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皇帝,人们有天然的关注

2016-08-01 11:20
环球慈善 2016年6期
关键词:霍光刘贺钱理群

海昏侯墓让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黎隆武成了历史发烧友。2016年3月,黎隆武著《千古悲摧帝王侯——海昏侯刘贺的前世今生》出版。书中使用了上刻“刘贺”字样的一枚玉印的照片。1月15日,考古工作者在他们挖掘了5年的汉代大墓的主棺中发现了这枚玉印,从而最终确定墓主的身份,但消息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向外界公布。谜底揭晓的时间被推迟到3月2日首都博物馆《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开幕时,而“成果展”的开幕又恰在“两会”期间。

出版方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与各地新华书店、电商签订了保密协议:此书必须在3月2日之后再拆封、上架,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3月2日,新书发布会紧接着“成果展”的开幕仪式在首博举行——这是江西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保护研究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朱虹的建议。《千古悲摧帝王侯》依计而行,果然一举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该书第一版印刷3次,售出逾10万册。作者跟出版社商量:每卖出10万册,书就再版一次,补充进最新的考古发现。现在,平装第二版已上市,繁体字版也将在香港出版。

《千古悲摧帝王侯》俨然成为一枚大IP,动漫公司、电视剧制片人纷纷找上门来。

《汉书》,不要轻易否定

2015年下半年,刘贺才真正走进黎隆武的视野。有一段时间,黎隆武“逢人就说海昏侯”。“从民众的心理来讲,对当过皇帝的人会天然地有几分关注。”他说。当他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社长张秋林讲起海昏侯时,张秋林马上意识到,这是一本畅销书的题材。张秋林为黎隆武组建了一支编辑团队,从制定写作大纲开始,不断讨论、彼此修订。起点是《汉书》里关于刘贺的“区区百字”和考古现场发现的上万件文物。大约一个月,他们写出10万字的《千古悲摧帝王侯》。

第一版《千古悲摧帝王侯》以刘贺如何被立、如何被废为主干,突出了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汉宣帝刘询对刘贺人生的左右。其中有“宫斗”,也有重臣与皇室的博弈。

《汉书》说刘贺荒淫鲁莽,不学无术,但考古学者却在他的墓葬中发现大批古代文化典籍、能弹奏七个音的编钟和一把随身埋葬的竹刀。有人因此认为汉书的记载不实,“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黎隆武却认为,汉书的记载应该是真实的:“有冲突才对,说明这个人长记性。位高权重容易任性,尤其是封建的皇帝。一旦把你的政治权利剥夺干净,成了一个庶民,活命就是第一位的,一切的尊荣都可以丢到一边,夹着尾巴做人。《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记载的东西,不要轻易地去否定。你真以为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样下去很危险,会导致历史虚无主义。”

在最新出版的《千古悲摧帝王侯》中,黎隆武专门加了一章,写刘贺从帝位上被废,贬为庶民的十年。“我开始琢磨得很少,后来意识到,这十年占了他人生的近1/3。在这十年里,他完成了从天堂到地狱的转折,对他后来性格、为人的影响很大。”

“刘贺是懂规矩的,知道汇报思想”

黎隆武设想,刘贺庶民十年,初期是愤怒:不让我当皇帝就罢了,连王都不让我当了。短暂的宣泄过后,他想起了“烈士遗孤”。当年封帝时,他带着二百随从,轻车快马,从昌邑国(今山东巨野)赶往京城。27天之后,霍光翻脸,刘贺成了废帝,二百随从只有三个留下来,其余都被杀了。“冷静下来,他会想:好歹给了你两千户的封地,还允许你继承父亲的财产,你不差钱。再者,两千户说好听是封地,说不好听是别人给你划定的牢狱,朝廷始终有一只眼睛在盯着你,要想逃过杀身之祸,必须收敛少年的轻狂,一心只读圣贤书。”史书、史料未尽之处,黎隆武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

这样的想象与《汉书》的记载至少不冲突。《汉书》记载,霍光去世后,汉宣帝任命自己信任的张敞出任山阳太守。而张敞曾是刘贺的谋士,在刘贺当上皇帝任意胡为的27天,张敞是少数几个劝解过他的随从之一。汉宣帝给张敞的任务之一是监视刘贺,并向朝廷汇报。张敞发现,刘贺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生活必需品由奴仆从一个小门传递,刘贺本人以笔为发簪,跟张敞说话的时候,手里还捧着一个竹简,不过竹简拿倒了。

