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周星驰

2016-08-03 04:53朱子
北广人物 2016年14期
关键词:水瓶座周星驰心理

朱子

成就传说,却不是神

一条“美人鱼”第N次把周星驰类似“静水深流”的平衡状态,搅出了无数浮浪。电影胶片密钥延期至6月底,票房破纪录的同时,江湖上的种种传说也在爆表。成就了江湖传说的,就是神吗?周星驰偏偏不是,爱他的人挚爱,恨他的人入骨。毁誉夹杂,泥沙俱下,无异于七情六欲的普通人。

齐天大圣可以在电影里斩断倩丝,生活中明明却是“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态势。更何况,周星驰连刀都不抽。于是,看客的心理受到了深沉而持久的刺激,愈发群情激昂……

做功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周星驰的大半辈子已经被以各种文本方式呈现,虽然大同小异。但没有丝毫妨碍各种传播与阅读,结果就是随便一个路人,也大体可以把周星驰的生命轨迹捋上一遍。

心理缺口,不可回避

重复刺激下,不但没有厌烦,反而生发了好奇心:

就像小李子陪跑奥斯卡,陪跑的意义不亚于奥斯卡影帝一样。周星驰用电影娱乐、滋养大众,活生生在公众视野或主动或被动摔打血肉之躯几十年,这实实在在的意义,不更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观众生活中和周星驰一样,各种身份纷呈,父母、儿女、夫妻、情侣、朋友、同事……

一个小细节。吴孟这说,周星驰与多年搭档李力持分道扬镳时,眼泪汪汪地跟他说:“那么久朋友,为什么李力持就不能体谅我呢?”

体谅?生活中,但凡不是神是人,都需要体谅吧。可是体谅,就像是补缺口的温暖填充,视每一个人心理缺口的大小而定。

你的心理缺口,有多大?

周星驰的心理缺口,有多大?

准备这个选题,我刻意接触了两方面的人:心理、情感专家;有心理疾病的朋友。

先说第二类,他们都是经过医院诊断有心理疾病,并一直在接受治疗的病人。他们友善但笃定地跟我说:“你就执着认定你有病,去心理咨询科挂号,医生一定能诊断出你有病。”感谢这些朋友们不顾隐私接纳我,我想他们是在逗我,但也传达了一个确凿的信息:每个人心理都有缺口,大小各异而已。

于是,我返回来再做功课,隐去周星驰的名字,不提任何旁人佐证言语,仅整理出了18条周星驰的生活背景细节事实,提供给了心理、情感专家。

每个人都在原生家庭里长大,每一个原生家庭影响着每一个人的一生。就像建房子,每个人最初几块砖都是不同的,但这基本建材却影响着整个房子的框架。我向心理、情感专家提出了诉求:

要共性的专业心理、情感分析。

希望通过共性。让每—个生命个体。无论什么身份,都能得到借鉴的意义,哪怕一点点。

问题LIST

1.巨蟹座,移民的后代,儿时住贫民区。

2.妈妈读过大学,有文艺细胞。爸爸妈妈经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

3.父母最终离婚,他和母亲以及一个姐姐一个妹妹生活。

4.一天也说不了几句话,甚至一度被认为脑子有问题。

5.不爱上街,却喜欢站在窗边看街景,看很久。

6.只要有外人在,童年时都是拿菜单挡住脸,就这样吃完一餐饭。

7.到了二十出头,自己承认:我这个人属于怕羞的那一类。我平时喜欢听别人讲,我最喜欢听嗓门很大声的那个人讲话。如果你给个剧本让我演一次,我就能投入进去,把自己当作剧中人那样去演,但平时不行。不肯拍床戏。

8.生活中每次谈恋爱都不愿意公开。

9.幼时家境贫困,每次吃饭母亲总把肉夹给他,于是,他开始“糟蹋”食物。多年后,才解释:这样母亲怕浪费,才会吃肉。

10.刚工作,小伙伴们都红了,他默默无闻做着自己不适合的工作,6年。

11.在片场被骂:“演戏又不是力气活,你干吗像条狗一样卖力?”

12.终于出头了,各种忘恩负义的指责和传闻。

13.女朋友分手公开说他:心智不成熟。

14_难忘初恋,初恋是水瓶座,就一直偏爱水瓶座。

15.什么特殊兴趣爱好也没有,不去旅游不去享受,近乎清心寡欲。

16.喜欢做同样的事情,从小到大喜欢什么都是从一而终。小时候他妈妈给他买过一件白T恤,他很喜欢,然后就一直买自T恤。

17.总是喜欢看漫画书,棒棒糖,练功夫。

18.平日少言寡语,只有在谈到动画片时才会滔滔不绝。

心理、情感专家们都很忙,我的这种要求无异于裹乱。感谢专家朋友们的耐心,因为我肩上扛的大旗招展:不打击任何人,通过个性成长背景,分析心理共性,为普通人提供借鉴,不论大小。

终于,专家们回话了。两位专家商量后,先跟我说了有朋友交情的一句话,却如“五雷轰顶”:

“这个人有病,你离他远点!”

