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击剑运动员身体运动功能与伤病发生概率研究

2016-07-28 06:56周龙峰王守恒吴志敏刘坤徐伊圣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伤病

周龙峰 王守恒 吴志敏 刘坤 徐伊圣

摘要:主要探讨FMS、YBT得分与我国击剑优秀运动员伤病的关系。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国家击剑队各剑种优秀运动员的身体运动功能与伤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击剑优秀运动员中,伤病运动员FMS得分(14.95±1.88)与无伤病运动员FMS得分(16.56±1.59)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关分析表明,将FMS得分≤15分判定为伤病的准确率为76.7%,将YBT两侧差异X>4,Y、Z>6判定为伤病的准确率为70.0%,将两者结合判定伤病的准确率为100%。这些发现说明FMS、YBT能较好地应用于我国击剑优秀运动员的伤病预测。

关键词: 击剑;伤病;FMS;YBT;击剑运动员;伤病预测;伤病情况

中图分类号: G 808.1文章编号:1009783X(2016)04034404文献标志码: A

提升训练负荷的同时伴随伤病的高发一直是运动训练中的常见现象,击剑训练中也是如此。击剑属于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目,该项目的显著特征是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下进行攻防格斗,要求运动员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力量、速度、准确性、快速反应等能力,达到击中对手而得分的目的[1]。前人研究表明,击剑项目训练负荷越大,运动员伤病发生的概率越高[23]。这一矛盾迫使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等努力寻求一种简易的方式去预测伤病发生的概率,以预防运动损伤,提升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在击剑项目中,最常见的2种身体功能测试方式是功能动作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FMS )及Y 平衡测试(Y balance test,YBT)。

在运动员的身体功能测试中,FMS主要用于识别运动员处于较高受伤风险状态时可能的危险信号和代偿动作、筛查运动员身体的薄弱环节[4];YBT用以精确测量身体单侧支撑时,运动员执行相关动作的能力及两侧不平衡程度[56]。从文献中可以看出,虽然FMS、YBT已经在多个运动项目中证明其可靠及有效[713],但在击剑项目中用以预测运动损伤的可行性仍不清楚。同时,在FMS的实际运用中,存在FMS得分较高但伤病较为严重的运动员及FMS得分较低但无伤病的运动员;在YBT测试中,也存在身体两侧运动能力严重不平衡但无伤病的运动员及身体两侧平衡但伤病严重的运动员。鉴于2种身体功能测试的目标不同,在中国击剑队的训练实践中,尝试将FMS、YBT2种测试方法相结合来预测运动员的损伤风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国家击剑队各剑种优秀运动员30人,包括男子运动员12名,女子运动员18名。男子运动员中,花剑5人,重剑4人,男剑3人;女子运动员中,重剑8人,花剑4人,佩剑6人。此30人皆为国家击剑队备战里约奥运会的重点队员。已排除因伤无法正常训练或FMS得分出现0分的队员。运动员基本情况见表1。

1.2实验测试指标

1.2.1FMS测试

FMS测试包括7个动作:深蹲、过栏架步、直线弓步、肩部灵活性、直腿上举、躯干稳定推和旋转稳定性。每个动作3分,共21分。3分表示能按标准完成动作;2分表示有代偿的完成动作;1分表示不能完成动作;0分表示动作完成过程中伴随疼痛。测试时,要求被试者没有进行热身活动。每个动作连续3次。如果3次测试成绩不一致,取最低得分。同一动作如果两侧分数不一致,取最低分。

1.2.2YBT测试

YBT测试由星型偏移平衡测试(the star excursion balance test,SEBT)发展、修订而来,SEBT测试由W.G.GARY发明,测试单脚支撑状态下身体8个方向的运动能力。YBT测试在SEBT测试8个方向的基础上,修改为前、后中、后外3个方向,并加入上肢测试。上肢YBT测试包括3个运动方向(外侧X、内中上侧Z、内中下侧Y),下肢YBT测试也包括3个运动方向(前侧X、后中Y、后外侧Z),如图1所示。测试时,每个方向重复3次,每个方向的最远距离将被用做数据分析。最远距离以指示针的边缘来确定,数据精确到0.5 cm。

1.3研究方法

1.3.1文献资料法

通过CNKI、PubMed、EBSCO等网络检索及在国家图书馆、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的查阅,收集身体功能筛查、击剑运动伤病等相关的专著、教材、书籍、论文和资料,为选题提供依据,为论文的研究提供思路及借鉴。

1.3.2调查法

针对击剑运动员的伤病情况,有计划、系统地向队医、运动员展开调查,以期了解运动员的伤病部位及概率,为后续的FMS得分相关提供数据支撑。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对受试者的年龄、身高、体重、体脂、FMS得分等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描述统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变量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检验水平为0.05。