《汉书》里没有写霍光之死对刘贺的冲击。在《千古悲摧帝王侯》第二版,黎隆武特意将霍光之死作为一个节点:“按说霍光死,刘贺应该是最高兴的。但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感觉到一种更新的危机。霍光在,宣帝没精力对付他;霍光死了,宣帝亲政,哪个皇帝希望江湖上还有一个前皇帝呢?所以霍光死后,刘贺感到宣帝的目光已经从未央宫射向自己。”

海昏侯墓中出土的刘贺写给皇帝的奏章启发了黎隆武,“说明他还是懂规矩的,知道汇报思想。”黎隆武设想,刘贺在幽居昌邑之时,也给宣帝写过信:“第一,是歌功颂德,你治理得很好,万民称颂,万方来朝。第二,我当年很对不起国家,有负社稷重托,心里很内疚。第三,我身体不好,我剩下的时日不多了,唯一的心愿就是入宗庙,祭拜列祖列宗,当面悔罪。”

他又给了汉宣帝一个反打镜头:“宣帝也不傻。他读懂了刘贺的意思:第一,我无意庙堂,只想当顺民;第二,请你念在叔侄之情,让我入宗庙。而入宗庙的前提是封王封侯。宣帝心情复杂。他自己刚从霍光的控制下解放出来,霍光怎么控制他,就有可能怎么控制刘贺。假如自己和刘贺一样的脾气,也早滚蛋了。自己忍了六年,忍心上一把刀。所以在人性上,他对刘贺是同情的。作为一个帝王,他又很不放心:一个前皇帝在,始终是心里的一个疙瘩,最好你死了,一了百了。而你不但不死,还写信想入宗庙……

“纠结的过程中就派张敞上门去探虚实。张敞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派我去?当今皇帝明明知道我是前皇帝的旧部。张敞情商很高,后来他明白了: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仁爱,特意找他这个刘贺旧部,去跟刘贺演一出戏,为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刘贺的待遇做准备。但刘贺完全蒙在鼓里。他对张敞的敌意很重,因为这个人当年曾经向他直言进谏。所以他也要在张敞面前演戏:故意表现得木讷、癫狂。张敞心知肚明,但念及自己当年的主人已经落魄到这个地步,也乐得顺水推舟,在给宣帝的奏折中,把刘贺的潦倒刻意渲染了一番。宣帝于是就汤下面:骨肉之情不绝,封刘贺为侯,但有一条:刘贺不可行宗庙祭祀之礼。”

在史料阙如的情况下,这一系列的推想似乎合理地解释了刘贺为何在被废10年之后,告别位于齐鲁之乡的昌邑旧地,来到当时尚属蛮荒地带的豫章郡海昏县,也合理地解释了刘贺的墓中何以埋藏着那么多金饼子。

按照汉代的酎金制度,每年八月十五,皇室举行宗庙祭祀,皇帝会向参与祭祀的王侯赏赐上等醇酒,而王侯必须买黄金来助祭。像海昏侯这样的千户侯(最初是四千户侯,后来被贬为一千户侯)出四两黄金就可以了,但刘贺却准备了几百块金饼,“年年等,准备全部献上去。但写给皇帝的奏章如石沉大海,最后他感到无望。我猜想,他到海昏的第二年就开始造墓,墓造完,他就死了。”黎隆武告诉记者。

2016年3月,在《千古悲摧帝王侯》一书的出版座谈会上,与会嘉宾众口赞誉,而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信立祥指出了书中的十几处硬伤,但他同时也说:“这是一部文学作品,不是学术作品,趣味性很强。”再版给了黎隆武修订的机会。

《我们的中国》

作者:李零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年6月

“中国”是如何形成的?李零希望回归土地,寻找答案。他游历中国大地,详参地上遗址,考玩地下文物,苦读传世文献。从“茫茫禹迹”,追问大一统的形成;“周行天下”,寻访古今变迁;做“大地文章”,考察山川乡土;绘“思想地图”,剖析国民心灵。四卷本的论文合集,每一集论题相对集中,四本之间形似散漫,实则按照由中心到地方、由古及今的顺序,统摄于“我们的中国”这一主题之下,诚具规模。学者李零,是有野心的。