呃,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又不便说明隐去姓名的真相。造化弄人,世间有多少人都想离他近点儿啊!然后,专家们逐一给我解释,那些生活背景有可能导致的种种后果。我尽量简化、分条呈现第一阶段专家分析:

首先,这个人是一个极度自卑,同时自尊心又非常强的人。

其次,这人会有很多偏执,他不是固执,是偏执。

第三,孩子3岁到7岁,如果严重缺乏安全感,会严重影响他的一生。

第四,属于严重性格残缺之人。

第五,他做一件事情会比较偏执,但也容易出现另种一种情况,就是做着做着因为什么事,突然把这事放下了。

第六,他不会轻易相信别人,对别人总是怀有疑问。

第七,他非常怕伤害,但是他怕伤害的解决方法,却很可能是采用他先伤害别人,或者是断绝这种关系。干脆把这关系结束,避免自己被伤害,是这个人性格上的问题。

第八,他第一个女朋友是水瓶座的,就偏爱水瓶座。其实不见得水瓶座就适合他,而是因为他第一个认可的人是水瓶座。对水瓶座其他人有种天然亲近感,但并不意味着水瓶座的人对他就合适。

第九,他轻易不相信别人,即便相信,也是一个很慢、渐近的过程。

第十,改变他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在两性关系中慢慢改变个性。在两性关系的性爱和情爱中,慢慢儿让这个人发生些变化。

第十一,这个人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十二,就这个人的性格来说,是绝对不可靠的。

第十三,这个人一旦有了家庭,我们认为这个人是很顾家、很爱家的。心里没有安全感的人,越去爱一个人,越怕失去这种安全感。

对应周遭,人言可畏

听完专家第一阶段分析,我开始对应围绕在周星驰周遭“倒周派”的只言片语。“倒周派”,也是个顶个的“BIG POTATO”(大人物)。中国星老板娘向太,首当其冲,炮轰周星驰,列出几大罪状——

向太:“他喜欢在现场指挥导演,随时改内容,要全部人等他,有时又玩失踪,我要去迁就他,真的是忍气吞声,有苦都不能对人讲,我发誓不会再用他,当然他现在是老板,没人请得起他,但我一点都不稀罕。”

梁思浩:“希望他知道地狱是怎么样的,等他改过,知道将性格改好,对人好点。看他下到地狱的哪层吧,他可能会下到十八层,我大概第四层,大家不一样,我也会下地狱,只是大家层数不同。”

杜琪峰透露与周星驰合作拍了《审死官》并大卖后,紧接着又找周星驰拍了《济公》,“但这时他变了一个人,拍之前不参与讨论创作,拍时却一直要改东西。与周星驰合作拍片可以,但做朋友就没办法”。

刘伟强:“有人朋友多,有人朋友少,他是朋友少的那一种。(被问及会否再合作)不会!他那么聪明,怎么还会需要我!我肯定不会再跟他合作!”

洪金宝:“不可以只当自己是人,其他都是狗!”还称对方是他见过的人中最不懂尊重别人的一个。

王晶:“他这样的性格,唯有自己拍自己!好莱坞都合不来,对方也不与他合作。”

李修贤:“当年先后有14个黑帮(人物)叫我找周星驰拍戏,我帮他挡。过去我帮他接好多戏,连一杯奶茶都没有。周星驰发达后不认人。”

朱茵:“我当年就看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总之他(周星驰)是令我浪费时间和青春的人,在我心中是连朋友都不如,道不同不相为谋,何必做朋友?”

风险因素,看修复力

世间没有永远的波谷,在谷底时,总有鸡汤要我们这样安慰自己:以后的每一步都是奔着波峰去了。如果周星驰的情感、心理分析就到这儿了。我们还是看热闹的心态,只不过,把热闹看得掘地三尺而已。谁家没有一本烂账?哪里有那么多无懈可击的原生家庭?感谢情感、心理专家,给予希望的后续分析。我能做的,尽量把话说白了,我们普通人听得懂:

首先,每个人生长过程中,都有可能遭遇“风险因素”。这种“风险因素”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的风险因素包括遭遇事故、目睹暴力事件等;慢性的风险因素主要来自不良家庭环境和社会地位低下,例如父母本身有心理问题,长期处于暴力环境,被父母恶劣对待,糟糕的离婚等等。遭受了急性风险的孩子,会表现出激烈的压力反应。而遭遇慢性风险的孩子,压力反应是相对缓和的,却会对他们造成反复的、日积月累的长期影响。