2结果与分析

2.1我国击剑优秀运动员伤病情况分析

伤病情况主要通过运动员、队医的调查得到。在伤病调查中,我国击剑优秀运动员的伤病部位主要是肩关节、腰部、膝关节、踝关节和腕关节。30名优秀击剑运动员中,伤病运动员21人,占总人数的70.0%。伤病人次34人次,平均每名伤病运动员伤病部位1.13个,详细数据见表2。

从表2可见,膝、腰是伤病的主要部位,占伤病总人次的70.0%。其中膝关节伤病最为明显,占伤病总人次的36.7%。膝、腰、踝伤病案例中,主要表现为伤病的“传染”。例如一名运动员不慎踝关节扭伤,由于缺乏康复措施及未完全恢复就开始训练,踝关节的伤病向上传给膝关节、腰部。而膝关节的伤病也多呈现向上传给腰部,向下传给踝关节。

2.2伤病运动员与无伤病运动员FMS得分分析

将伤病运动员及无伤病运动员的FMS得分做独立样本t检验,伤病运动员得分14.95±1.88,无伤病运动员得分16.56±1.59,方差齐性(P值为0.647)。在95%的置信区间中,P=0.034<0.05,表明伤病运动员与无伤病运动员的FMS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3)。由于数据处理中已排除由于伤病无法正常训练或FMS筛查中出现疼痛(0分)的队员,因此,可排除FMS得分低是由伤病造成的情况,说明FMS得分的显著性差异是由身体运动功能差异引起的。

2.3我国优秀击剑运动员伤病发生概率与FMS得分分析

从表4中可以看出,在所测试的优秀运动员中,FMS得分≤15分出现16次,占样本总量的46.7%。FMS得分≤15分的运动员中,伤病队员15人,占样本量的93.8%,无伤病运动员1人,占样本量的6.2%,伤病组与无伤病组差异明显。可见,我国优秀击剑运动员中,当FMS得分≤15分时,伤病概率较高; FMS得分>15分出现14次,占样本总量的53.3%,FMS得分>15分的运动员中,伤病队员6人,占样本量的42.9%,无伤病运动员8人,占样本量的57.1%,伤病组与无伤病组差异不明显。综上所述,在我国优秀击剑运动员中,FMS得分≤15分与伤病情况有较高的相关性,运用FMS能相对准确地预测运动员的伤病发生。以15分作为伤病组与非伤病组的临界值,FMS得分≤15分的伤病概率是>15分概率的2.19倍。在训练实践中,当运动员的FMS得分≤15分,应引起教练员的足够重视,在准备活动中应适当加入针对FMS的得分低的动作矫正及伤病预防练习,以预防运动员潜在的伤病发生并降低伤病发生概率。

同时可以看出,虽然伤病组与无伤病组运动员的FMS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FMS测试中,也出现无伤病运动员FMS得分较低及伤病运动员FMS得分较高的现象。以15分为临界值与伤病相关,≤15分判定为伤病,>15分为无伤病,准确判定23例,准确率为76.7%;所以,虽然FMS得分能相对准确地预测伤病,但也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为了更为准确地预测击剑运动员的伤病发生,训练实践中需要寻求其他的身体运动功能测试方式来辅助FMS测试,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2.4我国优秀击剑运动员伤病发生概率与YBT得分分析

以往的多项研究发现,两侧肢体到达距离不对称的差值X>4 cm,Y、Z>6 cm会明显增加伤病发生概率,因此本文将YBT与伤病相关的鉴定界限为X>4 cm,Y、Z>6 cm(后文中省略单位)。从表5中可以看出,在所测试的优秀运动员中,双侧YBT数值差异中,X>4,Y、Z>6出现20例,占总人数的66.7%,表明大部分击剑优秀运动员身体两侧功能不平衡。X≤4,Y、Z≤6的运动员中,伤病队员5人,无伤病运动员5人,各占50%,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X>4,Y、Z>6的运动员中,伤病队员16名,占样本量的75%,无伤病运动员4名,占样本量的25%,存在较大差异。可见,优秀运动员中,当身体两侧运动功能出现明显不平衡(X>4,Y、Z>6)时,运动员的伤病发生概率明显提升;因此,在训练实践中,当运动员的YBT两侧差异X>4,Y、Z>6,应引起教练员的足够重视。训练中应适当加入单边练习及功能矫正训练,以降低伤病发生概率。

以X值不高于4,Y、Z不高于6分为临界值与伤病相关,X≤4,Y、Z≤6判定为无伤病,X>4,Y、Z>6为伤病,准确判定21例,准确率为70.0%。同时也可以看出,虽然伤病组与无伤病组运动员的YBT数值有差异,也会出现无伤病运动员X>4,Y、Z>6及伤病运动员X≤4,Y、Z≤6的现象;所以,虽然YBT得分也能相对准确的预测伤病,也需寻求其他的身体运动功能测试方式来辅助,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2.5我国优秀击剑运动员伤病发生概率与FMS、YBT得分综合分析

