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财政农业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2016-07-28 05:55汤文华唐沿源段艳丰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新常态

汤文华, 唐沿源, 段艳丰, 王 峥

(1.江西农业大学,江西 南昌 330045;2.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000;3.东华理工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新常态下财政农业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汤文华1,唐沿源2,段艳丰3,王峥1

(1.江西农业大学,江西 南昌 330045;2.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000;3.东华理工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摘要:城乡收入差距较大依然是我国新常态下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梳理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和城乡收入差距文献的基础上,运用1980—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财政农业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农业支出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当前应进一步提高财政农业支出规模并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

关键词:新常态;财政农业支出;城乡收入差距

汤文华,唐沿源,段艳丰,等.新常态下财政农业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1):29-35.

Tang Wen-hua, Tang Yan-yuan,Duan Yan-feng, et al.Study of the impact of government agricultural expenditure on urban-rural income gap in new normal[J].Journal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6,35(1):29-3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一跃成为当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收入差距过大就是其中问题之一。而收入问题关系着一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缩小收入差距是促进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关键因素[1]。收入差距中,城乡差距是一个重要来源[2]。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不仅影响社会总体收入差距状况,而且影响整体经济持续稳定增长[3]。因此,新常态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依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学者们认为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财政支农支出力度不足。如财政资金流出额的逐年扩大和财政支农比重的逐年降低使得我国城乡收入不断拉大[4];农业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总额比重远低于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造成城乡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5]。财政支农与城乡收入差距两者之间是否真有较强的关联性,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

陆铭、陈钊在分析1987—2001年间不包括西藏和重庆的29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后,认为财政支持农业生产和事业的支出比重上升均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6]。彭锻炼在分析1985-2004年国家层面时间序列数据后,认为国家在农村地区的支农投入、义务教育投入和医疗卫生投入,都与城乡收入差距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能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7]。孙勇、李慧中在分析1978-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后,认为政府用于农村生产性支出的增加在短期和长期都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8]。

一些研究结论则认为财政农业支出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无明显作用甚至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沈坤荣、张璟利用1978-2004年时间序列数据,得出国家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民收入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并不十分显著[9]。张继良等利用江苏省1998-2006年13个地级市年度面板数据,得出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对于城乡收入差距有扩大作用,但缺乏持续性影响[10]。王艺明、蔡翔、陈丽华、李普亮等人的实证分析也表明我国财政农业支出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11-13]。

显然,已有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分歧,因而此问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基于此,我们将使用1980年至2013年最近时期样本数据对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和城乡收入差距关系进行实证检验。

1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来源

根据研究目的及现有相关研究,我们拟采用如下计量模型:

其中,被解释变量gap,代表城乡收入差距,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之比。其值越大,说明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反之越小。

解释变量中,agr代表财政农业支出变量,为国家财政农业支出与财政总支出之比。该指标值的大小反映了财政对农业和非农业支持力度的相对大小。

lpgdp代表经济发展水平,为人均GDP的对数,并通过GDP平减指数转换成1980年价格。

gov代表财政支出比率,为财政总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财政支出比率反映了政府对社会经济资源的掌控和影响程度,政府支出的内容反映了其社会经济目标。政府政策很好地考虑了社会收入分配公平,该值变大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反之则相反。

各变量下标t代表时间,ε为随机扰动项,反映非控制因素对模型的影响。使用样本期为1980年至2013年。

数据来源:《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和国家统计局网站。使用软件为stata13.1。

各变量代码、名称及描述性统计见表1。

表1 变量代码、名称与描述性统计

2实证分析

时间序列数据有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即使变量间不存在真实经济联系,通常也会表现出某种共同的变化趋势,因此,为避免出现“伪回归”问题,需先检验变量平稳性。

2.1变量平稳性检验与模型估计

2.1.1变量平稳性检验。

表2是运用ADF法对各变量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各变量水平值都有单位根,表明不平稳;差分值都没有单位根,表明是平稳的,因而各变量均为I(1)序列。

表2 变量单位根(ADF)检验

注:变量中“d.”代表其差分形式。检验形式的括号中第一个数字是检验使用的滞后阶数,第二个和第三个分别是是否包含时间趋势和常数项。

2.1.2模型滞后阶数检验。

如表3所示,包括Schwarz Bayesian信息标准(SBIC)、Hannan-Quinn信息标准(HQIC)、序贯似然比(LR),以及FPE、AIC等检验方法都得出最优滞后阶数为四。因此,模型中使用四期滞后。

