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郑风?将仲子》英译本对比研究

2016-08-01 22:22李玉梅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4期
关键词:戴乃迭杨宪益诗经

摘 要:《诗经·国风·郑风》中的《将仲子》是春秋时期流行在郑国一带的汉族民间情歌。对此诗的翻译有多个译本,本文针对杨宪益、戴乃迭,汪榕培和理雅各的译本,联系相关的诗歌翻译理论,对上述三个译本的风格特点进行对比,并尝试提出了新的译文。

关键词:《诗经》;《将仲子》;杨宪益、戴乃迭;汪榕培;理雅各

作者简介:李玉梅(1991-),女,四川仁寿人,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2

1.引言

《诗经·国风·郑风》中的《将仲子》在春秋时期流行于郑国一带,是热恋中的少女赠送给情人的情诗,全诗纯为内心独白式的情语构成。诗中女主人公向对方呼告、劝慰的口吻,使诗境带有了絮絮对语的独特韵味。此诗首章一开始即是突兀的呼告之语:“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这初听令人摸不着头脑,然而经过分析,女子担忧紧张、害怕又可爱的神情却跃然纸上。而同时,男子欲逾墙相会的鲁莽,受到喝止之后的不悦与犹豫也都清晰可见。中国诗歌中“景中情”、“情中景”的诗境就这样被呈现出来。

笔者通过CNKI检索,发现对于《诗经·郑风·将仲子》的研究多是从汉语文学角度进行的,如对《将仲子》主旨的探讨、对比分析以及文化分析等。而对此诗的英译研究,只有任瑞罡(2014:99)从诗歌英译的功能语境重构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文化语境制约译文的体裁,情景语境制约译文的理解和变体,上下文语境则制约译文的衔接。笔者就杨宪益、戴乃迭(译文1)、汪榕培(译文2)以及理雅各(译文3)的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扩大对《将仲子》的研究角度,增进读者对原诗以及三译本的理解。

2.《将仲子》译本对比研究

2.1原诗中名词的翻译

(1)对“仲子”的翻译

译文1:Zhongzi

译文2:my dear sweet heart

译文3:Chung-tsze

诗中“仲”来源于古代兄弟姐妹的排行——伯仲叔季,即排行第二的意思,当时女子多用来称呼所爱的男子。译文1和3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将“仲子”分别音译为“Zhongzi”以及“Chung-tsze”,填补了国外对这种称呼的表达空缺,保留了原诗特色。同时,译文3更贴近目的语读者的发音特点,易于读者接受。在译文2中,汪榕培教授在其“传神达意”的译学宗旨指导下,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明确传达出中国古代“仲子”的含义,即“女子心爱的男子”,帮助读者理解中国古代“仲子”的文化内涵。

(2)诗中地点名词的翻译——“里”、“园”、“墙”

原诗:无逾我里,无逾我墙,无逾我园

译文1: Dont climb into our yard; Dont climb over our wall; Dont climb into our garden

译文2: Dont climb into our yard; Dont steal into our yard; Dont jump into our yard

译文3: Do not come leaping into my hamlet;Do not come leaping over my wall;Do not come leaping into my garden.

在中国古代,“里”表示邻里,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即二十五家;“墙”与现代汉语意义一致,表示“用砖石等砌成承架房顶或隔开内外的建筑物”;“园”表示“种植果蔬花木的地方”。“里”,“墙”,“园”三者由远到近,层层深入。由此我们可以想象“仲子”为了见到心仪的女子不惜先翻过里墙,接着爬过住宅的围墙,再跨过种植果木蔬菜的园墙。译文1与译文3的翻译类似,体现出由外及内的布局。符合原文的意思与结构。译文3中“hamlet”意为“小村落”,更加符合原诗“二十五家”的意味。同时,这两个译本从许渊冲先生“三美”中的“意美”视角来看处理得比较成功,为读者清晰地呈现出“仲子”翻墙逾园鲁莽行动的画面。译文2都译为“yard”,与“climb into”、“steal into”、“jump into”相搭配。这种结合具有画面感、连贯性,一气呵成而又不重复累赘。

2.2诗中动词的翻译

(1)“将”

译文1:I Beg You

译文2:Prithee

译文3:Ts?ang,I pray

《诗经》中的诗歌多为当时在各地流行的民歌,其中很多没有标题,所以在收录的时候便将诗的开头几个字作为其标题,并无其他含义。本诗标题中的“将”是“请”的意思。译文1、译文2直接表达出“将”在目的语文化环境中的含义,即“请”的意思。在译文3中,理雅各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将其音译为“Ts?ang”,保留了原文特色;同时加上“I Pray”,描绘出女子的担心,再现了女子默默祈祷的神态。

(2)“爱”

原诗:岂敢爱之?

译文1:Not that I mind about the willows

译文2:Its not for the branch Icare

译文3:Do I care for them?