将2种身体功能测试方式结合,做综合分析。从表6可以看出,当同时满足FMS≤15,X>4,Y、Z>6时,出现案例10名,所有队员都有伤病;当同时满足FMS>15,X≤4,Y、Z≤6,出现案例3名,所有队员都没有伤病。当同时满足FMS≤15,X≤4,Y、Z≤6时,出现案例6名,其中伤病运动员5名,无伤病运动员1名,伤病比例明显高于无伤病比例;当同时满足FMS>15,X>4,Y、Z>6时,伤病运动员6名,无伤病运动员5名,伤病运动员与无伤病运动员无明显差异。综上,将2种身体功能筛查方法组合相关优秀击剑运动员的伤病情况效果较好,当运动员同时表现出FMS≤15,X>4,Y、Z>6时,这部分队员都伴随着伤病;同时,当运动员FMS>15,X≤4,Y、Z≤6,这部分队员都没有伤病,准确率为100%:所以,当测试运动员同时满足FMS≤15,X>4,Y、Z>6时,应引起教练员足够的重视,训练中应加入较多的功能动作矫正及伤病预防练习,来提升FMS的得分,减少YBT差异,同时降低训练负荷,以预防伤病的发生,当FMS>15,X≤4,Y、Z≤6时,教练员对伤病的发生可以相对放松,训练可优先考虑提升训练负荷。当运动员的FMS≤15,X>4,Y、Z>6出现一种时,尤其是FMS≤15时,教练员应优先关注FMS成绩,并参考YBT成绩,并在训练中加入针对FMS得分低的动作矫正及伤病预防练习。

3结论

1)我国击剑优秀运动员FMS得分中,伤病运动员(14.95±1.88)分,无伤病运动员(16.56±1.59)分,伤病运动员与无伤病运动员的FMS得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FMS得分≤15分的伤病概率是>15分概率的2.19倍。

2)我国优秀击剑运动员中,FMS、YBT成绩与伤病关系密切,将FMS得分≤15分判定为伤病的准确率为76.7%,YBT两侧差异X>4,Y、Z>6判定为伤病的准确率为70.0%,将其结合判定伤病的准确率为100%,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TURNER A,JAMES N,DIMITRIOU L,et al.Determinants of olympic fencing performa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training [J].Strength Cond Res,2014,28(10):3001.

[2]HARMER P A.Preventing penetrating hand injuries in sabre fencing:an application and critique of the van Mechelen model by the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scrime[J].Br J Sports Med,2015,49(17):1138.

[3]CHUNG W M,YEUNG S,WONG A Y,et al.Musculoskeletal injuries in elite ablebodied and wheelchair foil fencersa pilot study[J].Clin J Sport Med,2012,22(3):278.

[4]COOK E G,BURTON L,HOOGENBOOM B J.?The use of fundamental movements as an assessment of functionPart 1[J].N Am J Sports Phys Ther,2006,1(2):62.

[5]Gray G W.Lower Extremity Functional Profile[M].Adrian,MI:Wynn Marketing,1995:36.

[6]GRIBBLE P A,HERTEL J,PLISKY P.Using the Star Excursion Balance Test to assess dynamic posturalcontrol deficits and outcomes in lower extremity injury:a literature and systematic review[J].J Athl Train,2012,47(3):339.

[7]KIESEL K,PLISKY P J,VOIGHT M L.Can serious injury in professional football be predicted by a preseason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J].North Am J Sports Phys Ther,2007,2(3):147.

[8]MINICK K I,KIESEL K B,BURTON L,et al.Interrater reliability of the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J].J Strength Cond Res,2010,24(2):479.

[9]GARRISON M,WESTRICK R,JOHNSON M R,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the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and injure development in college athletes[J].Int J Sports Phys Ther,2015(10):21.

[10]LOCKIE R,SCHULTZ A,CALLAGHAN S,et al.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scores and athletic physical performance in female team sport athletes[J].Biol Sport,2015(32):41.

[11]BUTLER R J,LEHR M E,FINK M L,et al.Dynamic balance performance and noncontact lower extremity injury in college football players[J].Sports Health,2013,5(5):417.

[12]SMITH C A,CHIMERA N J,WARREN M.Association of Y Balance Test reach asymmetry and injury in Division I athletes[J].Med Sci Sports Exerc,2015,47(1):136.

[13]PLISKY P J,GORMAN P P,BUTLER R J,et al.The reliability of an instrumented device for measuring components of the star excursion balance test[J].N Am J Sports Phys Ther,2009,4(2):92.

[14]周龙峰,王守恒,尹军.中国击剑优秀运动员功能动作的筛查方法与数据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27(3):276.

猜你喜欢
伤病
影响足球运动员伤病的因素
军事体育训练伤病预防初探
军事体育训练伤病预防初探
军队院校伤病分析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保山学院2018级新生军训伤病情况调查研究
排球运动中常见伤病的防治
身体功能训练对预防运动损伤对策的研究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伤病及防护的研究
近两次乒乓球比赛器材的变化对运动员伤病的影响
莫让伤病成为一种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