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治疗津液代谢障碍类疾病的用药规律分析

2016-08-03 06:14廖映烨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0期
关键词:用药规律张仲景

李 宁 王 寅 廖映烨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学术探讨

张仲景治疗津液代谢障碍类疾病的用药规律分析

李宁王寅廖映烨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记载了大量治疗津液代谢障碍类疾病的经方,文章通过筛选经方,分析用药频次、药物间的关联性,以探讨治疗津液代谢障碍类疾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组方用药治疗此类疾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张仲景;津液代谢;用药规律

痰、饮、水、湿均是人体津液代谢障碍所产生的病理产物,性质相同,且都与肺脾肾三焦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张仲景在其《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详细且系统地阐述了对此类疾病的治疗,并为后世留下了不少疗效卓著的经方方剂。本文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筛选张仲景治疗津液代谢障碍类疾病的方剂80首,并进行统计分析,以为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方剂筛选从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两部著作中筛选方剂,涉及到《伤寒论》的五苓散证、真武汤证、小青龙汤证等方证以及《金匮要略》中的“湿病”、“水气病”、“痰饮咳嗽病”、“黄疸病”、“呕吐病”等病证所在的篇章。最终筛选出治疗津液代谢障碍类疾病的方剂共80首,做为用药规律分析的研究基础。

1.2方剂录入将筛选的方剂先录入Excel表格中,形成初步的方剂数据库。规范药名,如“芍药”录为“白芍”,“炙甘草”、“甘草”统一录为“甘草”等。方剂的加减按不同方剂分别录入,如“小半夏汤”与“小半夏加茯苓汤”;药物组成相同,但方剂名称不同的分别录入,如“小半夏汤”与“生姜半夏汤”,两方均为半夏与生姜,但生姜半夏汤中用生姜汁,需突出其不同处。

1.3方剂分析将方剂数据导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软件,通过此软件的“方剂分析”功能进行组方规律的分析。首先进行药物频次统计,其次进行方剂组方规律分析,将支持度设为7,置信度设为0.5,最后利用网络可视化展示核心药物不同组合之间的关系。

2结果

2.1药物频次分析在80首方剂所用药物中,出现频次在3次以上的药物,如表1所示。其中出现频次最多的前三位药物分别是:甘草,桂枝,生姜。

表1 药物频次分析

2.2药物组合的频次分析所筛选方剂中常用药物的组合分析,出现频次在8次以上的组合,如表2所示。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甘草、生姜”组合与“甘草、桂枝”组合。

表2 常用药物组合频次分析

2.3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由表3可知,置信度最高的是:生姜,麻黄->大枣;桂枝,麻黄->甘草;大枣,甘草,麻黄->生姜。

表3 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2.4核心药物组合的网络化展示由核心药物组合的联系(图1所示)可知,甘草、桂枝、生姜、白术、麻黄、茯苓、半夏等药物之间联系最紧密,也是张仲景治疗津液代谢障碍类疾病的核心药物,根据这个规律,今后临床治疗此类疾病的药物组方,可参考采用这些核心药物的组合用药。

3讨论

《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1]津液的代谢需要脾的运化,肾的气化,肺的宣发与肃降,若三脏功能失调则会导致津液代谢的障碍,从而产生痰饮水湿之邪。因脾主运化水湿,若脾阳不足或脾气虚,运化不力,则会导致水湿停聚;因肺主宣发肃降,又主通调水道,若肺气不利,不能通调输布,则会导致水液停聚;肾主水,若肾阳不足,不能蒸腾气化,则会产生水气的停聚不化。所以张仲景在治疗津液代谢障碍类疾病时较重视肺脾肾三焦等脏腑,运用诸多方法和原则治疗本病,如“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若治风湿者,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2]

在《伤寒论》六经中都涉及到关于津液代谢障碍类疾病的治疗,三阳多热,热盛伤津;三阴多寒,利下亦伤阴;阳气乃气化蒸腾津液之关键,阳虚则津液停滞,亦为津液病变。因此可以说,津液是伤寒论辨证体系的一条重要线索[3]。所以张仲景治疗此类疾病有温阳、健脾、理肺、调肾、疏通三焦、发汗、利尿、逐水、和解、涌吐等治法[4]。经过统计,出现频次最多的为甘草、桂枝、生姜及“甘草、生姜”组合与“甘草、桂枝”组合,体现了温阳发汗的思路,其他如麻黄、杏仁体现了宣肺的思路,茯苓、白术等体现了健脾利水的思路,茯苓、白术、甘草等药物的组合也能体现培土制水的思路,但这些用药仍是建立在仲景辨证论治的体系之上的运用。

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运用经方疗病,示人以规矩,并非面面俱到,所以涉及的方剂数量较少,但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一些初步的规律,以供临床辨证组方时参考。

参考文献

[1]田代华整理.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5.

[2]李宁.《金匮要略》水液代谢障碍类疾病证治规律探讨[J].环球中医药,2014,7(10):790-791.

[3]程传浩.六经辨证与津液气化关系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4):644-645.

[4]谢茂源.《伤寒论》水病的辨治规律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3Y242)。

作者简介:李宁(1984-),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医经典的教学、临床与科研。

【中图分类号】R223.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0-0056-02

(收稿日期:2016.03.26)

猜你喜欢
用药规律张仲景
悬壶济世的张仲景
此人是中国古代名医,也是欧洲人最敬仰的中国医生
基于数据挖掘的慢性心力衰竭气血瘀证用药规律分析
基于数据挖掘的龙华医院风湿科治疗干燥综合征用药规律与特色分析
中医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辨证及用药规律分析
善良的打劫
张仲景脾胃理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