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钠素与肌钙蛋白I检测在小儿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2016-07-26 01:27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检验科东营257034
陕西医学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肌钙蛋白心衰阳性率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检验科(东营 257034)

唐玉蓉 牟佩佩 王际亮 伊心浩△



脑钠素与肌钙蛋白I检测在小儿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检验科(东营 257034)

唐玉蓉牟佩佩王际亮伊心浩△

摘要目的:探讨脑钠素(BNP)与肌钙蛋白I(CTnI)在小儿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小儿早期心力衰竭心衰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受试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人员均进行心力衰竭脑钠素与肌钙蛋白I的指标检查,比较观察组各个分期患者于对照组BNP及CTnI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各个分期BNP及CTnI水平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高于正常值的情况下观察组患者心衰期BNP及CTnI水平最高、心衰恢复期BNP及CTnI水平次之、心衰前期BNP及CTnI水平最低,且每两个心衰进展期BNP及CTnI水平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各个分期BNP及CTnI阳性率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心衰早期组及恢复期组BNP阳性率与CTnI阳性率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心衰期组BNP阳性率与CTnI阳性率组内比较均有明显性改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钠素与肌钙蛋白I检测可为小儿心力衰竭诊断提供充分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意义。

主题词心力衰竭/诊断肌钙蛋白I/分析利钠肽,脑/分析儿童

小儿心力衰竭是指急性发作的心功能异常,是一种以肺水肿、心源性休克为典型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脑钠素(BNP)及肌钙蛋白I(CTnI)作为心脏生物标志物的代表,在对成人心衰的诊断中应用相对广泛[1]。为探讨脑钠素(BNP)与肌钙蛋白I(CTnI)在小儿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将我院40例小儿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入院的40例小儿早期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符合心力衰竭诊断青岛标准,同时排除[2]:①因心衰多次入院患者;②未能进行相关指标检查的患者。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个月至3岁,平均年龄(1.1±0.7)岁;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个月至3岁,平均年龄(1.2±0.8)岁;所有受试人员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标本采集及检测方法肌钙蛋白I检查:在所有患者的心衰早期、心衰期、恢复期均清晨空腹采静脉血3ml,然后使用美国Encor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hs-CTnI。正常值: hs-CTnI<0.06mg/L ;B型脑钠素检查: 在所有患者的心衰早期、心衰期、恢复期均空腹采静采静脉血3ml,使用西门子CP-ADVi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液BNP。

3观察指标及分期判定

3.1观察两组患者脑钠素与肌钙蛋白I平均水平情况:根据ROSS心功能分期,临床出现心衰表现及心功能I级认为心衰早期;疾病进展、心功能Ⅱ级或以上认为心衰期;经治疗心衰纠正、心功能恢复I级为恢复期。分别检测40例患者在心衰早期、心衰期、恢复期的BNP与CTnI水平,由相关人员收集患者心衰进行中三个时期的BNP与CTnI测定水平结果。

3.2观察两组患者脑钠素与肌钙蛋白I检测阳性率分布情况:根据ROSS心功能分期、临床出现心衰表现及心功能I级认为心衰早期;疾病进展、心功能Ⅱ级或以上为认心衰期;经治疗心衰纠正、心功能恢复I级为恢复期。分别检测40例患者在心衰早期、心衰期、恢复期出现BNP与CTnI的数量,收集心衰患者病程中三个时期的BNP与CTnI阳性率结果。

结果

1观察组患者各个分期和对照组患者脑钠素与肌钙蛋白I平均水平情况比较观察组各个分期BNP及CTnI水平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心衰早期组BNP、CTnI水平较心衰组、恢复组均有显著性改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心衰期组BNP、CTnI水平均显著性高于恢复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观察组患者各个分期和对照组患者脑钠素与肌钙蛋白I检测阳性率分布情况比较观察组各个分期BNP及CTnI阳性率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心衰早期组及恢复期组BNP阳性率与CTnI阳性率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心衰期组BNP阳性率与CTnI阳性率组内比较均有明显性改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观察组各个分期和对照组患者脑钠素与肌钙蛋白I平均水平情况

注:与心衰期BNP比较,*P<0.01;与恢复期BNP比较,■P<0.01;与对照组BNP比较,▲P<0.01;与心衰期CTnI比较,aP<0.01;与恢复期CTnI比较,bP<0.01;与对照组CTnI比较,cP<0.01

表2 观察组各个分期和对照组患者脑钠素与肌钙蛋白I检测阳性率分布情况

注:与对照组BNP比较,*P<0.01;与同组CTnI组内比较,■P<0.01;与对照组CTnI比较,▲P<0.01

讨论

随着医疗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对疾病进展的不同时期同一标志物的测定,可以一定程度上反应疾病的进程,对改善疾病预后与指导针对性治疗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3]。其中以脑钠素与肌钙蛋白I在小儿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最为常见。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以往主要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X线胸片检查为主,由于缺乏灵敏性和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其误诊率较高。采用准确、客观的能反映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进程的实验室指标具有重要临床诊断意义[4]。