《明清思想与文化》

作者:吕妙芬 版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6年5月

本书为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成立六十周年的纪念论文集,精挑细选了11位近史所学者的学术论文,入选者包括熊秉真、吕妙芬、黄克武、王尔敏等,各篇论文发表时间跨越三十年,主题涵盖了生命实践、历史书写、历史建构、近代重要学术发展与文化现象以及针对几位代表性人士与重要文本的研究,以简代繁地呈现出台湾近代史研究的基本脉络。虽然题目是《明清思想与文化》,但本书最大的价值还在于对近代史研究学科进行了一次集中的展示。

《为生命而读》

作者:约翰·伦纳德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年5月

本书作者是一位书评人,书名在作者生前也可理解成“为生活而读”。以读书为一生的职业与志业,作者用自己的笔墨参与了美国当代文学五十年的流动,使叙述充满历史的意味。以1958年的剑桥场景为序,作者带我们逐一与帕斯捷尔纳克、垮掉的一代、多丽丝·莱辛、马尔克斯、凯斯特勒、君特·格拉斯和米兰·昆德拉等作家重逢与会面。这不是一本美国文学史,而是一盒私人与时代合奏的录音带。

《智商测试》

作者:斯蒂芬·默多克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年3月

与人类的智力相比,智商测试的年龄短到可以忽略不计,但它今天却实在地掌握着对人类智力与质量划分等级的权力。从战时的IQ测试,到标准化考试SAT、GRE和中国的高考,智商测试也许仅是一种武断的评价体系。盲目地追崇高智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人们更应该去了解和反思智商测试的历史和本质。这本书或许带有一些矫枉过正的偏见,但对于我们自觉了解智商测试的秘密,打破神秘和迷信,不失为一个合适的起点。

《一路走来——钱理群自述》

作者:钱理群 版本:河南文艺出版社 2016年7月

钱理群曾说:“想认识我,就去读我的文字。”此言非虚。作为五四精神的传薪者和文化青年的守望人,钱理群从未想过掩饰自己,反怕表达不够,于是一生笔耕不辍。阅读其他人的自传或自述,心中难免会有所保留,恐怕其虚美隐恶,边读边猜,总觉隔了一层;但是听钱理群讲述他一路走来的人生经历和心灵历程,却大可不必有此顾虑,只当文如其人,可以顺流直下,体验一种难得酣畅的阅读舒适感。

为什么一定要认识钱理群这个人呢?他在当代敢于自诩为“五四之子”而探寻鲁迅的思想,研究周作人的文学却拒绝周家的帮助,批评青年精神的衰落并关注中学教育的得失。他是王瑶的弟子,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是业余摄影师,还是参演过《三毛流浪记》的小演员——这些都比不上人世沧桑间的一颗赤子之心。钱理群不是诗人,但因其不失赤子之心,他的文字成为记录个人、家庭、民族、社会和一代知识分子命运的一段史诗。

《浪漫的中国》

作者:杨联芬 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年4月

副标题《性别视角下激进主义思潮与文学(1890-1940)》呈现出本书的三大特质。首先,五十年的研究跨度,允许在叙述内部对“恋爱”、“浪漫”、“觉悟”等概念进行溯源和辨析,并提供了从1890~1920年的巨变到1920~1940年稳定的整体观察视野,以“浪漫”的概念将中国社会的变迁统摄起来。其次,选取“性别视角”谈论时代的恋爱与革命,意味着作者以性别为基础形成的关系入手来呈现“浪漫主义”对中国的改造。最后,作者把握“浪漫主义”的思想源头,以文学为本体,在思潮与文本之间重现逝去年代男人和女人追求个性解放的努力。

《鸟人》

作者:威廉·沃顿 版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6年6月

这是一本“迟到”的译书。1984年,奥斯卡影帝尼古拉斯·凯奇参演过根据这个故事改编的同名电影,并获得戛纳电影节大奖。电影中那个执拗地相信自己可以飞翔的孩子伯迪(Birdy),成为无数观众心中心疼的一角。心疼伯迪,其实更多人是在心疼自己。渴望飞翔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高不可及的天空象征着人类精神的无限可能。但是在现实面前,有多少人还会珍惜这份幻想。战场上残忍的一幕幕把伯迪推到了一个极端,他开始像鸟一样生活。而温吞的世故是否也把我们推向了另一个极端:安于地面?

猜你喜欢
霍光刘贺钱理群
霍光:废立皇帝的大臣
钱理群:“专改错别字的教授”
钱理群
谁是对你有情的人
试论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的编列
刘贺
——海昏侯的“Two Faces”(上)
西汉名臣霍光的变化
从西汉刘贺墓说到中国古代的金银钱币
钱理群“告别教育”
钱理群告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