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是枝江农业发展的领头雁
——专访枝江市农经局副局长刘梅

2016-08-03 01:13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6年4期
关键词:枝江刘梅枝江市

■ 文/本刊记者 双 槐



合作社是枝江农业发展的领头雁
——专访枝江市农经局副局长刘梅

■ 文/本刊记者 双 槐

枝江市地处长江中游,是三峡宜昌的东大门,素有“三峡门户”之称,因“蜀江至此如乔木分枝”而得名。枝江市是全国产粮大县、全国“双低”油菜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和全省水产大县、全省水果大县,水稻、“双低”油菜、生猪、柑橘、棉花被纳入全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在这片热土,农民合作社发展如何?近日,记者专访了枝江市农经局副局长刘梅。

《中国农民合作社》:请您介绍下枝江市合作社发展情况。

刘梅:目前,枝江市合作社由重视数量的增加转变为质量上的提升。到2015年底,全市合作社达到771家,其中联合社4家。合作社涉及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基本上覆盖了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业,其中水稻、柑橘种植类和养猪类合作社相对多一些。另外,还有2家土地股份合作社。

合作内容主要有:一是技术合作。合作社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指导成员按生产规程去操作,比如柑橘收获后,马上就要冬季施肥、整枝等。枝江市正在开展“双万”活动,就是万名干部进万企,农业部门通过对接合作社,重点对5000亩柑橘进行品种改良。二是生产资料合作。合作社统一配送肥料和农药,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三是销售合作。现在一家一户销售基本上没有了,农民的产品主要通过合作社卖出去。合作社有自己的销售团队和商标,枝江市有一家合作社叫白银棉花专业合作社,它的“白银”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

经过几年发展,枝江市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合作社,有各级示范社6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家,省级示范社11家。比如枝江桔缘柑橘专业合作社,是省级示范社,有2300户成员,基地面积2.3万亩,每年为农户销售柑橘1000多万元,合作社有一个30人的营销团队,拥有自己的 “桔缘” 商标,产品销往全国,甚至出口俄罗斯。2014年,合作社给成员分红80多万元。分红的时候,就像农户家里办喜事一样,摆了酒席50多桌。如今,枝江的合作社都是这样,分红时都办酒席,有的还请专场文艺演出,场面很喜庆,农民也很喜悦,感觉到跟着合作社走有奔头。

合作社的发展,对枝江市农业起到了引领的作用。现在的枝江农业,主要是由合作社在从事农业生产销售服务,一部分农民加入合作社,一部分农民被合作社辐射带动,基本上把所有农户都网络起来了。

《中国农民合作社》:在扶持合作社发展方面,枝江市有哪些举措?

刘梅:枝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合作社,大力助推发展。

一是在项目上给予配套。很多项目是通过合作社特别是示范社来实施的,比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土地整理项目,还有小麦的统防统治和柑橘的大实蝇防治,都是合作社在做。再就是水稻集中育秧项目,好几个合作社都建了设施大棚,为农户集中育秧,减少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方便农户外出打工。凡是合作社能够承接下来的项目,基本上都交给合作社承担。

二是实施以奖代补。比如说评为国家级示范社,就奖补合作社3万元。

三是帮助融资。2015年,湖北省在枝江市进行农村金融试点,解决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资金问题,进行了很多方面的创新和探索,初步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问题,建立了“合作社+金融”信用服务模式;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非规范抵押物确权赋能;创新担保机制,建立良好银担合作联系,现已累计向农业经营主体发放涉农贷款1.85亿元,有效地满足了发展资金需求。初步破解金融机构“放款难”问题,通过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构建融资担保平台,开办农业生产前置保险,建立资产交易管理平台,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信,为金融机构分散风险,有效解决了合作银行涉农“不敢贷”、“风险高”等问题。初步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贵”问题,通过实行国家同档期基准利率,减免涉农担保费,给予保险费和贷款利息补贴等措施,有效降低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成本,实现了贷款年均利率5.27%。

四是鼓励合作社流转土地实行规模经营。对于集中连片流转的家庭承包土地200亩以上、经营五年以上的新型经营主体,每亩奖补80元。政策引导土地资源有序流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社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截至2015年底,全市累计流转土地30万亩,占总面积的46.1%。

宜昌市金盘山蔬果专业合作社的智能水杀菌、热保鲜、预分选打蜡设备,投资150万元。2015年全年加工鲜果5.5万吨,销售收入1.3亿元,创利300万元。

《中国农民合作社》:在规范化发展方面,枝江市合作社情况如何?

刘梅:在合作社规范化发展上,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抓培训学习,我们先后组织理事长30人分别赴我国台湾、沿海发达地区参观学习4批次,选派合作社管理人员参与上级培训学习37人次,有效结合“阳光工程”项目,深入到村组织培训10多场次,培训100多人次。通过培训,使合作社理事长了解怎样办社,如何规范发展。二是上门指导,对合作社实行一对一、点对点的业务指导,帮助合作社建章立制,规范财务账目,指导盈余分配,使合作社理事长懂得规范发展应该做些什么。目前,全市有50%的合作社基本上达到规范化的标准。

《中国农民合作社》:在抓示范社创建方面,枝江市有哪些做法?

刘梅:在抓示范社创建上,我们的工作方法是分行业、分区域搞示范带动,培育各个行业、各个区域的示范。比如前不久信达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召开分红大会、签订单,我们就把全市正在参加示范社创建的合作社带去观摩,现场感观标准化生产、规范化建设的做法,对照查找自身的差距在哪里,今后应怎样努力。通过这些年的典型引导、示范培育,共命名各级示范社60家。

《中国农民合作社》:对于合作社进一步的发展,您有什么建议与意见?

刘梅:现在,从政府到农民,都认识到了合作社的好处,但还是存在着一些制约合作社发展的因素。在税收方面,国家对合作社的优惠政策不多,建议尽快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在用电方面,合作社执行农用电价格还较难,建议国家要加大力度实行现代农用电政策;在扶持方面,力度还不大,比如一个国家级、省级示范社,基本上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为当地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政策扶持力度还不大,建议加大资金或项目扶持力度。农业是短板,我认为只有国家政策在后面做强力支撑,才能把这个短板补起来。

猜你喜欢
枝江刘梅枝江市
小鬼当家
货比两家乐趣多
多元表征,让理解落实于课堂
女人的心思你别猜
枝江石油的一次远足
枝江市农村合作金融试点经验与不足
True Joys in Life
枝江柔雅白酒风格浅析
让理论宣讲接地气 为基层群众搭天线——枝江市创新“三分钟讲堂”的做法、成效与启示
春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