表3 模型滞后阶数检验

注:标“*”的为各种检验选择的最优滞后期数。

2.1.3协整关系检验

表4为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结果,结果表明变量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

表4 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

对模型回归,可得经Johansen标准化后的协整向量,(1, 0.0304, 0.419,-6.257, -.027, 21.14)及回归模型(括号中数字为标准差,上标“***”、“**”分别代表1%和5%水平显著)。

gapt=-0.0304·argt(0.015)**-0.419·lpgdp2t(0.092)***+6.257·lpgdpt(1.355)***+0.027·govt(0.010)***-21.14

(Ⅰ)

2.2模型估计效果检验

2.2.1模型稳定性检验。

图1是模型稳定性检验结果。由检验结果可知,模型变量各特征值的模所代表的点都位于单位圆内,表明模型没有设定误差的问题,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图1 模型稳定性检验图

2.2.2序列相关性检验

由表5可知,回归模型不存在序列相关性。

表5 误差项序列相关性检验

2.2.3参数的一致性与有效性检验

由表6可知,误差项的Jarque-Bera正态性检验、偏度与峰度检验均表明,随机扰动项呈正态分布,模型参数估计具有一致性和有效性。

2.3实证结果分析

2.3.1长期均衡关系

由协整方程[式(I)]可以看出,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agr)的系数估计值为-0.030 4,且较显著,这表明其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体的,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每上升1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将下降0.030 4。因而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上,提高财政农业支出比重具有重要意义。

表6 随机扰动正态分布检验

经济发展水平(lpgdp)的系数显著为正,其平方项(lpgdp^2)的系数显著为负。这与相关理论假说相符。即,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呈倒“U”型关系:经济发展初期,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

财政支出比率(gov)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政府支出占GDP比重扩大,或者政府所支配经济资源比重的提高,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其原因,正如前文已指出,可能受政府政策目标和功能定位所影响。

2.3.2短期效应——脉冲响应分析

根据向量误差修正模型①可得各变量随机扰动对其它变量的影响路径。其中,图2和图3分别为各变量冲击对城乡收入差距和财政农业支出的影响。

首先,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如图2所示,财政农业支出比率一个单位的随机扰动,在所有期都有负向影响,但大小呈波动变化。第一期为微弱负向(-0.006 5),第二期有所下降,之后幅度不断增大,第八期达到-0.101 2的最大值;之后持续下降,第25期时为-0.017 2;之后又不断上升。

城乡收入差距一个单位的随机扰动对其自身影响,在期初为较大正值,0.085;之后不断减小;第4期时变为负,-0.057;第5期进一步下降到-0.074。之后虽有所上升,但都是负数,并呈微弱波动变化,最后稳定在-0.033左右。

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单位的随机扰动,在第11期之前的影响都为正,但值有大小差别。这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在短期内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从第11期开始,影响为负,到第15期到达负的最大值-0.102 2。之后有所上升,最后稳定在-0.091 2左右。

财政支出比率一个单位的随机扰动,在第9期之前影响都为负。这表明财政支出比率的提高短期内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第9期开始,影响变为正,并不断上升,最后稳定在0.046 7的水平。

其次,对财政农业支出的影响。如图3所示,财政农业支出比率一个单位的随机扰动对自身的影响,在所有期都为正。如,第一期为0.566;之后上升到第3期0.89的极大值;之后下降到第13期0.557的最小值;之后持续上升,第30期时达到约0.99。

城乡收入差距一个单位的随机扰动,在第14期之前影响都为正;之后到第19期为负;第20期开始又变为正;不断波动性趋于0。

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单位的冲击,除第一期为负外,其余各期影响都为正且数值较大。在第10期达到最大值1.3,之后虽有所下降,但也在0.5以上。这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提高财政农业支出比率有重要意义。

财政支出比率一个单位的随机扰动,在第22期之前的影响都为负。其中,第9期时达到-0.294的最小值。第22期开始影响为正,但数值较小,大多在0.03左右。

图2 脉冲响应分析——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图3 脉冲响应分析——对财政农业支出的影响

3稳健性检验

以上分析表明财政农业支出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一结论是否稳健?为此,从以下方面进行稳健性检验:(1)不同时期结论是否具有显著差异。以1994年为界,因为1994年分税制改革对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产生重要影响。(2)不同替代变量下结论是否具有显著差异。这里主要使用按城乡消费价格指数调整的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差距指标替换前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城乡收入差距指标,用人均财政农业支出指标替换前文的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指标。为篇幅所限,仅报告协整方程估计结果。具体估计结果见表7和表8。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农业支出,无论是使用财政支出比率,还是人均实际财政农业支出指标,无论对名义还是实际城乡收入差距,以及不同时间段的样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都显著为负。这表明财政农业支出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结论稳健。

