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都去哪儿了

2016-08-01 03:59战略支援部队干事
军营文化天地 2016年7期
关键词:西格皮特迪伦

文/郭 辉(战略支援部队干事)



花儿都去哪儿了

文/郭 辉(战略支援部队干事)

说起“美国现代民谣之父”,有人最先想到的可能会是鲍勃·迪伦。其实不是。鲍勃·迪伦是20世纪60年代初才登上乐坛的,当时美国民谣已相对成熟,并已深刻地关注着社会生活。正因为如此,自小就喜欢摇滚乐的鲍勃·迪伦,认为民谣中有关时事的歌词比摇滚乐更有意义,于是开始有意识地将民谣与摇滚乐结合在一起,成长为被后人赞誉的“摇滚民谣之父”。

真正的“美国现代民谣之父”是皮特·西格。皮特·西格出生于1919年,中学时就深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1936年进入哈佛大学新闻系学习,本想成为一名记者,但由于受到民歌的影响,转而走向音乐界。1941年,皮特·西格与几位信仰共产主义的歌手成立乐团,编写时事歌曲反对战争,反对法西斯主义。1942年,皮特·西格应征入伍,在对日作战的塞班岛前线的一所战地医院里负责宣传工作,得以结识许多美国民歌手,并学会了不少当地的土著歌曲。二战结束后,皮特·西格成为美国音乐界有名的活动家,不断借歌曲抒发反战理念。他积极参与各种抗议活动,从民权运动、反越战、反核扩散,到2011年的“占领华尔街”运动都少不了他的身影,直到2014年去世。

皮特·西格一生创作甚多,名下名歌无数。其中最负盛名的是《花儿都去哪儿了》。这首歌曲创作于1955年,正值朝鲜战争刚结束一年多的时候。一天,皮特·西格前往俄亥俄州去开演唱会,他坐在飞机上,突然想到了美国青年一代要不断参加战争的悲剧处境,结合自己参加二战的经历和刚结束不久的朝鲜战争,不禁在手边的笔记本上写下:“花儿都去哪儿了,被女孩们采走了。女孩儿都去哪儿了,她们都嫁人了。男人们都去哪儿了,他们都参军了。”就这样,皮特·西格写下了这首歌的前三段歌词,并为其谱了曲。事实上,皮特·西格创作的这首歌,是受到了他刚读完不久的苏联小说《静静的顿河》中哥萨克民谣的启发。他随后将这首歌发表在美国的《大声唱!》杂志上,又在1956年7月将其录制进一张名为《彩虹追求》的音乐专辑。但这首歌并未产生反响。

到1960年,由于越战在全美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反战浪潮,坚持反战的年轻人又把各种反战歌曲挖掘出来到处传唱。金斯敦三重唱乐队将《花儿都去哪儿了》这首歌加以改编,又增加了两段歌词,使其从花儿始,轮回至花儿终,可以反复吟唱,一唱三叹,哀而不伤,却成功地控诉了战争的残酷。1962年,这首歌迅速走红,成为当时重要的反战运动主题歌之一。著名的演唱者四兄弟、多莉·帕顿、琼·贝茨等名字,都曾与这首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责任编辑:方 莉

猜你喜欢
西格皮特迪伦
漫长的旅途
鲍勃·迪伦艺术大展
鲍勃·迪伦
西格绍尔名枪汇
混血“帮派”西格绍尔
命悬一线
你不知道的鲍勃·迪伦
山寨版“皮特夫妇”失业
欧美音乐 鲍勃·迪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