很显然周星驰点儿背,急性慢性全赶上了。

其次,研究数据表明,曾经遭受了创伤性事件这一点,并无法用来预估人们未来的社会生活功能。只有当人们对这些创伤性的事件有负面的回应时,它们才和未来负面的影响联系在了一起。也就是说,即便你曾经在恶劣的环境中生活过,或者曾经经历过糟糕的事件,都不表示你的未来会受到它们的影响,一直糟糕下去。起到决定作用的,是你看待这些事件的角度和回应的方式——修复力。也就是说,每个人的修复力至关重要。

比如,周星驰故意把鸡腿掉地上,弄脏,然后妈妈才舍得吃,是多年后母子俩受访,周星驰解释清楚,妈妈才知道儿子的心意。应该说,周星驰自己也在努力磨炼自己的修复力。因为这个事情,如果一味把它看成创伤,它的影响会没完没了;而如果把它看作一个有意义的事件,它提醒当事人珍惜家人,它就不再是一个创伤了。心理学认为:创伤本身没有延续性,每个人对创伤的解读才是有延续性影响的东西。可是,每个人对创伤的解读,不也跟读书一样,有学霸,有学渣。那周星驰是学霸还是学渣?想起网友们经常开玩笑的一句话:说起来都是泪啊,活着昨这不容易呢?

看运气,还看“内部控制点”

已经遭遇成长风险了,修复力还得靠自己。没处说理了,这样的孩子真是“天降大任”了,非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暂且把周星驰放在这一类吧,简直比狗血电视剧都虐了。心理专家认为,修复力有两种制约因素:

一,环境因素。说白了就是运气;二,个体心理因素。这个主要看自己了。曾经有发达国家的心理学家,做过一项对698个孩子从出生开始,长达32年的跟踪研究。他们发现,在被标记为“有风险的”孩子群体中,不同的孩子应对风险的表现也不同。而一个拥有修复力的孩子,可能是“幸运”的,幸运地拥有父母、老师或者精神导师一类的人物。

周星驰幸运吗?应该说有,至少他每次颁奖礼反复感谢的:“我非常感谢李先生(李修贤),因为这个机会他没给别人,就是给了我。如果没有李先生,我可能什么都不是。”虽然李修贤对他的评价,“当年先后有14个黑帮人物叫我找周星驰拍戏,我帮他挡。过去我帮他接好多戏,连一杯奶茶都没有。周星驰发达后不认人。”显然不在同一个频道。

心理学家还说,每个拥有修复力的孩子,拥有被心理学家称为“内部控制点”的人格特质。也就是说,他们相信是他们自身,而不是环境,影响着他们的成就。他们相信人的命运更多是由自己掌控的。

采访中,一位在国外当过大品牌模特,曾经因感情问题被关进精神病院两个星期,如今痊愈经营自己公司的“前病人”跟我说:“命就是活着要吃饭,运就是吃什么自己说了算。”这简单的一句话,我想能通俗、形象却又准确地解释了心理专家的意思。

心理研究还发现,修复力会随着时间改变。有些原本拥有修复力的孩子经历了太多的打击,而他们的修复力像手机电量一样,被耗尽了。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原本不怎么具备修复力的孩子,随着学习,逐渐掌握了修复力。他们在后来学会了处理自己有过的那些负面经历,并且变得和那些从一开始就有修复力的孩子一样出色。

再通俗形象一点:你的手机电量到多少,会不安?有人50%,就急着充电;有人2%了,还嘚瑟呢。不同的,每个人自我平衡的点;相同的,谁都有一个会导致崩溃的临界点。那些自我修复能力强的孩子,打个比方,接手就拿到一个电量10%以下的手机。他的反应:拿到一个手机,真不赖;哎呀,电量不到10%,赶紧四处踅摸找充电器;一边充电一边琢磨,得备个充电宝……这就是修复力了。或许你又会提出了一个问题——修复力咋修炼?就像大力水手吃菠菜一样,得有办法才行啊。心理学家的好消息:积极的认知模式是能够习得的。只要你有足够的自我成长意识,不放弃自己,爱自己,你的人生电量就会增加。心理学家的坏消息:人的适应能力也可能会变差。人们可能会在头脑里制造或者夸大刺激。这是生为人类特有的一种危险。

分析到这里,必须打住了,否则,指不定会有人疯了。想起有一次和柯蓝聊天,聊什么忘了,只记得柯蓝笑我:“活着还想出火坑?活着就是最大的火坑!”活着真是不容易,特别是对一些成长过程中风险重重的孩子。活着,对他们(或者我们)来说,始终像是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即便走过了万水千山,自我修复与成长还是必不可少的标配。说到这里,由衷地叹一句:周星驰,如果算是遭遇了“成长风险”的孩子,那么,以他今天的成就,就算是心理学家做研究实验,也该是被贴上“威功”标签,具有修复能力的实验对象吧?所以,接下来,我们该对应的,就是“挺周派”对周星驰如潮汹涌的赞。温暖一下纷杂喧嚣,时而还有些冷飕飕的尘世中的你、我、他。