BNP具有一定的排钠扩血管作用,心室肌细胞的合成与释放是BNP的主要来源,当机体发生心功能不全时,由于心室肌细胞的合成和释放作用,BNP水平会大幅度上升,从而起到排钠、利尿和扩血管的作用,是人体自身血压调节和水钠代谢的一种机制[5]。BNP主要来源于心室肌细胞,其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它可以促进排钠、排尿,具较强的舒张血管作用,同时可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缩血管作用,是人体抵御容量负荷过重及高血压的一个主要内分泌系统。心功能障碍能够极大地激活利钠肽系统,心室负荷增加导致BNP释放。BNP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合成分泌, 心室负荷和室壁张力的改变是刺激BNP 分泌的主要条件。BNP的清除有两条途径:一是由利尿钠肽C型受体介导,内吞入胞内后由溶酶体降解;二是由中性内肽酶降解。BNP水平的高低是反映心脏血流动力学障碍的重要指标,其释放水平与心室壁张力的大小往往具有密切的相关性[6]。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左心室舒张及收缩末期内径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关系,这提示了血浆BNP水平的变化和心力衰竭的发生和进展有着一定的关系[7]。

CTnI大部分以CTnI-CTnC复合物形式存在于心房肌和心室肌细胞的胞质中,3%的CTnI游离于心肌细胞的胞质内,在心肌细胞膜完整状态下,CTnI不能透过细胞膜入血循环。当心肌损伤时,CTnI则透过细胞膜入进入环外周血循环。但外周血循环中仍然主要以CTnI-CTnC复合物形式存在,游离的CTnI较少。当心肌损伤发生时,血液中可有大量CTnI的释放,很快即可以检出其浓度上升,12~24h内CTnI浓度就可以达到最高水平,并且其峰值水平可持续7~10d,故其用于诊断的窗口期较长,因此也作为临床上指示心肌损伤的生物学标志物之一[8]。由于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可检出微小心肌损害,故而其成为心肌细胞损伤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强的标志物之一,但由于其诊断效能极高,临床诊断上通常需要排除其他生理性情况。

血液BNP及CTnI水平上升与小儿心力衰竭的发病和心功能损害程度加剧有关;可用于对小儿心力衰竭的发病进行辅助诊断并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评价[9]。临床上,通过BNP评估心脏功能;通过CTnI评估心肌损伤情况。本研究对40例小儿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脑钠素(BNP)与肌钙蛋白I(CTnI)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各个分期BNP及CTnI水平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在高于正常值的情况下观察组患者心衰期BNP及CTnI水平最高、心衰恢复期BNP及CTnI水平次之、心衰前期BNP及CTnI水平最低,且每两个心衰进展期BNP及CTnI水平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各个分期BNP及CTnI阳性率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心衰早期组及恢复期组BNP阳性率与CTnI阳性率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变,存在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心衰期组BNP阳性率与CTnI阳性率组内比较均有明显性改变,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可以看出,心力衰竭时血浆BNP及CTnI水平显著提高,且BNP反映心功能改变相对CTnI更敏感。同时血液BNP及CTnI水平上升与小儿心力衰竭的发病和心功能损害程度加剧有关;可用于对小儿心力衰竭的发病进行辅助诊断并对患者的病情进展进行评价。

综上所述,脑钠素与肌钙蛋白I检测可为小儿心力衰竭诊断提供充分依据,具有临床诊断意义。

参考文献

[1]郑翔宇,鲁会田,李永伟.高敏C反应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和B型钠尿肽联合检测对老年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3):5996-5997.

[2]马淑婧,马芳宁.电脑婴幼儿高频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40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6):753-753.

[3]岳燕军,董存元,陈素娟.血清BNP、CTnI及心肌酶谱水平检测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2013,24(1):56-58.

[4]贺岩,李富荣.血清BNP、hs-CRP、CTnI及UA联合检测对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2012,27(8):647-650.

[5]苏猛,张桂红,朱海燕.BNP、cTnT、CTnI及血尿酸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及后期心衰发生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4):3070-3071.

[6]曹萍,沈丹,钟亚.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血浆脑钠肽和肌钙蛋白I的含量改变[J].临床急诊杂志,2012,13(2):110-112.

[7]周剑波,陆忠明.BNP、TNF-α、CTnI联合检测在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8):6844-6844.

[8]程建平,张建明,金跃.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BNP和CTnI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5):879-881.

[9]李凌华,左英,汪君,等.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脑钠素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5,36(7):824-825.

(收稿:2015-11-26)

通讯作者:△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科教科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77.2016.07.62

猜你喜欢
肌钙蛋白心衰阳性率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肌钙蛋白升高也有可能是这些疾病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抗核抗体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
超敏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心脉隆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前体及肌钙蛋白Ⅰ的影响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