在诗中,女子一开口就对“仲子”发出一系列喝止之语,初听起来令人费解。分析之后,读者们便可以想见女主人公此刻因害怕“仲子”的行为招来流言而变得惶急苍白的面容,还有"仲子"那因被拒绝而失望的神情。因此,为避免心上人误会,女子赶紧补充,“岂敢爱之”,即“哪里是舍不得那些杞树啊”,以给予心上人温言软语的安慰。对“爱”字,译文1为“mind about”,译文2、3都使用“care”进行表达,都传达出其含义。从句子上来看,译文1与译文2直接用陈述句来表达出句子的意思,与前面的呼告之语连接紧密,清晰明了地呈现女子因害怕男子误会而急切地做出解释的神态。译文3采用使用反问句,与原诗形式及反问语气一致,达到“形美”。

(3)“怀”

原诗:仲可怀也

译文1:Yes, much as I love you

译文2:You are deep in my heart

译文3:You, O Chung, are to be loved

在诗中,“怀”即“思念”。对此,译文1译为“love”;译文2为“You are deep in my heart”;译文3为“You, O Chung, are to be loved”。三个译本都采用归化翻译策略,直接表达出原诗潜藏的意味,帮助目的语读者理解诗文。

从句子上看,译文1、译文2直接表达出女子对“仲子”的爱意,同时又与畏“父母之言”形成强烈的让步关系,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将女子畏惧、矛盾的心理。译文3里,“You, O Chung, are to be loved”读起来有感叹的意味描绘出女子急切地对“仲子”进行解释的画面,再现了原诗意境,达到“音美”。

2.3三译本的韵律

诗歌语言中的音乐性包括语音和节奏两大要素,其中“韵”属于语音因素。英语中的“韵”就是任何两个相同的音的重复,包括元音和辅音的重复。从押韵方式来看,译文1是无韵诗,以自由体译诗,行文自由流畅。译文2以格律体译诗,押元音韵,以第一节为例,第一行的“heart”与第二行的“yard”押[a:]韵;第四行的“care”与第五行的“there”押[e?]韵;最后两行的“say”与“day”押[e?]韵。译文3押尾韵,以第一节中为例。首先,第三行的“trees”,第五行的“parents”以及第七行的“parents”押眼韵,又称视觉韵,指结尾拼法相似但发音不同的词(郭建民,1991:16)。眼韵属于不完全韵,常用于表示否定、拒绝等语气或情感。这里眼韵的使用可以使译文在达到“形美”的同时,又符合原诗的感情色彩,达到“意美”标准。其次,第六行的“loved”与第八行的“feared”押尾韵[d],读起来朗朗上口。两篇译文中的押韵方式使诗句具有节奏感和声调美,富有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感,在视觉听觉上都产生良好的效果,达到许渊冲先生的“三美”标准。

3.三译本特点及文化成因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三篇译文各有特色。杨氏夫妇是近代以来著名的翻译家,他们希望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的经典著作,于是尽量忠实原文,保留原文风格。对《将仲子》一诗的翻译,他们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尽可能秉承忠实与通顺的翻译风格,准确地传达原诗的意思,使其在内容以及精神上都与原文保持高度一致,以保留原作的文化氛围以及文化底蕴。

汪榕培教授经过多年的翻译实践和研究,发展了傅雷先生的“神似”论,强调诗歌翻译“形”与“神”矛盾的兼容性与统一性,提出“传神达意”的理论。其中,“达意”是翻译的出发点,存在于字、词、句、章各层次。其次,单纯的“达意”还不够,必须是“传神地达意”,因为这是翻译文学作品、尤其是翻译诗歌的精髓(李瑞凌,2012:32)。在翻译实践中,他一贯坚持自己的译诗宗旨,既表达出原文的含义,同时又很好地再现原文的风格与意境,即“传神”,对《将仲子》一诗的翻译中也得到很好的体现。

理雅各是近代英国著名汉学家,他以一个“洋人"的眼光来看中国文学,是第一个系统研究、翻译中国古代经典的人,是英译中国古籍最早且最具权威的译者。对于此诗,他采用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在准确传达含义的前提之下,使翻译符合译入语文化环境,帮助读者理解该诗以及中国文化;同时,他也尊重东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的差异,尽量在其译作中保留中国文化的特色。

4.结语

综上所述,《将仲子》三译本特色鲜明,都再现了原诗的意义与意境,体现出三个译者的不同翻译风格。杨氏夫妇的译作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这是其翻译目的决定的。汪榕培遵循“传神达意”的翻译观,采用归化异化相结合的翻译方法,不仅表达出原诗的意思,也再现了原诗的韵律,达到“音美”、“形美”。理雅各的译作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以适应西方阅读者的阅读、理解习惯,同时尽量保留原诗特色。

参考文献:

[1]付智茜. 翻译家精神研究:以杨宪益戴乃迭为例[J]. 上海翻译. 2014(3): 45-47.

[2]霍跃红. 本色译者—汪榕培[J].中国翻译. 2005(26): 68-70.

[3]李帆. 杨宪益与戴乃迭的翻译特点[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11(13):23-25.

[4]李瑞凌. 汪榕培“传神达意”翻译标准考辨[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19): 32-36.

[5]李淑杰,聂春阁. 汪榕培诗歌翻译述评[J]. 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7(4): 51-53.

[6]郭建民. 英语谚语的押韵[J]. 兰州商学院学报. 1991(3):14-18.

[7]任瑞罡. 古典诗歌英译的功能语境重构-以<诗经>中<将仲子>英译为例[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6): 99-102.

猜你喜欢
戴乃迭杨宪益诗经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金丝小巷忘年交》
《五味人生:杨宪益传》
发愤抒情,以情译诗——杨宪益、戴乃迭《楚辞选》英译析评
那些年,我们读错的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