平均插管时间、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研究组平均插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喉返神经链淋巴结清扫个数、总淋巴结清扫个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平均插管时间、术后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讨论

目前研究表明,食管、贲门、肺等开胸手术及胸腔镜手术过程中均需要进行单肺通气[3]。单肺通气的目的主要在于使得一侧全肺萎陷,为手术者提供较好的视野及操作空间[4]。目前认为,理想的单肺通气方法,既能有效隔离双侧肺,又能保证足够的通气以及氧合。目前临床上常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来进行单肺通气,但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双腔气管插管不但价格昂贵,且对技术的要求较高[5]。另外,由于导管放置与定位的时间较长,因此改变体位后导管移位率较高,有研究显示高达65.0%。因此,在插管以及放置体外后,需要两次进行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以确定导管在位。但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能够刺激患者的肺部,容易引发外源性肺部感染[6]。近年来,单腔气管插管逐渐在一些开胸手术及胸腔镜手术中开展。与双腔气管插管比较,单腔气管插管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插管时间及定位时间均较短。由于气管导管无需插入支气管,因此对支气管黏膜的损伤较小,术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同时术中气道压力平稳,较容易保持术中SpO2平稳,使麻醉的管理较容易,且且对肺功能的影响较小[7]。

食管癌TNM分期规定,N分期敏感度必须清扫至少12枚淋巴结才能达到90%以上。上纵膈、喉返神经链淋巴结是食管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重要部位,且文献证实,食管癌术中侯返、神经旁、上纵膈淋巴结清扫的重要性。因食管癌根治术胸腔镜术中行CO2人工气胸,且操作时患者体位为左侧俯卧位,术中右肺萎陷,操作空间大,便于使喉返神经暴露及周围淋巴结的清扫。为进一步探讨单腔气管插管与双腔气管插管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三野根治术中的效果,笔者对我院收治的70例手术患者进行了临床分组观察。首先,研究组平均插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充分表明单腔气管操作简便易行,对操作的要求较高,适合各级医院开展[8-9]。我们发现,研究组左喉返神经链淋巴结清扫个数以及总淋巴结清扫个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双腔插管的管径较粗,且需要插入一侧的支气管,使得支气管被导管塑形,因此较难暴露左喉返神经链旁淋巴结,使得左喉返神经链淋巴结清扫个数以及总淋巴结清扫个数均较低。而单腔气管插管时由于术中气管较软,因此术中术野暴露充分,有利于左喉返神经链淋巴结的清扫[10]。最后,我们对比了两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显示研究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该结果表明,单腔气管插管对患者肺部的损伤较小,因此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综上所述,相对于双腔气管插管,单腔气管插管操作更为简便易行,能够有效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能够有效清除上纵隔淋巴结。

参考文献

[1]哈盘·海依达尔,张存平.单腔、双腔气管插管对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J].工企医刊,2014,27(6):1132-1133.

[2]洪强,姚维深,莫春生,等.左侧卧位、俯卧位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肺功能比较[J].山东医药,2015,(22):78-79.

[3]郭燕春,王旬果,陈少平,等. 艾迪注射液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50例[J]. 陕西中医,2014,35(5):524-525.

[4]檀俊涛,徐红萌,赵爱华,等.不同气管插管方式对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2,34(3):347-348.

[5]周源,汪栋,韩开宝,等.食管癌根治术后再次气管插管的原因与对策探讨[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5,(8):738-740.

[6]魏本忠.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综合法与纤支镜法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5):1097-1098.

[7]周荣胜,刘齐宁,关正,等.低潮气量联合低呼气末正压通气用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的临床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2,20(2):393-395.

[8]Sancheti M S,Dewan B P,Pickens A,etal.Thoracoscopy without lung isolation utilizing single lumen endotracheal tube intubation and carbon dioxide insufflation[J].The 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 and the Southern Thoracic Surgical Association,2013,96(2):439-444.

[9]胡振东,蒋明,张勤,等.食管癌手术左胸径路下的双喉返神经淋巴结链清扫[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4,30(6):372-373.

[10]崔凯,柯昌康,康树宏,等. 含不同脂肪乳剂全肠外营养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J]. 陕西医学杂志,2014,43(11):1481-1483.

(收稿:2015-11-23)

【中图分类号】R73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77.2016.07.28

猜你喜欢
单腔双腔胸腔镜
羊双腔吸虫病的临床特征、诊断与防治措施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的选择:单腔还是双腔?∗
单腔气管插管CO2人工气胸在微创食管切除术中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冲封管连接器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内科胸腔镜术后留置细引流管的利弊分析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双腔管插入操作者手卫生依从性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自制双腔T管在胆道探查术后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