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后主词成就

2016-07-27 21:02兰秋娥
教师·中 2016年1期
关键词:词风

兰秋娥

摘要:李煜,五代词人,南唐国君,他独特的身份与经历决定了其词的创作风格。李煜的词可分为前后两期,以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他降宋时作为界线。前期的词,题材较窄;后期词大多抒发亡国家破和怀旧伤今之情,风格沉郁。

关键词:李煜词成就;家国意识;词风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2-0024-02收稿日期:2015-10-27

李煜,字重光,号钟隐,又号莲峰居士。南唐中主第六子,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公元974年10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次年11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七夕是他的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作“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药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李煜是我国五代时期最有成就的词人,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前期的词已表现出他非凡的才华与出色的技巧,但题材较窄,主要反映宫廷生活与男女情爱,风格柔靡,表现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沉醉,倾注的是对宫廷女性的无限激情。到了后期,李煜由皇帝变为囚徒。屈辱的生活,亡国的沉痛,往事的追忆,“此中日夕只以泪洗面”,使他的词的成就大大超过了前期,不再是沉醉、沉沦,而是一种精神上的追寻。《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反映了他身世与词风的转折。《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等是他后期的代表作,主要抒写自己凭栏远眺、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抒发了明知时不再来而心终不死的感慨,艺术上达到很高的境界。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温庭筠、韦庄等花间词人的传统,又受了李璟、冯廷巳等的影响,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其主要成就表现在:

(1)把词的表现领域扩大了。在李煜之前,词以艳情为主,内容浅薄,即使寄寓一点怀抱,也大都用比兴手法,隐而不露。而李煜词中多数作品则直抒胸臆,倾吐家国身世之感,情真语挚。在亡国之后,他在汴京大书特书自己的亡国伤感之情,毫不畏惧。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豪迈思国之感,开创了词亦可抒情的先河。但也正因为这首《虞美人》葬送了一代伟大的词人,但与此同时也造就了这个悲剧词帝的万古流传。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

肠断更无疑!

这首《望江南》,是李后主入宋后追恋故国之作。李煜词笔,挥洒自如,以寥寥几句,写人间大悲剧,以昔日之荣盛反托今日之凄凉。凭着他的高超艺术技巧,把重温旧梦的一腔悲恨,表露得隐而实显、浅而深致。所以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2)李煜词语言自然、精练而又富有表现力。不镂金错彩,而文采动人;不隐约其词,却又情味隽永;形成既清新流利又婉曲深致的艺术特色。李煜的这类作品受到了花间词的影响,可又不完全继承花间词风。花间词虽轻艳绮靡,但总体上还是有中国传统文人那种古典的含蓄,掩饰一些隐讳的内容。李煜的词却摒弃了这种掩饰,致力于把所有的情和景一吐为快。如《菩萨蛮》: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这首四十四字的小词,作者所选择的景物、细节、语言都十分精练,具有高度概括力。“花明”“月暗”“轻雾”构成一幅朦胧和谐的图画。李煜把小周后的动作神情表现得活灵活现,让人心生爱怜。李煜在写作时就是如此直陈其事,直抒其意,毫不隐讳。他以这种风格得以流芳百世,这种直抒胸臆的率真在其后期词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3)具有较高的概括性。李煜的词,往往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境界。李煜词之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象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正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己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如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外部形态。又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清平乐》)等名句,通过流水、落花、春草等具体可感的形象深刻而生动地写出了人生悲欢离合之情,引起诸多读者的共鸣。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埋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

李煜词高度的艺术成就是公认的,在五代的词坛上,他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李煜词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主要在于他不同于别人的表现手法:

第一,直抒胸臆的抒情手法。李煜的大多数词都有这种挥洒淋漓、一吐为快的抒情方式,有的甚至通篇都用。如自述囚居生活,抒写离愁,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的《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下篇开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三句,用贴切形象、深刻而又入微的语言将千丝万缕难以言状而又无法排遣的离愁直倾而出,如同“抽刀断水水更流”一般。结尾一句“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更将那是恨是悔无从说起而又令人哀痛至极的离愁别恨一览无余地诉诸笔端,淋漓尽致地挥洒出来。

第二,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直抒胸臆是李煜的主要抒情手法及风格,但并非绝对特点。有时表现为先直接抒情,然后通过典型的景物描写使这种感情变得更加深沉。李煜的《望江南》就是如此。一开头“多少恨,昨夜梦魂中。”就直白的将哀痛欲绝的痛苦倾诉出来。接下来笔锋上转,形象而具体地描写出梦中游上苑的欢乐情景。以乐写悲,在直抒情怀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表现了词人抱恨终生的强烈感情。

第三,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在李后主的《虞美人》《浪淘沙》等词中,用比拟、夸张等抒情手法把忧愁和春江之水联系起来,形象感人,催人泪下。“问君能有几多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极其恰当的形象比喻,再加设问句式达到了几近完美的抒情效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一句更是含尽天下万种愁了,反映出了李后主对现实的极端不满和深深的无奈。

“真”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生命线,这也是李煜词的一个重要特点。而无论是李煜前期的词,还是后期的词,都是他感情的真实流露,正是这份真情打动了古今无数的读者。有人曾说,在我国历史上如果少了像李煜这样一个皇帝人们也许不会太在意,但是如果少了像李煜这样一位词人恐怕就会给我们的词史留下一段空白及给后人留下遗憾。在唐宋词人中,我是偏爱李煜的,他的词总是一波三折,回环往复而又率真自然。他有一种抵抗孤独的姿势,僵硬而又柔软,但最后,似乎总是徒劳无功。若能安静地坐在一隅,在斑驳的时光中读他的一阕小词,感受他的眉角与文采一起俊逸飞扬,感受他那“恰如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国恨家仇,那么,关乎他的其他的一切,你都会原谅。

参考文献:

〖1〗朱绍候中国古代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

〖2〗王奕清,唐圭璋词话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34.

猜你喜欢
词风
张伯驹的词风及其“豪放词”的意义
黄庭坚词的脱“俗”“诗化”与北宋词风转变的契机
神秀之作血泪篇
怀柔文化政策影响下的清初词风嬗变——以朱彝尊、陈维崧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