表7 分时期协整向量系数估计结果:财政农业支出比率

表8 分时期协整向量系数估计结果:人均实际财政农业支出

注:1.括号中的为标准差,“*”、“**”、“***”分别代表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2.表中报告的为协整向量(而非回归方程)系数,因而各变量的影响为其系数的相反数。

4结论及对策建议

笔者对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和城乡收入差距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农业支出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城乡收入差距、财政农业支出比率、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出比率等变量间存在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财政农业支出的提高,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这一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而且从不同指标看,使用人均指标的财政农业支出对缩小名义城乡收入差距效应更明显。

财政农业支出一个单位的随机冲击,在短期所有各期都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其影响在数值上有大小之别,从而呈现波动性变化趋势,最后收敛到一个小的负值。这说明其随机扰动并不会随时间而消失,而具有长期影响。

政策建议是:首先,由于财政农业支出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都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因而在新常态下,我国当前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并具有一定紧迫性的情况下,财政支出应进一步向农业倾斜,以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其次,不同时期的分析表明,财政农业支出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上,后一个时期相比前一个时期较小,因而在提高财政农业支出规模的同时,需完善涉农体制机制与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当前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最后,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倒“U”型关系表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不但要加大财政农业支持力度,还应通过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佳佳.经合组织称增加教育投入是缩小收入差距的关键因素[J].世界教育信息,2015(2):72-72.

[2]Gustafsson, B. and Li Shi. Inequality in China at the end of the 1980s: Locational aspects and household characteristics[J]. Asian economic journal, 1998(3):35-63.

[3]Ugo Panizza. Income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evidence from American data[J].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2002, 7(1):25-41.

[4]宋洪远,庞丽华,赵长保.统筹城乡,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当前的农村问题和未来的政策选择[J].管理世界,2003(11):71-77.

[5]林光彬.等级制度、市场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J].管理世界,2004(4):30-41.

[6]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6):50-58

[7]彭锻炼.政府农村投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期影响[J].财经论丛,2007(3):22-29.

[8]孙勇,李慧中.城市化、政府生产性支出与城乡收入均等化[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3):24-37.

[9]沈坤荣,张璟.中国农村公共支出及其绩效分析——基于农民收入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07(1):30-40.

[10]张继良,徐荣华,关冰,等.城乡收入差距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江苏样本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12):32-43.

[11]王艺明,蔡翔.财政支出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全国东、中、西部地区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财经科学,2010(8):49-57.

[12]陈丽华.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的公平与效率效应及政策优化——基于1978-2006年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1):17-22.

[13]李普亮.财政农业支出、农民增收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省级面板书的实证[J].南方经济,2012,(8):57-75.

[14]Kuznets, Simon.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5(45):1-28.

[15]Williamson, Jeffrey. Regional ineq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 ment: a description of the patterns[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1965(13):1-84.

收稿日期:2015-12-1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JY157);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13YJ11、14YJ37);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4YB030);江西农业大学创新发展基金项目(CX11JJ03)。

作者简介:汤文华(1977—),男,江西抚州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财政金融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4.7;F8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12(2016)01-0029-07

Study of the Impact of Government Agricultural Expenditure on Urban-rural Income Gap in New Normal

TANG Wen-hua1,TANG Yan-yuan2,DUAN Yan-feng3,WANG Zheng1

(1.JiangxiAgriculturalUniversity,Nanchang330045,China; 2.JingdezhenCeramicInstitute,Jingdezhen333000,China; 3.East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chang330013,China)

Abstract:In new normal the enlarged urban-rural income gap is a significant problem in China. Based on the examining of literature on government agricultural expenditures and urban-rural income gap, the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empirically strictly with the data of time series from 1980 to 2013.The result shows that government agricultural expenditures are conducive to narrow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whether long or short run. So, in order to narrow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government should further increase the size of agricultural expenditures, and at the meantime improve its efficiency.

Key Words:new normal; government agricultural expenditures; urban-rural income gap

猜你喜欢
城乡收入差距新常态
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文献综述
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关于我国农村消费影响因素的思考
河南省农村人口转移的历史轨迹、特征及动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