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16-07-30 16:02蒋家祥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小学语文教师

蒋家祥

摘 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教育; 学生 ; 教师

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如果语文教学多一点培育创造力的意识和办法,学生走向社会就会多一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国家就会多一些创新人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一项基本任务。

一、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应有正确的认识

1.教师要正确理解学生的创新。学生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幼稚天真而充满幻想,个性品质的充分展示,思维和表达不受任何限制,疑问看似简单平常却又新颖奇特,回答跟老师的预设答案总有距离(有时相距很远)却有其客观合理性,等等。教师不要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儿童的创新,更不要误解为严密的逻辑思维、重要的理论发现和科学的创造发明等,那就势必把很多具有创新天赋的人才夭折于摇篮之中。

2.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的创新潜能。学生是天生的创新人才,他们的成长经历凝聚着他们创新的胆识和能力:一个婴儿出生后,便睁大双眼搜寻各种新鲜的事物,认识各种不同的脸谱,尝试各种动作,发出各种声音传达自己的信息;需要与人交流了,便开始呀呀学语。刚刚会说话,其语言和思维就令人惊奇。孩子的创新意识、学习欲望、生命发展三者之间是紧密相联的。在相互信任的氛围中,学生会尽情发挥自己的创新潜能。

3.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发现,我们有些教师常常不以为然,不置可否。我们常常看到这种现象:教师置学生的质疑于不顾,仍按自己的设计组织教学。这种不尊重学生的发现、不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硬拉着学生"跟我学"的做法,导致学生失去了创新的欲望和学习的需求,创新精神被扼止于萌动之中,出现学生"高分低能"、"越学越没灵气"的不良后果。所以,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发现,满足学生创新学习的需求,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以阅读为起点

读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根据创新教育的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学习新的课之前,可以指导学生先读预习部分,或是和课文相联系的课外内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对文章有个全面的了解,然后指导学生,对重要词、语句进行重点阅读,最后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深化,领悟中心。另外,我在阅读中还要求学生做到:“三到”,即:眼到、心到、手到。为培养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

三、“问题”是关键

创新始于“问题”,因为“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可能实现创新。“问题”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学习的关键。

首先要培养学生敢于问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同学不敢问,主要是自卑心理或紧张心理。因此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关键是消除这种两种心理。例如可以讲一些爱因斯坦、牛顿等名人的故事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第一可以激发学生想问问题的欲望,锻炼学生敢问问题的勇气。其次教给学生问问题的方法,使学生问问题不能无目的乱问,而应问到点子上。在这方面,教师要言传身教。如在课堂教学写记叙文时,设计如下问题: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作者运用什么手法把事情经过写具体的?通过这样示范学生今后在学习写事的文章时就知道怎样问问题了。最后要适当解答学生问题,对问题可以给予正确答案,也可以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参考书,查阅工具书,或者相互讨论。辩论等自行解决问题。激励学生的独创性。在学生提问时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有耐心。2.对学生的问题予以鼓励。3.面向全体学生。

四、探究,讨论是渠道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运用探究、讨论的方进行课文的精讲,学生在教师启发,指导下,经过学生的自学思考和师生间交流,探讨,从而掌握知识,活跃思想,深化认识,提高觉悟。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及时鼓励敢于发言的同学。另外,教师也要置身与讨论中,并在讨论中适时的概括、总结和点拨。用精练而概括的语句把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讲透。例如本册《捞铁牛》一文重点是理解怀丙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一只只铁牛。教师先演示实验,创设新意识,然后让学生探究讨论铁牛是怎样捞上来的?最后得出结论,铲沙—船身漫漫上浮—铁牛一点一点向上拔—拉上岸,这样很复杂的知识,学生很容易掌握了。

五、课堂小结是提高

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本节课的知识以达到掌握或基本掌握。但这种掌握是零散的,学生没有整体印象。这时教师要加以引导,进行课堂总结,将知识连片。在总结过程中,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就是一种创新。例如《海滨小城》一课,让学生根据要点进行总结,学生总结出全文主要写海滨和小城两个地方,写海滨抓住海面和沙滩景色,写 小城,从庭院、公园、街道三方面来介绍,最后文章总结海滨小城的特点美丽、整洁,这样学生对整篇文章就能整体掌握。

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

积极的评价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引导作用,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可以让小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老师应该以鼓励性的评价为主。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及时鼓励和表扬。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和评价会使小学生信心倍增,使他们更主动地探索知识,从而使课堂教学提高一个层次。因此,我们一定要恰当地表述对学生的评价性语言,既不要伤害小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又要及时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老师的评价必须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同时学生也会因为获得老师的鼓励而觉得高兴。而那些虚假的,不真心的评价,不仅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可能挫伤他们的自尊,使他们失去学习信心。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安全、民主、合作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轻松中学习,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思维结果,培养创新精神。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小学语文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