似水流年,御用“黄金配”说

周星驰的电影除了“无厘头”风格,众多黄金配角也是一大特色,吴孟达、罗家英等众多人都在电影中塑造了令人难忘的角色,也成为他们身上难以抹掉的标签。只是,他们现在鲜少出现在周星驰的作品中。他们提到周星驰,认真、好导演、追求完美,甚至苛求完美是主基调。“达叔”吴孟达《武状元苏乞儿》、《逃学威龙》、《大话西游》等……

“他的思维比较快,未必人人能跟他同步。演员的台词或者表演不到位,一条又一条地要重拍,他就会很不耐烦。演员自己也会觉得很委屈。但是他生气针对的可能就是那个镜头或者那场戏,不去针对人。这个时候只有我出面。”

“星仔出道时其实也是个小孩子,有点小聪明,但不是特别厉害的那种。想法很简单,跟你们一样,演戏就是赚饭吃,没有太多压力。后来他有名气了,当然批评也多了。周星驰对谁都这样,NG过20遍的情况我也碰到过,他完全是对事不对人。”

“华夫人”郑佩佩《唐伯虎点秋香》

“我和他认识快20年了,我觉得能在一起工作就是一种缘分,周星驰并不是人缘不好,而是他工作比较认真,为人很严肃,别人可能就会产生误解。”

“石榴姐”苑琼丹《唐伯虎点秋香》、《七品芝麻官》等

“周星驰有他自己的压力,拍电影要保证很多东西,他有时候兼顾不到别人的感受,所以中间有可能得罪人。我觉得互相理解一下吧,周星驰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能把每一个演员的特长都发挥出来,这就是周星驰的功力。他不仅是一个很好的演员,也是一个很好的导演。”

“如花”李健仁《武状元苏乞儿》、《唐伯虎点秋香》等

“我很了解他周星驰认定一件事就要做到最好。那不是一般的认真,拍电影,即使是很小的东西他也可能会要求重拍,可能让一般人无法接受……他有时候太过投入,难免照顾不到所有人的感受。”“师爷”田启文《功夫》、《少林足球》、《食神》等

“那么多人所口诛笔伐的—个人,也会想到社会责任,也会想到保留一点人间有爱,这等见微知著的小事,能令我不为这个人的角度、层次学习吗?虽然我没有‘某人(周星驰)的能耐,但我认为,从他身上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唐僧”罗家英《国产凌凌漆》、《大话西游》等

“吴孟达也被骗过。他如果损失了数百万,我就损失了数十万。下次他再叫我拍戏,我还会答应,因为我从来也不否认他是一个出色的导演,我为什么要拒绝好的影片呢!但是我一定会和他订明确的合约,包括拍摄日期和钱款。钱要先拿到。”

“包租婆”元秋《功夫》

“我不觉得周星驰难相处,他是工作很认真的人,有时收工就会一起吃饭。他的作风是:其他人不管说什么,自己我行我素。”

“轻功水上漂”林子聪《少林足球》、《功夫》等

“拍《少林足球》他还年轻容易有火,《功夫》已经好一半,到了《长江七号》我简直不敢相信,他完全没脾气。”

专注电影,爱过的“星女郎”说

“星女郎”们对周星驰充满感激,在她们看来,周星驰的“不可爱”源自于对电影的严格要求,当然,有情感纠葛的朱茵除外,她可能是唯一不再愿意提起周星驰的人。张敏曾说周星驰的幸福感来自于电影,正因如此,才有了工作中的苛刻面孔。

关键词:暖男

张柏芝《喜剧之王》、《少林足球》

“他是很体贴的,那时候,我们午餐吃面,我说如果有点醋就好了。我是自言自语,结果他就走过去帮我拿了一瓶醋。他是大明星呀,我当时就只是一个美女而已。我的眼泪马上就下来了。”莫文蔚《大话西游》、《食神》

“他很会照顾人,很会照顾演员,并且不管外界如何评价,我都不会理会,会一直支持周星驰。年轻的时候与他合作,什么都不怕,是非常难得的经历。当然没有他的电影,我也不会有今天。只是到现在还有很多人都以为我的牙就是《食神》里边那样。我当年也唱过周星驰电影中的歌,也因此让我的歌唱事业有了发展。周星驰是我的贵人。”

猜你喜欢
水瓶座周星驰心理
水瓶座:用生命诠释“独一无二”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宝瓶座被叫成了水瓶座
心理感受
建议
周星驰: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周星驰 岁月没有饶过我
从周星驰电影看香港无厘头电影的发展史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