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期间农作物防灾减灾技术建议

2016-08-01 01:01李岩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12期
关键词:雹灾肥水夏玉米



三夏期间农作物防灾减灾技术建议

1 暴风雨造成的小麦倒伏

麦收前容易发生短时性的暴风雨天气,会引发一定面积的小麦倒伏,进而造成减产。技术建议:

1.1品种选择。选择适宜本地种植、抗性强、丰产性好的小麦优良品种,如轮选987、京冬17、京冬18、良星99等。避免选用株高较高、秸秆韧性差、不抗倒的品种。

1.2合理施用春季第一肥水。对群体较大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在返青至起身期镇压锄划或化控基础上,春季第一肥水适当推迟到拔节期。拔节期肥水是最稳健的肥水,促进中上部节间伸长形成合理株型;延长上部叶片功能期,促进灌浆;促进中等穗赶上大穗,穗层整齐,麦脚干净利落;减少不孕小花数,提高结实粒数等作用。因此,浇好春季第1水非常重要。

1.3补救措施。生长后期发生麦田倒伏,可以将倒伏的麦株人工扎成把,否则,贴近地面的麦株因地面潮湿、麦株叠压容易发生麦穗、叶和茎秆霉烂,造成减产。

2 雹灾

三夏期间,廊坊市安次区码头镇、广阳区白家务等地易发生雹灾,造成玉米等农作物受害,田间表现以叶片破损、被撕成条状为主,严重的甚至被砸成光秆,且茎秆上亦有损伤。技术建议:

2.1割除受雹灾损害的植株部分。受雹灾危害的玉米植株,顶部被砸破裂或成丝状,缠搅在一起,影响心叶抽出。对于这部分地块,要尽快割除被冰雹砸坏的植株部分,特别是顶部,但要尽可能多地保留植株体或绿色叶片。

2.2中耕锄划。雹灾发生后,受灾地块地温低且湿度大,应尽快中耕锄划,松土散墒,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

2.3追施氮肥。及时追施氮肥,促进植株尽快生出新的叶片。一般每亩追施尿素7.5~10 kg。

2.4喷施杀菌剂。对于受雹灾危害的玉米植株,应喷施多菌灵、农用链霉素等杀菌剂,以减少叶片、茎秆受害伤口感染病菌的机会。

3 及时抢种夏玉米

三夏期间,农事操作时间紧、任务重,应尽量做到抢收抢种。因此,种好夏玉米应注意以下几点:

3.1选用优良品种。应选择生育期在100 d之内的品种,兼具抗病抗逆、高产稳产、耐密抗倒、后期脱水快、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特点,如郑单958、浚单20、京单28、先玉335等。

3.2抢茬早播。热量资源紧张,要做到收一块播一块,保证小麦收获当天完成夏玉米播种,最好在6月20日之前完成播种,尽量减少农耗。同时,要根据土壤墒情状况,播后及时浇好“濛头水”,实现早播种、早浇水、早萌发、早出苗。

3.3提高播种质量。一是要保证小麦留茬高度,控制在10 cm以下;二是以密度定播量,采用精量播种的种子粒饱满,应比确定的适宜留苗密度多10%~15%。三是严格播深、播速。播种速度不能超过3~4 km/h,播深要求5 cm左右;四是避免秸秆覆盖播种行,影响玉米出苗和幼苗生长。五是合理确定行距。一般采用行距60 cm等行距种植。六是播后及时镇压,弥补土壤缝隙,确保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要大力推广机械化精量点播技术,提高幼苗均匀整齐度,简化间、定苗田间作业。

3.4合理密植。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地力,合理确定夏玉米适宜种植密度。一般株型紧凑的品种留苗密度宜密,平展型品种宜稀;肥水条件好、地力水平高的地块宜密,肥水条件差、地力水平低的地块宜稀。本地一般亩留苗在4 000~4 500株,高产田种植密度可适当增加,一般要比普通田每亩增加800株左右。

065000河北省廊坊市农业局李岩

三夏大忙季节是小麦收获、夏玉米播种、春播作物田间管理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大风、暴雨、冰雹等不利天气多发期,正确运用防灾减灾技术措施是争取夏粮丰收和秋季作物正常生长的保障。

猜你喜欢
雹灾肥水夏玉米
露地甜樱桃雹灾前后的管理措施
早春水难肥,了解原因最重要!正确肥水,这三样必须补
1644-1948年间河北地区雹灾的时空特征分布及分析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沿海缢蛏养殖春季肥水技术
小麦收割之后 如何种植夏玉米才能高产
既要环保,还要产量,鱼和熊掌如何兼得——谈新形式下如何肥水
夏玉米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措施
康平县雹灾发生规律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山西省明清时期雹灾时空分布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